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代人的成长。入选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史上的名篇佳作,体现了古汉语的魅力,富有音乐美、图画美,蕴涵着诗人的情感,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画卷。搞好古诗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全面增强他们的人文底蕴。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重视和改进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历代诗人写下了无数腊炙人口的名篇,汇成了浩瀚的诗的海洋。这些诗歌,以精湛的艺术造诣令人倾倒,又以深透的思想启迪着人生。在《哲学常识》上册教学中,我选用一些蕴含哲理的古诗来说明事物变化、人世沧桑等哲学原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物质是运动的,客观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哲学常识》第二课阐述了“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原理;第四课又指出,客观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在讲述之前,我出示了下面两首古诗,组织大家分析其中包含的哲理:拟古①明·钱宰长江东流去,来…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歌赋,是一座丰富多彩的取之不尽的宝库。在这些诗词歌赋中,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我在《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教学中,结合赏析一些诗句,使学生把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联系起来,在赏析诗情画意之时,悟出其中蕴含着的深邃的哲理。学生感到生动活  相似文献   

4.
《哲学常识》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逐步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说通俗一点,即能理解、运用有关哲理(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统称为哲理)。这既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应用的难点。怎样让学生在如春风化丝雨般的舒畅中汲取哲理的养分,确实要下一番功夫,方法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总是“理”。杂文以其特殊的文体风格,对哲理的教学非常有帮助,本文就来管窥一下杂文与哲理的教学。  一、必要性、可能性分析  1创新与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5.
改诗见“理”中国古代诗歌大都意境深远,蕴涵哲理。它们或叙事,或咏物,或写景,或抒情,或赠答,或隐逸,读来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能让人从中感悟到更多的社会、人生哲理。引诗进课堂,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对哲学观点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笔者一次在哲学教学中的引导学生改诗之举,堪称神来之笔。在讲解“劳动群众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这一哲学观点时,我引导学生们先阅读课本中鲁迅先生的话“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  相似文献   

6.
王萍 《前沿》2006,(2):86-88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品质当前青年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乐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健全心理品质的哲学基础;带生活进课堂,引哲理入生活,是培养学生健全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素质、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形成学生健全心理品质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7.
哲理味。思政课教学蕴含哲理的多少,是决定思想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尺。精品式的思政课必定是哲理的教学,哲理会使思政课的内涵更加深刻,因而也就更能震撼和启迪学生的心灵。人情味。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思政课的人情味就像一座桥沟通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灵。通情才能达理,当双方情感认同趋向一体时,就是政治课大步趋向学生的心坎之时。幽默味。幽默是政治课教学的味精。有幽默相伴,就能使思政课不再紧张、枯燥、乏味而变得轻松、诙谐、自然、活泼起来。这样“死道理就变成了“活”课堂。趣味。人有情必有其趣。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的某些哲理,为解决这一难点,笔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归纳了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若干办法,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教材逻辑顺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哲学,往往给人以深奥玄虚的感觉。在中学,即使讲授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也不能不接触许多抽象的原理和概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条条,从理论到理论或单纯解释名词概念,这样,不仅促使学生死记硬背,而且也听不进,学不懂。难怪有的学生反映,上哲学课感到枯燥、乏味,如在雾里云中。要是我们能够把抽象的哲理寓于形象化之中,使学生听起来兴趣盎然,易于接受,调动起他们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应该说,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是不无裨益的。诚然,要做到把哲理形象化,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学的主要舞台,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上的正确反映。深入探讨当前哲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法,有利于更新哲学教学,提高哲学教学水平。 (一)虚实结合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和原理,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与新课标对高中政治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刚刚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讲,如何从抽象艰涩的哲理中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就变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在哲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哲学融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和领会哲学,在生活  相似文献   

12.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追求智慧,很多学生在学习哲学之后会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面,能巩固加深过去所学的知识。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又会把哲学看得很神秘。所以,如何带领学生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开启智慧、启迪思维就是我们每一位政治老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哲理故事,发人深省。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的哲学思想也不例外,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经常被人邀去讲古典诗歌,开场大抵会说一些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古诗的理由,说得最多的,是读古诗会让我们更喜欢自己。一细细想起来,人要很有把握地喜欢自己也是蛮难的。人性的根底、人生的现实没有那么美好;人们的欲望彼此冲突,相互窥测,暗中计较,生活因此变得紧张不安。这令我们看自己有时不那么愉快,庸俗、贪婪、虚饰、委琐、焦躁,凡此种种,常常会浮露出来给我们一个恶意的嘲笑。  相似文献   

14.
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心理效应及心理学的理论、实验、游戏引入到哲学教学之中,这不仅能突破说教多于体验的传统教学模式,还能调动学生参与哲学课堂的积极性。本文从心理学在哲学课堂中的作用以及哲学与心理学对接的实践课例出发,探讨将心理学效应运用于哲学课堂之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有明一代近三百年,文学流派风起云涌,其中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拟古思潮实为主流。在明代文学复古大潮的推动下,诗歌选本异常繁荣。其中古诗选本与唐诗选本争奇斗艳,呈现出编选的繁荣局面。明代古诗选本不仅文献学价值很高,而且古代文学批评价值也需要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实践活动部2003年5月教育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揭开了新一轮中学政治课改革的序幕。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色,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学生有着真实的活动经验,他们希望以课堂为舞台展示自我风采,表达内J自世界的情感。而作为政治活动课这种形式,恰好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表达情感的平台。作为教师就应充分利用活动课这一载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尊严与自主、权利与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此,…  相似文献   

17.
一、“美文赏析课”的开设及课堂流程在高二哲学教学过程中,我大约每两周组织一次“美文赏析课”,课上都精选具有丰富哲理的一篇或几篇关于同一主题的文章,印发给学生,课堂由老师或学生主持,带领全班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每节课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生阅读文章,独立思考、联想。第二阶段,小组讨论、交流。第三阶段,全班讨论、交流。各小组发言要谈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谈本组同学学习文章的收获,并用有关的哲理对此进行分析说明;第二,谈本组由此产生的联想,即对相关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究;第三,提出新的困惑、疑问;第四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践中,高中哲学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素质和思想方法素质。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是遵照教学规律,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和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矛盾、学生和知识的矛盾,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哲学教学成为学生自觉学习和认真思考的过程。那么,怎样以学生为主体使其自主掌握哲学知识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些初步认识。一、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按照教材要求,充分进…  相似文献   

19.
漫画,她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仅就中学教材中哲学部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选择漫画十二幅,进行其哲理分析。这幅漫画说明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相应的方法论。画中人由于坚持的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所以他不能随着变化了的事物,改变其方法。这幅画还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即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但画中人不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  相似文献   

20.
有的教师认为,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多,课堂容量就大。这是一种错误认识。我认为,衡量课堂容量大小有以下几个标准。一看理论能否与实际恰当结合。在教学中,除必要的理论讲述外,关键是运用教材观点,联系实际,尤其是党和国家刚出台的方针政策,当今社会热点,青年学生较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要注意结合的方法,讲究结合的艺术。这样的课,容量才大。二看效率的高低。一方面,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另一方面,在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