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丽颖 《法制博览》2013,(6):129+128
合同约定系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故而在合同法领域继受了大陆法系"债的相对性"理论,认为合同仅在特定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产生效力,合同之外的第三人既不享有合同权利,也不承担合同义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合同之债涉及到合同外的第三人。所以有必要以合同之债为视角,探讨如何保护合同之债中第三人的利益,以及如何在债的相对性与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中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欧盟统一国际私法进程的重要成果,《非合同之债法律适用条例》(以下简称"罗马II")第4条确立了非合同之债法律选择的一般规则。在西蒙尼德斯教授(Symeon C.Symeonides)看来,罗马II在非合同之债法律适用问题上"丧失了一个本可以做得更好的机会"。本文通过对罗马II的文本分析及相关理论争议来讨论跨国侵权的一般冲突规则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当得利的利益返还客体是不当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劳务利益。民法学界一直赞同物质利益应作为不当得利的返还客体予以返还,但因法无明文规定,又判例尚未发展统一,劳务能否成为不当得利的利益返还客体一直是民法学界备受争议的问题。劳务成为不当得利利益返还客体的妥适性与否可以从价值偏差、中性合同理论、实践中容易引发的问题等多个方面分析论证,以期能明确立法,统一判例。  相似文献   

4.
程莹 《法制博览》2013,(9):103+102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是以满足当代社会新的养老需求为特定目标而发展衍生出的新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政府购买式居家养老服务合同具有主体特殊、受益人为第三方、针对人群特定的特征。政府购买式居家养老服务合同是公共服务合同,具有委托合同属性,是为第三人利益合同。  相似文献   

5.
袁新梅 《法制博览》2014,(2):104+103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并且随着社区的迅速成长而逐渐成为各种养老服务的载体,居家养老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家庭养老和社区照顾的结合,但是不可否认,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同时鉴于居家养老服务合同这种合同自身具有其特殊性,如一定的社会福利性、合同主体的复杂性等,使这种合同的纠纷解决在法律适用上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合同主体的义务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6.
李培 《法制博览》2014,(2):123+122
政府组织形式下,政府主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时,其既是合同的缔约主体,也是合同的履约主体。若政府委托其他相关企业,则其为监督主体。该组织形式下,此居家养老服务合同为准无偿服务合同。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形式下,当居家老年人兼具民事行为能力和支付能力时,老年人既是合同缔约主体,又是合同当事人时,其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签订的合同,属无名合同中的有偿服务合同。当居家老年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但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时,居家老年人只能是合同的当事人,其所签订的合同则属于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志愿组织形式下,志愿组织是合同的缔约主体,志愿者是履行主体。此时,该合同为赠与合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关于外派船员劳务合同如何适用法律,在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学术界也论述不多。文章从外派船员劳务合同的形式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外派船员劳务合同法律适用进行探讨,期望本文对今后的船员法的立法活动及船员劳务纠纷的解决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以来,保障中心以"学党史寻足迹讲传承推动职工互助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七有""五性"需求,结合实际,把学习党史与立足本职推进互助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深入研究职工互助保障服务大局作用如何发挥、工作难点问题如何破解等问题,深入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系列服务活动,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9.
正提到余传寿这个名字,普通人也许并不熟悉,但在北京市的居家养老行业中,他可是个"名人"——央视采访的首名大学生养老照护员、北京市首个养老助残管理服务中心的参与者……从一名养老照护员到骨干员工,余传寿始终坚持着最初加入养老行业的"初心",把老人像家人一样看待,用心照顾。在一线服务的日日夜夜,余传寿服务北京市老年人超过500人,入户为老人服务超过6000小时,他的专业服务得到老人、残疾人的  相似文献   

10.
月报     
首都400万职工将获会员服务卡本刊讯日前,市总工会举行了职工京卡·互助服务卡签约仪式,正式启动了"职工互助服务温暖工程"。签约仪式上,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韩子荣分别与北京银行、共5项免费和特惠服务。互助服务卡采用银行借记卡的形式,今后困难职工的补助款也将通过银行直接汇入到需要救助职工的互助服务卡中。梁伟指出,"职工互助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