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晓东 《科技与法律》2007,(5):84-91,60
专利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出现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企业资产证券化两种操作模式。利用专利质押和专利许可等交易方式将专利权转化为债权,以专利衍生的债权为基础资产实现证券化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我国已基本具备专利质押贷款证券化和专利许可应收帐款证券化所必需要的专利债权化、特殊目的机构、资产转移、信用增级和资产支撑证券等制度。  相似文献   

2.
陈霞 《法制与社会》2010,(3):114-114
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资本的性质,是市场竞争中最有力的武器。专利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在专利领域发展。就目前而言,专利资产证券化在整个资产证券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但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态势。本文指出为了推动专利资产证券化释放其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无限潜力,破除法律制度上的障碍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是指某项基础性权利通过转换方式、偿息方式转变为可依证券法自由流转的证券化权利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中的转让来源于民法的债权转让制度,但是在SPV的资格、转让的通知性和将来资产确定性的选择上,两者有一定的差异。资产证券化的债权转让是债权流动性本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伍治良 《法学》2006,(11):107-114
拟证券化信贷资产的信托移转,关乎资产证券化的成败。信托财产独立性以信托财产的公示为成立要件。拟证券化信贷资产信托移转程序承担保障信托财产独立性和风险隔离的双重功能,以特定目的信托的设立来实现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以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来实现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拟证券化信贷资产信托移转程序分两步走:依债权转让程序实现拟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对有效转让的拟证券化信贷资产予以信托登记。  相似文献   

5.
王小萍 《法制与社会》2010,(21):113-113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是一种新兴的金融形式,既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提出了挑战,又对法律制度提出了新课题。本文以2005年出台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为背景,结合现今金融法律规定,提出了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资产证券化进程中,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超额担保制度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者信心,消弭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为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前车之鉴,我国在资产证券化起步阶段应引入该制度。超额担保的本质是债权质押,其质押标的是将来债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超额担保受制于现行的质押制度和破产法律制度设计。我国应制定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法》,明确资产证券化的性质,并对证券化资产的可让与性和出质问题予以专门规定,从而使超额担保制度既符合物权法定原则,又满足现实需要。通过控制超额比率和设置利差账户,以解决超额担保与现行破产法律之间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考察美国首例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上,分析了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专利资产的构建、特殊目的机构的选择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资产的跨国转让是跨国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步,也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从债权转让的法律问题和真实销售与融资担保的法律界定两个方面入手,就实施跨国资产证券化中涉及到的资产跨国转让法律问题做一探讨,以期为其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相比传统的证券信息披露,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信息披露无论是在特点、过程或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本文从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信息披露制度切入,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中信息披露的特点、过程和相关主体的义务,并对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业务(简称证券化)作为我国的一项金融创新,在21世纪初刚刚起步。证券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基础资产的转让,其中首要问题就是基础资产的选择,即什么样的基础资产适合进行证券化业务操作。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比较,以期为国内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的立法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论资产证券化中权利质押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金融创新 ,发达国家已有一些卓有成效的实践。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 ,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已开始关注这一领域。本文试图从一个方面探索与资产证券化最为相关的担保制度中的权利质押问题 ,并着重对一般债权是否可以担保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让程序通过保障证券化资产的独立性实现风险隔离的功能,其由两个步骤组成,一是实现证券化资产的转让,二是对有效转让的证券化资产予以财产登记。这离不开完备的财产登记制度。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要求不动产登记安全、低成本和便捷,而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现存制度又存有较多缺陷,本文试探讨建立一个统一的不动产物权登记系统,增加物权公示公信力,方便资产流转、提高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让程序通过保障证券化资产的独立性实现风险隔离的功能,其由两个步骤组成,一是实现证券化资产的转让,二是对有效转让的证券化资产予以财产登记。这离不开完备的财产登记制度。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要求不动产登记安全、低成本和便捷,而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现存制度又存有较多缺陷,本文试探讨建立一个统一的不动产物权登记系统,增加物权公示公信力,方便资产流转、提高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本质及其制度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证券化是世界资本市场上倍受推崇的新型融资工具。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才刚刚起步,就资产证券化操作过程中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还有待于立法的进一步明晰,本文仅在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就其法律本质及制度价值做了探讨,以期引起更多的法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分析及立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男 《河北法学》2004,22(12):27-31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近年来,在中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就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法律环境而言,在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转移、SPV的设立和定位、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和上市以及信用增强等资产证券化的各个环节中,还存在诸多的法律障碍或者法律的空白。为消除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需求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紧张,必须尽快构建起一个既体现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6.
资产担保债券是一种兼顾融资效率、金融安全的优秀融资机制,有效地克服了结构型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损害普通债权人利益等现象,其特别法立法框架适应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证券化行业发展的实践,其担保池登记与法定的破产隔离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债券持有人的权益保护,提高融资效率和法律的确定性.我国应当构建统一的证券化立法框架,对基础资产的类型、估值、登记、破产隔离、担保资产池受托人的义务等做出统一规定,实现证券化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发展,有力地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文章通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意义的分析,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分析,重点论述资产风险防范和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措施,以期从法律制度的层面建立起一套完善、安全的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以满足我国资本市场对资产证券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产生于美国,它以结构性融资、表外融资的优势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资产证券化这一方式进行融资,我国也开展了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颁布了相关金融规章。本文在研究资产证券化产生规律和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产证券化对传统法律理论的创新之处,阐明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说明了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和法律特征 ,探讨了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的法律问题 ,并对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环境进行了分析 ,对建立我国调整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