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正确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制定本解释.  相似文献   

2.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0,(1):5-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开始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后又一部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专门法律。该法于2009年6月27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共4章53条。  相似文献   

3.
业界     
《中国审判》2014,(2):6-6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规范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 2014年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解释》共十二条,包括明确"一事不再理"原则、明确执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先行裁定的管辖和程序问题、重申了申请执行仲裁裁决书或调解书的条件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土地仲裁法》)进一步从以下十个方面为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立法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6月27日通过,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裁判要旨】2010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施行后,人民法院应当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纠纷案件予以受理。■案号一审:(2010)巴民初字第3186号二审:(2010)渝五中法民终字第4500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逐渐增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疑难案件也相应地增多。如何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呢?如何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疑难案件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村规民约、法律与政策三者的关系、调解法律制度和仲裁法律制度三个角度思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解决,思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疑难案件解决。  相似文献   

8.
李建省 《法制与社会》2013,(25):211-212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展,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日益增多且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矛盾复杂化等特点。原有的纠纷解决机制已不能公正、及时有效的解决纠纷,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2009年6月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为及时化解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创设了针对该类纠纷的仲裁制度。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土地制度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特殊性,本文从调整对象、仲裁机制以及仲裁规则等角度对其特殊性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呈递增趋势,大多因征地拆迁补偿的利益分配而产生,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纠纷也不乏案例。在父母与其子女各自拥有家庭承包用地且父母相继死亡的情形下,父母家庭名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作为遗产由其子女继承并承包经营?家庭承包经营近权何时消灭?消灭后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维护,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为了更有效地化解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应从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规范土地管理工作、增强村集体和农民的法律意识及健全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机制四个方面完善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一般而言,仲裁程序较之诉讼程序因其独特的高效、便捷性广泛应用于解决民商事纠纷,更因其高度的意思自治而备受当事人信赖。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作为民事纠纷的一种,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虽然也不例外的可以适用仲裁程序解决纠纷,但是,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都予以特殊对待。本文将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自身的特殊性着手,重点探析其在适用仲裁程序解决纠纷方面与一般民事纠纷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2.
法律法规     
《中国法律》2009,(4):53-54,113-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佩怖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2009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09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四号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活保障。是否能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事关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指出了当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需要。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应当选择行政主导型的仲裁模式,坚持便民利民、节约高效和教化型调解为主的原则,程序的设计应当简化,受案的范围应当统一,仲裁机关不得依职权强制仲裁,证据规则的设计应当依当事人双方都是农民还是有一方是村委会或乡镇政府而有所区别。仲裁机关的程序规则不得创设实体性"法律"规范,并应当提高仲裁人员的找法、用法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往学者在研究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机制时主要集中于协商、调解、仲裁等这几类纠纷解决机制。忽略了仲裁、信访在解决农村土地纠纷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两种纠纷解决机制,使得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机制更加完善完整,从而更有利于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工作去年7月底结束。本人有幸被抽到恩施市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承包督导组工作,因此有机会、也有时间对全市16个乡、镇、办在农村土地二轮承包中反映出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调处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是公共政策需解决的"公共问题",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机制是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现行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承包仲裁行政化问题、土地承包诉讼重负化问题和仲裁与诉讼的衔接问题等方面。因此,应当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目标,坚持便民原则、土地权利依法保护原则和妥善解决纠纷原则,实现土地承包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与协调,核心在于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构建选择性仲裁制度和仲裁裁决终局性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上期答案     
《江淮法治》2013,(24):51-51
《他有权要求收回撂荒土地并请求赔偿吗》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中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以欠缴税费和土地撂荒为由收回农户的承包地.已收回的要立即纠正,予以退还。”据此,村小组擅自处理江华的承包地是违法的,应予以退还。由于他找村委会解决纠纷未果,他可以请求乡(镇)政府调解.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第三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频发,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好此类纠纷,规范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本文特对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案件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