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关键在于做好六篇文章“十五“期间,我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就是农产品商品基地、龙头加工企业总产值年均分别增长10%、1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年均递增2个百分点。“十五“末,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农业产业化农户参与率达30%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贡献率达30%以上。到2010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0%,农业产业化农户参与率达50%以上,农业产业化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境邻近的武陵山区,总面积2461平方公里,县内山青水秀,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名特产多,奇丽而富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使全县在经济上得到了较快发展。“八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11%,达320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8%,总产达400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1%;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8%,达13000万元,粮食生产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产粮272公斤,年均增长5.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2%,达2200万元。取得这些发展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发挥区位优势,是发展经济的前提 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带的发展水平,是与它的区位优势成正比的。交通发达、水陆方便、信息灵通、商品意识强。据此,沿河也应以此为鉴,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为什么呢?沿河自古黔川通道,为黔东北至川东南要害,乌江以南至北纵贯全境,被称为:“乌江黄金水道。”轮船可由余庆县境内经思南、德江、沿河、彭水、武隆等县达涪陵市入长江。有省乌江轮船公司、县航运公司、乡镇企业航运公司和个体联营等多种航运企业,常年运输。四川省酉阳、秀山自治县在沿河也建起  相似文献   

3.
龙南县地处江西最南端,毗邻广东,105国道自北而南纵贯县境,兴建的京九铁路也从县内穿过,有着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龙南县的经济建设在原来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1978年至199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3%,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7%,工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6%,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2%,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增长2.23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12.6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实现小康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就要探索新思路,研究新办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但是,从丹徒县来看,1998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比上年增长4.2%,其增幅已连续2年低于5%,还不到改革开放20年全县农民收入年均递增幅度的1/3。那么,是  相似文献   

5.
1997年以来,淮阴农村积极引导农民面向市场,实施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几年来,全市农业增加值以8%的速度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农民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至关重要。遂平县是一个农业县 ,全县 6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 90 %以上。近年来 ,我们立足实际 ,以培养“四有”新型农民为目标 ,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农民教育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999年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 4.47亿元 ,农业总产值 16.82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 9.3%和 5 .74% ,农民人均纯收入 1982元 ,比上年增长1.4%。一、抓住重点 ,突出适用性。我们从农村实际出发 ,按…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 ,在 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 2 30 0万各族人民。农牧业是内蒙古最大的资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落实了生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村牧区的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全区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分别以年均 6 .3%和 6 .9%的速度增长 ,粮食产量、畜产品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1978年为 134元 ,1998年为 192 6元 ,增长了 13.4倍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年均递增约 8.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 78年的 6 7.7%下降到 1998年的47.37% ,这些都充分说明内蒙古农牧业经济已稳定地登上一个…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兴旺的曙光──对汝南县村民自治调查的启示几年来,汝南县通过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眼务、自我监督,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该县农业生产总值以每年20.9%的速度逐年增长,乡镇企业总产值以每年54%的速度逐年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攸县县委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的总要求,紧扣班子建设,集体经济和制度建设三个关键环节,瞄准“三有”(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三无”(无空壳村、无特困村、无失控村)的目标,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目前,全县500个村中,初步实现了“三有三无”。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得到明显加强,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1996年以来,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财政收入递增11%,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10%,各项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连续三年…  相似文献   

10.
郑中华 《政策》2009,(11):51-52
近年来,沙洋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县目标,科学规划,勇于探索,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完成农业增加值10.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  相似文献   

11.
农村改革十年,宜春地区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8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21.5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53倍,乡镇企业产值达到23.09亿元,已占“半壁江山”,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5元增长到663元,增长4.7倍。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农业出现徘徊的情况下,我区农业仍然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1984至1989年,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递增7.92%’粮食产量增加21.74万吨,每年平均递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作为典型山区农业县的富川瑶族自治县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农业,走出了一条发展循环农业路子,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健康稳步发展,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5元,2004、2005年连续两年荣获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县域经济综合分值排列从2003年全区第85位跃升到2005年第31位。2006年,全县大约可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2.30亿元,同比增长14.6%;农业总产值12.93亿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2381元,同比增长13.1%。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1,(6):90-91
"十一五"成就辉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13.03亿元,比2005年的51.41亿元增加61.62亿元,增长119.9%,年均增长8.7%。实现农林牧渔业及其服务业增加值73.66亿元,比2005年的33.07亿元增加40.59亿元,增长122.7%,年均增长17.4%。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56元,比2005年的1553元增加1903元,增长122.5%,年均增长13%。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
防城各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防城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面临北部湾,背靠十万大山,西与越南接壤,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1.3%。解放后的40年问,防城县长期处于战争环境,没有可能集中精力和力量搞经济建设,国家投资少,战争损失大,致使全县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水平低,是广西49个贫困县之一。197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067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57万元,农业总产值7318万元,农民人  相似文献   

15.
绍兴县地处浙江东北部,是浙江省的经济强县。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实现农业(现价)总产值19.3亿元,大田亩均产出达到2250元,农民人均纯  相似文献   

16.
1994年以来,通城从实际出发,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个体私营经济产营额、财政收入、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分别递增22.9%、21.81%、18.3%,55.18%、22.01%和25.16%。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71亿元,比1998年增长9.25%,工农业总产值20.5亿元,增长8.1%,乡镇企业15.6亿元,增长22.7%,个体私营经济产营额8.8亿元,增长28.68%,财政收入7600万元,增长18.4%,农民人平纯收入1926元,增长9%。  相似文献   

17.
“九五”处于世纪之交,历史当口,千载难逢,抓好“九五”,事关重大。为此,我们襄阳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襄阳实际,制定了“九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即到二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0—150亿元,年均递增19.4-26.3%,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00-370亿元,年均递增19.l一24、2%,财政收入达到3.5-4亿元,年均递增18.5—ZI.9%,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000—3500元,年均递增10.8-14.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群雄争先,强者方显英雄本色。能不能抓住“九五”,壮大自身,关键看我们能不能紧紧咬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令人瞩目的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泾川历史上是以农立县,乡镇企业起步较晚,但自八十年代中期发展以来,每年都迈出一大步,年均增长速度在4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骨干的行业体系。1994年底,全县乡镇企业累计达到4008个。当年净增1155户,从业人员3.79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8.4%。完成总产值4.31亿元,年增长41.5%。全县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35.6%提高到64.8%,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人事》2000,(5):14-15
潼关是一个地处关中平原东端,居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农业县,全县总人口14万,其中农业人口占11.3万,农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7%。因此,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已成为加速我县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潼关县人劳局坚持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白忠平 《创造》2014,(11):72-74
正官厅镇属建水的一个乡镇,地处红河中游北岸,建水县西南部,距建水县城45公里,东接临安镇、坡头乡,南与元阳、红河两县隔河相望,西与石屏县牛街乡接壤,北与青龙镇毗邻,是全县的高寒山区乡镇之一,全镇总面积396.85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98个自然村,1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373人。其中农业人口35233人,占总人口的94.27%。截至2013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6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3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61亿元,农业总产值2.72亿元;财政总收人7415.62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2.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1.86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完成招商引资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51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