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村务公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群众自治形式。但有的村在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时 ,却将其变成了一种形式和过场 :有的村将一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事情写进村务公开栏 ,让群众有“避重就轻”的感觉 ,如对群众最关心的财务问题只公布几项大的收入支出项目 ,具体支出项目群众无法知晓 ;有的村把村务公开栏变成了村干部不廉洁的挡箭牌 ,弄虚作假的盖头 ;有的村搞企业、抓建设 ,事前不开村民代表会议 ,不听取群众意见 ,以致暴露问题时群众非常气愤 ;有的村重公开、轻反馈 ,虽然公开了一些村务 ,但是公开后对群众有何意见 ,有何反映 ,不能及时反馈 ,没有…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海东地委组织部、地区民政局采取五项举措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一是细化村务公开内容。抓住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逐项、及时、真实、全面公开村务。二是创新村务公开形式。在群众聚居、方便观看阅览的地方设立公开栏公开村务。三是完善村务公开程序。按照村民委员会提议、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查、确定、村民委员会公开、建档“五步公开法”进行公开。四是规范村务公开时间。  相似文献   

3.
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带根本性的战略任务。近两年来,我们在巩固村务公开,强化政务公开的同时,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初步探索出“党务、政务、村务、厂务”联动公开、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政群、干群关系,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协凋健康发展。1997年,我们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由点到面,在全镇24个村推行村务公开,欢迎群众参加村务监督管理。此举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激发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热情,增强  相似文献   

4.
村务公开,已成为村民自治的重要途径。但怎样公开大有学问,村民委员会把一年工作中的不足、失误、欠缺之处向群众公开,很有必要。村“误”公开是村务公开的内容之一。一个人做事难免有失误,村务干得难免有好坏,光公开好的不公开差的,不是完整的公开,也不是彻底的公开。老百姓不  相似文献   

5.
一是拓展公开的范围.把村务、组务、校务、厂(场)务公开作为一个整体来抓,通过抓村务公开全面带动村民小组组务、村小学校务、村组厂(场)务公开.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与乡镇政务公开、村民小组组务公开的衔接配套工作,保证三者的互动性,形成上下联动,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6.
报载,河南省浚县在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咨询日”,并在村务公开栏中开辟“回音壁”。每月的3日至5日连续3天为全县488个村的村务公开情况“咨询日”,在固定的咨询点接受群众的咨询;每月的20日前,将群众提出的所有问题及解决情况在村务公开“回音壁”上公开——已经解决的问题及时公开,限期解决的要公开承诺完成时限。推行村务公开,是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目前,在农村一些地方,曾经深受农民欢迎的村务公开,群众反应冷淡。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村务公开仅仅进行到公开这一环,至于公开以后群众有什么意见,对群众的意见如何处理,却重视不够,或者根本就不予理睬。群众对公开的内容存在疑问,提了意见,没有“回音”,久而久之,冷了大家的心。群众对村务公开反应冷淡,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有的村公开的“村务”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却藏而不露。对这样的“村务”,群众自然没有兴趣。  相似文献   

7.
曾有一个村,土地征用补偿累积起巨额财富,因村务账目不清,导致村民上访不断,村党支部书记前任落选,继任一年多后又“落马”,村干部遭遇“信任危机”。还有一个村,花费4万多元,将村务会议开到了西湖国宾馆,引起舆论关注。这些事例突出反映了我省在加快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务管理面临的新问题。2005年,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明确提出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三个三”的工作“抓手”,即切实做到村务公开内容、形式、程序“三个到位”,重点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三个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地方为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纷纷建起了村务公开栏,内容大都是群众需要了解和关心的诸如农民负担、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宅基地安排等热点问题。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村务工作的透明度、密切了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而且便于乡村干部接受村民的监督,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9.
颜新文  符求 《今日浙江》2012,(20):45-45
"如今在我们村,重大事件都是一事一议,村账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村民们关心的村务也都公开,村民真是当家做主了!"黄岩区茅畲乡鸟山村村民牟宣根笑呵呵地说。去年10月以来,台州市黄岩区全区533个行政村全面启动以"村事件件议、村账笔笔清、村务人人明"为主要内容的村级事务管理新模式,把村事、村账、村务工作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群众广泛监督,凝聚了村民要求加快发展的新合力,促进了新农村各项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宣恩县在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了全新的服务村民的新体制—“—村务超市”,做到了党员受教育、村民得实惠。“村务超市”是管理民主的一剂良方“。村务超市”就是把群众关注的涉农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村规民约、村情民意、财务收支、办事程序、党务工作、结对帮扶、救灾救济“、一建三改”、公路建设、人畜饮水、产业结构调整等等,全部让群众参与,给群众一个明白。各村“以管理民主”为理念运作,深得群众欢迎。村务公开做到了随时公开与长期公开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张丽  余勤  莫南 《浙江人大》2011,(5):55-58
如何防止村民自治蜕变为"村官自治"?我省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设,探索出一条确保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落到实处的民主监督新路径。"过去村里财务不公开,群众有意见。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后,村里每干一件事都要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每花一笔钱都必须经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盖章,否则不能报销入账。现在村里做什么事都是村民代表审了算,我们放心!"  相似文献   

