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模式不是偶然出现的社会现象,而是中华文明5000年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自然成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就革命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革命战争之激烈,对旧世界扫荡之彻底来说,中国革命是无与伦比的. 欧美各国大革命与中国大革命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后者是工人阶级领导的,革命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的模式不同,革命之后建立的社会发展模式也会不一样.对欧美大革命和中国大革命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和比较,应当成为我们研究中国模式的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2.
刘绍卫 《传承》2013,(3):26-27
新民主主义时期,共产党与国民党不同的土地思想影响了中国的土地制度,尤其是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变革了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比较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同一时期颁布的土地法和召开的土地会议,总结共产党和国民党不同的土地思想,可以为共产党赢得革命的最终胜利与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原因提供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历史上多党制运行昙花一现、乱象丛生,国民党一党专制导致众叛亲离、败走台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不断发展完善,引领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的政党制度与其他政党制度相比,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显著优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4.
杨世梅 《前沿》2006,(11):39-41
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的分配和再分配,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生产关系;土地政策的变化是进行战争动员的有效手段和巩固统一战线的重要工具;通过土地改革全面改造农村社会和农村政权结构,在农村真正建立起共产党的自己的权威,使共产党真正在农村站稳脚跟。可以说土地改革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卞文 《黄埔》2011,(4):8-11
84年前,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际,勇闯新路,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大革命从开始酝酿到最终失败,联共(布)、共产国际对其一直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其对中国土地问题的政策经历了从改良时期到自上而下进行土地革命的时期,到最后转变为自下而上进行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7.
回望·希望     
9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领导中国革命时,也许没有多少人相信,在短短的28年后,中国革命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四分之一人类的命运;在其后60余年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又以她对社会主义理想百折不挠的追求、坚持不懈的实践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注入了新的基因,使中国由贫穷落后走向小康之路,同时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共产国际、联共(布)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重视中国农民问题,并在指导中国大革命中付诸实施了这一思想,推动了中国农民运动的发展。由于共产国际、联共(布)把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最后导致了农民运动的失败。究其原因,在于共产国际、联共(布)过高估计了国民党,轻视了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农村政权建设问题,提出了许多颇具价值的思想主张,如"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工农联盟是国民革命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将耕地无条件转给农民"、"农民协会在革命期间即是农村政权"等,为后来创建农村政权建设理论进行了思想上的准备,也为民主革命时期乃至建国后的农村政权建设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阿荣 《前沿》2005,(3):159-162
认清社会性质是认清一切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基本依据。20世纪 20年代末 30年代初发生的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是从联共 (布) 和共产国际内部因中国革命问题的争论而引起的。大革命的失败是这场论战的导火线。这一争论先传到党内, 后扩展到了社会。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批判的是托派。随着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深入, 论战扩大到了史学界, 发生了社会史问题论战, 后又发生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一著作给这场论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向何处去?全党都在艰难曲折的斗争中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标志着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这是全党集体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月刊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半秘密性的理论刊物,该刊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月刊尤其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联系,据此正确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国农村的阶级划分及党在农村中的工作重点,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至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则的初步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月刊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半秘密性的理论刊物,该刊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党》月刊尤其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联系,据此正确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国农村的阶级划分及党在农村中的工作重点,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至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原则的初步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泰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建党初期对革命斗争方式的早期探索,战略调整期对武装斗争与和平联盟的路线抉择,丛林革命期对农村武装革命的全面推进,衰落沉寂期与学生的矛盾以及泰共内部的分裂。未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时代化、缺乏基于调查研究的革命战略与斗争策略、忽视党内民主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问题突出、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造成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泰共的兴衰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第三世界国家毛主义运动的演进轨迹,对于我们更为全面地把握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贺龙纪畧     
四逆流勇进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托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凝结着周恩来同志组织军队武装斗争的心血,铭刻着周恩来同志的丰功伟绩。这次起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武装力量保持革命胜利的尝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新时期的开始,而且是培育和锻炼党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军事家的摇篮,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南昌起义军总指挥兼第二十军军长的贺龙同志,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杰出的代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之下,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时期,毅然率部参加南昌起义,英勇地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在起义军撤离南昌的南征途中,当起义军已经面临严重困难和即将遭受重大挫折的危险关头,有不少共产党员对革命丧失胜利信心而纷纷离开了共产党的关键时刻,贺龙同志不但坚决跟共产党走,而且坚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贺龙同志就成长为一名更加自觉的为中国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战士。在贺龙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中,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教导,没有周恩来同志的直接关怀,在那风云变幻的年代里,他还只能在寻找真理、探  相似文献   

16.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同时,从武汉出走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下来的一部分国民党左派人士和一部分失掉共产党组织关系的人士,以及一部分深明是非的知识分子,为挽救中国革命的命运,他们相约集合同志,为继承孙中山的遗教而奋斗到底。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世界上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先后确立起斯大林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改革斯大林模式既是社会主义各国的共同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尽管包括苏联在内的各国,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努力都未能开花结果,但是历史不会因此而忽视它们为此所作出的牺牲.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取得革命的胜利,并根据本国国情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体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毛泽东也开始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中国始终没有走出斯大林模式的误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根本上否定了斯大林模式.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上,经过20年的实践,1992年6月,邓小平最终确定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终于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樊篱,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沈浩 《前沿》2005,(9):28-30
农民问题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农民问题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农民问题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以及革命道路理论、土地革命理论、工农联盟理论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19.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广阔道路上取得了伟大成就.重温台盟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光荣历史,我们深深体会到,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多党合作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使包括台盟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在同共产党的合作共事中不断取得历史性进步,才能同心协力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必须坚持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和同心同德的政治态度不变,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团结奋斗精神不变.  相似文献   

20.
贺慧 《传承》2009,(10):10-11
长期以来,中国的土地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大革命从开始酝酿到最终失败,联共(布)、共产国际对其一直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其对中国土地问题的政策经历了从改良时期到自上而下进行土地革命的时期,到最后转变为自下而上进行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