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全面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精辟地概括成十二条原则。这是新的历史时代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的客观性。十二条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总结了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形成了十二条基本原则,科学地问答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因而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二条原则,在实践中具体落实和丰富发展十二条原则,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一,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并对我国改革和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正确总结而形成的。一、十二条原则是对十三大提出的十二个观点的点的丰富、完善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讲话中最先提出的,他的提法是:“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  相似文献   

4.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过艰辛的探索,尽管出现过一些失误,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通过总结最近一个时期的历史经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十二年来的基本经验总结.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具体道路和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继党的十三大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理论上的又一建树,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成果.在学习和研究《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时,我们应当特别重视对这十二条原则的学习与研究.为此,本刊发表陈伯庚、徐海阔两位教授的文章,希望能给读者多一点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十二年来的基本经验总结.它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具体道路和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继党的十三大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理论上的又一建树,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成果.在学习和研究《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时,我们应当特别重视对这十二条原则的学习与研究.为此,本刊发表陈伯庚、徐海阔两位教授的文章,希望能给读者多一点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了科学概括和精辟论述。这篇讲话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认真总结了十年改革和建设中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的经验,把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更加精辟地概括和总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科学论断。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这个科学论断,标志着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飞跃,标志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出了更加艰巨而伟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人民走过的四十多年历程中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为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十二条重要原则中的第一条。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理论,紧密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进一步加深对民主问题的认识。县体讲,要着重树立六个正确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应当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和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为基础的,其目的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在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二年的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这些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既是过去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未来行动的正确指针。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从经济、政治、文化这一新的角度概括和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路线、方针和原则的系统体现,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施政纲领。江泽民同志为什么从经济、政治、文化的新角度概括和阐述有中国特色让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我谈一点初步的理解。 (一)这样概括和阐述,是对党的基本路线、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的进一步深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全面系统的施政纲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个问题都作过许多重要、精辟的论述。1979年以后,党的三次代表大会,都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党的十二届六中会全专门作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0年十三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忡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建议》,以及十四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集中全党的智慧,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议》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总结了我国多年来建设与改革的新鲜经验,是指引我们更好地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进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4.
最重要的内容最重要的贡献▲党的十四大开了一个星期,通过了多个报告和决议.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所作的报告有二万六千多字.我们能够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十四大最重要的内容和最重要的贡献吗?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十四大进一步概括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并确认它是引导我们党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指针. ▲非常简明扼要,抓住了实质.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十三大、十三届七中全会、江泽民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动员和组织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完成党的总任务而努力奋斗。在当前,就是要坚持贯彻好党的十三届四、五、六、七中全会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扫除思想上,政治上的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20,(2)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开启了新中国的法制建设;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制定了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开启了法制建设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伟大领导下,开启新一轮法治实践创新。七十年的法治建设,让我们党经历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本文试图梳理出法治观的历史发展沿革,从而揭示习近平新时代法治观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05,(3):23-23,44
1.没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的正确解决,就没有国家的团结、稳定和()。A、和谐B、统一c、发展2.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且载入了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A、进步B、合作C、互助3.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根据宪法的精神、形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愿望,把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克服腐败现象,加强廉政和党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1、认识加强廉政和党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共产党员在各条战线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全面认识和把握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在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指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理论和组织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指明,我们要从多方面加强党的建设,而党的政治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占有特殊的地他. 一、党的建设密切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党的建设密切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一条重要原理.党的建设必然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在一起,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