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责任感是德育的核心要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和功利化倾向明显。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增强大学生的责任主体意识、责任自觉意识、责任实践意识,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体系、实践体系、协作体系和评价体系,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社会责任感应该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然而,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直接加重了大学生"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再加之社会舆论力量的日益加强,电视、网络、报刊上出现了很多有关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负面新闻。"自私脆弱、虚荣拜金、逃避责任"等词汇成了当代大学生身上的新标签。大学生作为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掌握者,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都有赖于大学生的拉动。那么为什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又是怎样的,以及如何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成了当务之急?笔者在自己从事高校学管工作十余年的时间里,针对高校应该如何去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探索出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够为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事业提出一点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挑战,也是对大学生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但当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倾向凸显.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教育和实践使大学生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12)
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保障,是大学生锻炼自我、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高校的改革发展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结合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现状,注重建设的长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2)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单纯追求个人理想的实现和自我利益的满足,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从高校的角度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缺失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如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认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泽志 《学理论》2012,(11):201-202
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还十分不完善。如果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系统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处在孤独和无助状态的大学生可以说是莫大的帮助和安慰。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帮助,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教育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绥化学院为例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徐彬 《学理论》2012,(11):203-204
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又离不开各种群体,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充分利用群体心理的功能,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相应的具体措施如下:利用班集体等正式群体,发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导力量;正确利用非正式群体,积极引导,合理利用;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四大职能"的职责之首。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着眼点,从立德树人角度出发,对社会实践活动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创新做出探索,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当前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愈显突出。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进行清晰的认识,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理性的思考。本文深刻分析了建国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主张和发展脉络,从“一个原理”与“两个规律”的观点出发,明确其地位和作用,依照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规律,提出了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责任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改善教育方法促进教育载体和教育形式的创新、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社会实践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责任认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王燕萍 《学理论》2012,(17):88-89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力军,作为主力军,大学生是否拥有责任感,是否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使得他们能感受到自己担负着祖国未来的命运,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是非常必要的.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有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加强介值导向.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本课题组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高校志愿服务现状调研,了解他们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的责任感及志愿服务的态度,对现状进分析后并反思,认为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协调一致,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以整体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普遍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方面形式单一,覆盖面不够广泛: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等。要通过加强宣传、活动、评价激励机制的建设,有效地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校园贷""现金贷"使许多大学生深受其害。透过借贷行为,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责任意识的淡漠。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生态学中的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理论是很好的体现,它关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探究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本源,提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之路,以实现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宋磊  金国峰 《学理论》2012,(27):128-130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特殊群体增加,该群体的存在使得高校内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加,如不及时关注,将对学生成长、学校、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关心大学生特殊群体,分析其成因及心理行为特点,逐步寻找和完善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丁晓玲 《求知》2011,(11):15-1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是青年中最有活力的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社会责任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之一,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闫海强 《学理论》2011,(10):342-343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一系列问题,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大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引导,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工作转向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关注社会的重要步骤。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通过在基层的生活达到受教育、长才干目的,同时能够在感性上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了解社会所需、农村所需,激发大学生在实践中成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大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能力,并且按照社会的需要去塑造和完善自己,真正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20.
刘天 《学理论》2010,(27):233-234
加强信仰教育能够消除大学生由于价值多元化,各种思潮、文化的碰撞造成的精神迷失,能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加强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