12.
一最近,我到天津市调查研究,了解到他们近几年来在开展民主监督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天津市开展民主监督,一是实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将村民、职工关心、反映强烈,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和事项公之于众,把群众监督贯穿于村务管理、企业管理、政务管理的始终;各级政府组织、办事机构和服务行业、"窗口单位",凡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或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形式、程序和时限实行公开,接受社会监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地农村正在大张旗鼓地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收到了还干部清白,给群众明白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地方容易步入以下四个误区。误区一:公开的形式单一。部分地方只限于村务公开栏的单一形式,而没有与诸如工作报告、干部述职。村民评议、印发资料到户等形式有效地结合,导致一些村务不能及时、全面地向村民公开。村民反映公开栏面积有限,容纳内容有限,公开朗次有限,村民对村务了解不够,民主权力行使不够。误区二:公开的内容不规范。’‘公后不公前”:只公开结果,公开一些群众已经知道了的事情,没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07,(7):62-62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在信安街道开展村务乡镇(街)网上代理公开试点,创新村务公开形式,为村民及时了解村务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村务网上代理公开的形式既解决了村务公开的及时性、广泛性问题,也突破了村务公开的地域界限,增强了村级事务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广大农村普遍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做法就是设置村务公开栏,群众亲切地称它为“明白墙”.村务的公开,使过去对村里事务隔雾看花的庄稼人真正当家做主了,体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融洽了干群关系,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村的村务公开栏,样子做得挺好看,仔细瞧瞧公开的内容,让人感觉有些糊涂,有些变味。一是“明白墙”变成了“空白墙”,一年四季公开栏里很难看到几个字,群众每次只好“望墙兴叹”;二是将一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事情写进“明白墙”,…  相似文献   

16.
潮声     
《时代潮》2003,(1)
公开不仅是公布 村务不能成“村误”忻州市“五个一”筑起防腐长堤 本刊讯 记者刘元亮报道:农村财务管理,一直是农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忻州市开展“村务公开树百旗”活动,即在全市评选出100个村务公开“红旗村”。在村务公开方面,忻州市突出抓好“五个一”。 一点:点题公开,由村民就自己关心和质疑的方面进行点题,提出公开要求,经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议事会同意后及时公开;一卡:农民负担监督卡,确保100%发放到农户,凡是监督卡未填明的事项,农民有权拒绝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一日:“农民参政日”,逢双月15日为全市统一的参政日,由支书或村委主任主持,重点解决发展经济、科学决策等方面的问题;一牌:设立公示牌,所有涉农收费项目及标准上牌公示;一审:“村财民管乡审”,各村财务开支经村委主任审批和村支书、民主理财小组负责人审核后,村会计每月定期回乡(镇)报账,接受乡(镇)财政核算中心审核后下账,并逐笔编制财务公布单回村公布。“五个一”的实施,筑起一道防腐长堤。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村普遍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其中一重要的作法是设置村务公开栏。村务的公开,使过去雾里看花的庄稼人做了回明白人,群众亲切地称它为“明白墙”。但令人遗憾的是,某些村的公开栏样子做得挺好看,可仔细瞧瞧公开的内容,却让人糊涂。一是“明白墙”变成了“空白墙”,一年四季公开栏里很难看到几个字,群众每次只好“望墙兴叹”;二是避重就轻,将一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事情写进“明白  相似文献   

18.
依法搞好村务公开。必须抓住突出内容、注重形式、规范程序这三个要素。1、政务公开内容1、政务公开内容:一是将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徐规和上级党政组织的文件精神,及时地、完整地向群众宣传或公布,不能“裁剪”与“截留”。二是村委会规章制度、村规民约的内容和执行情况公诸于众,方便村民执行,提高村委会办事效能。三是村委会的工作部署、人员分工、办事程序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2、事务公开内容:一是公开各类指标的分配,如宅基地分配、计生指标的落实、生产资料的发放、救灾物资的分配等。二是各类项目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06,(10):37-37
近几年,大悟、南漳、秭归等县为切实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现简介如下。大悟县——推行“七个一”工作法一是一村一个固定公开栏。在村民集中活动方便的地方,设置固定的村务公开栏,村委会在公开栏上定期或不定期向村民公布村级管理事项。二是一片一个流动公开牌。县民政局统一制作流动公开牌发至各村,将村务公开栏的内容写在公开牌上,巡回到各自然村公开。三是一组一个公开中心户。在每个村民小组选择在村民中有一定影响的户,作为公开联系户。村民群众可以先向中心户反映,村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到中心户收集…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安徽省宣城市于2010年结合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已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年来,我们感到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还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