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泽东与邓小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毛泽东与邓小平结识,最初是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会后,毛泽东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邓小平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四年以后,二人重逢在中央苏区。 1931年秋天,毛泽东与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几位领导人项英、朱德等转战来到瑞金,着手筹备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关事宜,同时检查地方工作。当时,邓小平是中共瑞金县委书记,领导一个十几万人口大县的工作。 邓小平是同年8月赶到瑞金的。当时的瑞金,正惨罹肃反扩大化之祸。原县委主要负责人为了肃清所谓的“社会民主党”,在全县范围内大搞  相似文献   

2.
《党史天地》2007,(8):33-34
毛泽东说项英的到来,是双喜临门 项英说: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苏区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准备第二次“围剿”。毛泽东也早有筹划。1931年1月5日,毛泽东、朱德在小布召集总司令部负责人会议。总结第一次反“围剿”经验,讨论下步反“围剿”准备,拟将红一方面军部署在宜黄、乐安、南丰、广昌、宁都、石城、瑞金一带分兵以发动群众,摧毁地区武装“土围子”,打土豪、分田地、加强赤卫队,扩大红军,筹集资财,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从1931年8月由上海来到江西瑞金,到1934年10月随中共中央、红军总部从瑞金转移进行长征,共经历了3年多的时间。在这3年多时间里,邓小平先后出任中央苏区的第一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开辟出了崭新的工作局面。在工作中,他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  相似文献   

4.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贺子珍和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叶坪住了下来,1932年3月下旬,毛泽东又随军去了前线。这时,毛泽东已受到王明“左”倾领导者们的错误打击。1932年10月上旬中央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被免去了在红军中的职务,被迫离开前线,回到瑞金。  相似文献   

5.
《党史天地》2007,(8):35-36
项英认为“富田事变”是反革命暴动证据不足 毛泽东说:必须对其进行坚决打击 项英一上任,就遇到了“富田事变”。为了解“富田事变”的原因,项英从总前委调来了各种文件、材料。当天夜里,在一盏小油灯下,仔细地阅读着。其中,毛泽东于1930年12月20日写的《总前委答辩的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毛泽东在这封信中写道:“此次红军中破获AB团4400以上,AB团已在红军中设置了AB团的总指挥、总司令、军师团长,5次定期暴动。制好了暴动旗,若不严厉捕灭,恐红军早已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6.
一退一进的提出1932年初,由于红军三次反“围剿”胜利和“九·一八”事变后所出现的新形势,“左”倾路线执行者为“实现一省与数省的首先胜利”,匆匆发出“急攻赣州”的命令。恰此,毛泽东被“左”倾路线执行者“请”到离瑞金大约20华里的东华山古庙里去“休养”了。一天,项英带来了红军久攻赣州不克和周恩来请毛泽东下山共商攻打赣州的口信。毛泽东当即冒雨下山,赶到赣州前线,先进行了一番情况调查,然后力陈自己的主张,说明攻打赣州的错误。在毛泽东的强烈要求下,攻城部队撤围赣州,转移到外线休整。部队撤下来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6,(10):88-88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分析了眼前的形势,感到情况严重。青杠坡一战未能消灭尾追之敌,四周敌军越聚越多,战局于我十分不利。为此,他们决定立即抢占附近的渡口,摆脱敌人的追击。因抵制错误路线而被撤职、到“瑞金团”当战士的“兴国团”团长高翔,主动率领数十名红军抢占了渡口的浮桥和对岸的小镇,为大队红军摆脱敌军打通了道路。红军一渡赤水,进到云南扎西地区。此时的蒋介石以为歼灭红军的时机已到,于是调集40万大军围住扎西地区,妄图将红军一举歼灭。毛泽东与总部首长研究了敌情,准备用运动战对付敌人,趁敌人重兵围扎西,黔北空虚之时,红军东渡赤水,迅速回师。红军主力二渡赤水,夺取渡口。高翔被任命为“瑞金团’’团长,“瑞金团”奇袭娄山关,解放遵义城。恼羞成怒的蒋介石改用碉堡战结合重兵进攻来对付红军,企图消灭红军于乌江以北。毛泽东经过真重考虑,决定红军三渡赤水,造成北渡长江的声势。红军在三渡赤水牵动了国民党的追兵后,然后突然调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涉乌江,把敌人主力甩到了后面。“瑞金团”完成了牵敌西去的任务,追赶主力到贵阳附近的新场,主动出击,夺取敌人的黑水铺兵站,造成贵阳城中的敌人混乱。蒋介石怕红军攻占贵阳,急调滇军增援,疲惫不堪的滇军被红军牵向东去,遭遇沉重打击。而红军主力则大步开进云南,五月初从容渡过金沙江。至此,红军彻底摆脱了敌人的战略包围,从内线转到了外线,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相似文献   

