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略论完善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计生 《求实》2004,1(6):86-88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我国今后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我国现行的权力运行过程中 ,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如权力高度集中、人大的监督不力等等。针对这种缺陷和不足必须从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①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使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化、规范化 ;②从严治党 ,加强党内监督 ;③完善人民民主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
一、导致腐败的制度缺陷1.民主监督乏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公职人员主要是依靠公共权力,而人民群众则主要是运用法定权力。在具体生活中,公共权力是为实现人民的利益服务的,为了保证权力的正当合理的行使,通常必须建立和完善权力对权力的监控制度,防止权力践踏和侵犯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权力对权力的制约是现代权力制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虽然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负责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但这种监督的实效性不够,有时往往处于虚化状态,这样权力的运用就很容易离开人民群众权利的监控,导致权力被滥用,寻租腐败。2.法治力度不…  相似文献   

3.
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要保证国家各级领导干部规范、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必须构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人民监督的耳目和喉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振 《求实》2000,(2):22-23
任何公共权力如果离开一定的监督制约,都有异化为“私权”的可能。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监督是制约公共权力、防止权力异化最根本、最具决定性的形式。为此,我国在制度上、法律上、组织上建立了多种监督渠道和监督机制,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从一个时期以来腐败现象的严重程度看,人民监督的强大威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之间实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强化大众传媒作为人民监督的耳目和喉舌的功能。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国人民真正享有了政治上的监督权、知情…  相似文献   

5.
正从近些年我国检察机关的办案实践来看,权力集中部门的领导腐败问题易发高发,一个关键原因是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极易造成权力的滥用乱用。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是反腐败的关键问题。腐败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脱离群众、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相似文献   

6.
浅论权力运行中的权力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我们反腐败斗争的一条重要经验。但是在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光有监督,对于遏制权力腐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强化权力制约。因此,在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体制的基础上,构建强有力的权力制约机制,对于约束权力并使其正当运行,显然是十分必要的。一、强化权力制约是反腐倡廉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权力生活中,传统的权力运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一方面民主政治不断得到加强,另一方面权力裂变、权力失监的现象也非常严重。针对现实,我们在加强和完善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刻理解贯彻十八大报告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公共权力是公共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基础.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保证公共权力健康、有序、高效运作,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的关键.而我国第三部门作为新兴的社会组织,对于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第三部门的角度探讨当代中国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权力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必然产物。人与权力的关系决定了权力的特性。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必然表现出的特性包括了不平等性、可获利性、权威性和腐蚀性。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了权力的运行必须附加且不可缺少的特殊规则——制约和监督。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贯穿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始终。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全部历史最根本的是如何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历史。《准则》对制约和监督权力作出了全面而详尽的制度安排。《准则》强调和规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代表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我们党规范权力的运行,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起到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权力现象的一个客观规律是,没有制约的权力容易被滥用。在监督体系不完备、监督机制职能没有充分发挥的情况下,个人的意志常常会由于缺乏有效制约而轻易地进入权力运行过程,容易引起极少数党的组织观念不强的个人私欲膨胀,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权力运行的规律表明,权力越大,权力运行监督体系越需完备,监督主体的职能越需要充分发挥,这样才能对权力运行予以规范和约束。我国现行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应该是已初步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备的体系,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体制内的监督,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在权力运行监控上还存在人民监督权利泛化、弱化的缺陷,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群众对代行权力的官员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路径还不畅通。因此,要从创新和完善群众对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入手,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滋生与扩大。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绝不容许存在不受监督的权力,也绝不容许存在不受监督的组织或个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党首次把"四个监督"作为一套完整  相似文献   

13.
李群  汤文俊  高波 《学习月刊》2013,(24):22-23
一、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的必要性(一)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是防止权力异化的重要手段。权力运行不当,缺乏监督制约,必然导致腐败。权力作为一种强制力量,其运行一旦偏离正轨,就会对社会产生相应的破坏作用,这种偏差只能通过一定机制及时阻断并加以校正才能消除,这种机制就是监督。因此,只有进一步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执政地位更加巩固。(二)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权力拥有者的名节和作为,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存亡和兴衰。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国家的公共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家机关的权力配置和运行体制.改革我国国家权力运行体制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原则、统一和协调的原则、制约和监督的原则.与此同时,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要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减化国家行政机关,充实和改革国家司法机关.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来,在反腐败斗争中一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相继落马,沦为罪犯,固然主要是其自身原因造成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乏力.权力运行程序方面的缺陷,以及体制、机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恐怕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基于此,本刊特邀请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这一问题进行多视角、深层次的探讨和理性分析.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李广智 《奋斗》2014,(2):10-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突显了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这是规范权力运行,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构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应从规范职责权限和优化权力结构入手,着力抓好权力的依法确认、科学分解与  相似文献   

18.
预防腐败必须对权力进行制衡,防止权力过分集中。本文以历史时期为主要线索,通过梳理与分析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中分权制衡思想脉络,结合我国当下反腐倡廉的具体实践和公共权力运行的实际情况,从完善监督体制、以权力制约权力、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着手,实现对权力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为我国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邬沈青 《学习论坛》2010,26(8):77-80
现代民主政治要求公共权力的运作必须符合主权在民的要求,反映人民的意愿。但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公共权力与人民意愿的冲突和背离却一直是难以摆脱的困境,法治的诞生使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开拓了新的历史进程。法治开启权力的理念之门,法治是权力监督的基础和核心,法治蕴涵着权力监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纵观古今中外,腐败都是权力运行失控、失衡所致。"腐败的根本是权力的腐败。"权力运行失控、失衡、失去监督或者监督不力,必然产生腐败。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有权力被滥用。因此,防范权力腐败除了以德倡廉、以俸养廉外,最根本的是通过加强监督、立法制约权力,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