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是在资本驱动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孕育产生的,资本逻辑是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一个催生剂。契合和冲突是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认同的现实关系的真实写照,资本逻辑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规律,其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夯实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认同的物质基础;对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可以有效地抑制"资本扩张悖论"。资本的逐利性、剥削性、腐蚀性诱发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困境,为此合理驾驭资本逻辑是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走出认同困境的必然选择。资本逻辑视阈下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走出认同困境,要通过引导和限制资本的逐利性,夯实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认同的物质基础;通过规范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奖惩制度,营造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认同的良好氛围;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强化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认同的情感基础;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打牢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意识形态,将其融入国民教育中,需通过灵活有效的途径。在边疆民族地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是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需要,同时也是巩固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迫切需求。为此,我们探索出了渗透性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灌输与互动相结合;具体与通俗相结合;时效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有效路径,从而有助于我们确立社会主流价值观意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凸显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维护国家与民族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3.
主流价值观是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航标,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思想旗帜。加强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教育是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环节。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教育要着力抓好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开展鲜明的社会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的群众文体活动,大力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和媚俗之风,切实增强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正>媒体不仅传播着信息,更传递着文化规范和价值理念。主流媒体是主流价值观传播的支柱性平台,已成为国际共识。在中国,主流媒体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与使命。男女平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传播男女平等价值观是主流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谓男女平等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的人格与尊严以及在家庭和社会领域中的能力与价值、角色与分工、权利与责任进行评判时持有平等的态  相似文献   

5.
进化论是近代中国各派思潮的总枢纽,是各种社会思潮的公分母.随着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在中国确立和发展,进化论思潮发展式微,其作用路径不断嬗变,并借助于其他载体更多地以间接的方式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种表征,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发挥产生了消极影响.重新认识进化论思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重塑科学的价值观,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抗战纪念活动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独特渠道和重要载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抗战纪念通过诠释抗战精神,有利于强化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理论认知;通过纪念活动的具象化、时间节点作用,有利于塑造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通过激发抗战纪念的国际化价值,可以有效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认同;实现中国抗战纪念向更加日常生活化、包容化和国际化转变,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陈曦 《传承》2014,(8):72-73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基础。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从国家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人维度的三重视角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复杂化,弥散性、斗争性是当今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等为代表的非主流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严重挑战。回应这些挑战,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元社会思潮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要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相结合的原则,以宣化人,以控导人,以批明人,以才领人,以物强人。  相似文献   

9.
陈开明 《人民论坛》2010,(2):102-1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主导、统领和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践行,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当代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艺术创作作为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艺术创作和其他人类活动一样,是特定价值观的表现方式。艺术创作在提倡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同时,也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并成为传播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李书巧 《桂海论丛》2011,27(5):64-67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经历了盛极而衰和重返复兴两个阶段,基本理念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优先原则,其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社会正义——平等的强调,这意味着西方政治哲学主题从"自由"到"平等"的重大转换。社会正义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主题,各民族各国在发展进程中必须特别关注,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秋琴 《桂海论丛》2005,21(5):75-77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公正司法作为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保障。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不公正司法的表现、成因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危害,提出促进公正司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波 《桂海论丛》2008,24(2):91-93
当今时代,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也正在成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教育政策和发展战略。文章分析了终身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其构成体系和实现途径,对学习型社会的个体构建和社会构建作了概括。提出了当前构建和发展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Since Hong Kong's reunification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97, debates about patriotism have erupted from time to time in Hong Kong. Considering Hong Kong's socio-political background, the feelings and attachment of Hongkongers towards their motherland are unsurprisingly complex. We therefore need a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to capture the complexities of Hong Kong patriotism. Based on survey data, we propose that the term ‘liberal patriotism’ best describes the type of patriotism in Hong Kong society, which is that love of the homeland and the state are qualified by liberal democratic values.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重大主题和根本价值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爱国主义是走向国家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精神价值;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精神力量;是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而发展是解决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之关键。把发展民族经济作为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核心、把发展民族经济同民族团结紧密结合、把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开辟了人类的现代化道路 ,其发展是以不平等和不公正为代价的。社会主义为人类开辟了平等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道。社会主义对人类现代化的贡献 ,同时也体现为在它批判下的资本主义发展上。当代资本主义的许多调整和改良 ,是在社会主义的冲击下进行的。没有社会主义 ,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参政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宇 《桂海论丛》2010,26(4):69-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国的参政党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应抓住机遇,在文化建设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全体民主党派成员,继续发扬民主党派追求民主与爱国的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做好参政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破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钥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吕可 《青年论坛》2009,(5):31-33
社会价值观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价值多元的中国当代,这一过程呈现出不成熟性与可塑性、矛盾性与困惑性并存的特征。国家与社会要增强科学合理的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与宣传,而高校教育则应该加强正面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