8.
组建红八团一九三四年四月,为配合主力红军粉碎敌人第五次军事“围剿”,中央军委接受了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决定派出几支红军独立团挺进敌人的侧翼,在苏区的周围开展游击战争,破坏交通运输,牵制敌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八团就是为此而组建的。四月中旬的一天,在瑞金叶坪中央军委办公厅举行军事会议。中央  相似文献   

9.
赣州之战     
《党史天地》2007,(8):37-39
毛泽东在赣南会议上被剥夺兵权 项英上东华山请毛泽东解赣州之围 1931年8月30日,中共中央致苏区中央局指示信:“中央苏区现时最严重的错误是:缺乏明确的阶级路线与充分的群众工作。”“例如你们允许地主残余租借土地的耕种,对于富农只是抽肥补瘦,抽多补少”,“红军到现在是没有完全抛弃游击主义的传统与小团体的观念,这在红军已进行大规模战争与担负着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任务是不相称的。”  相似文献   

10.
卜谷 《党史文苑》2014,(2):19-25
她出生在江西瑞金一个贫苦农民之家.为生计所迫,19岁那年当了红军。她曾跟随原红军独立师师长、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打过游击,还当过原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苏区中央局军委)主席项英的机要员兼保姆;她曾不顾死活.在白军的枪口下为毛泽覃擦洗遗体:  相似文献   

11.
在军委领导岗位上项英在中央苏区工作的4年中,曾3次担任中央军委的领导职务,对红军的建设,苏区武装斗争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31年1月至11月,项英先后担任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这期间,红军第一方面军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项英除积极参与领导红军反“围剿”作战外,还和朱德、毛泽东一起办了一件对我军政治建设起了重大作用的大事——建立军委总政治部。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在各革命根据地活动的红军,相继组建了军、军团和方面军。为了加强红军的政治工作,以适应革命形势的…  相似文献   

12.
吴珏 《湘潮》2006,(10):4-7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此时,随队转移的毛泽东尽管已经被撤销苏区中央局书记、红军总政委和前敌委员会书记职务,被剥夺了对红军的指挥权,但他仍以大局为重,以高度的责任感,“不在其位”仍坚决反对“左”倾错误的指挥。从1934年10月到黎平会议召开,毛泽东与“左”倾错误的斗争至少有7次。会昌之争,毛泽东实事求是:我们应该到敌人力量薄弱的湘南去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8.6万余人从瑞金出发,开始战略…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的排斥,中央红军离开苏区后,邓子恢没有能够跟随主力红军转移,而是和项英、陈毅、瞿秋白、何叔衡等一起被留在了苏区,进入后来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几个月后,邓子恢等人从瑞金向闽西突围,与原来就在闽西的张鼎丞会合,成立了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邓子恢担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开始了在闽西开展游击战的艰苦岁月,也就在那时,邓子恢和陈兰认识了。  相似文献   

14.
1931年11月7日下午2时,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的谢氏祠堂里正式举行。项英致开幕词,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写下了两句著名的题词:“苏维埃是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相似文献   

15.
率领军部移驻南昌 新四军筹备处1937年10月底在武汉成立.项英12月23日从延安抵达武汉,在新四军筹备处一共12天,除和5个红军游击队的负责人或代表商谈改编、集中事宜外,还多次参加中共中央长江局会议,给中共中央书记处、毛泽东、张闻天、中共中央三次发电报请示汇报新四军编制与干部配备问题,催调来新四军的干部.纷繁的军务、党务,使项英废寝忘食,忙得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生前不止一次地讲过:“我在中央苏区,很多地方得益于曾山同志的帮助。” 曾山在建立瑞金革命根据地时期就是担负领导重任的优秀干部,1930年起任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与毛泽东、邓小平交往频繁,关系密切。他在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上,坚定不移地支持屡被排挤的毛泽东。红军长征后,他被任命为中共江西省委代理书记,率党政机关及省军区武装留下坚持  相似文献   

17.
方宏 《廉政瞭望》2006,(11):59-59
关于开国大典,人们的印象肯定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的那个最为盛大庄严的典礼,然而,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之先,还有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国大典至今鲜为人知,但她确确实实是我国历史上甚为壮观的一页。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偏僻的赣南山坳小城——瑞金召开。从各根据地和白区来的与会代表达610人。大会通过了《宪法大纲》等,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选举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项英等60余人为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为主席,朱德为红军总司令,并确定瑞金为红色中国首都。中华苏维埃共和…  相似文献   

18.
颜梅生 《世纪风采》2014,(11):43-46
说起龚楚,许多人都感到陌生。但在上世纪30年代,他是与毛泽东齐名的农民运动领袖,甚至中共中央的材料中也称红四军为“朱(朱德)、毛(毛泽东)、龚(龚楚)”。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在红军长征后成为叛徒,并带人大肆搜剿红军、游击队,企图抓捕项英、陈毅,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当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东、广西时,他又向他曾经的部下林彪所部投降,重新回到中共的队伍。岂料随即又“叛逃”香港,直到40多年后再次回到大陆定居。  相似文献   

19.
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邓小平生前曾四次回延安。第一次,1938年9月。8月15日,中共中央电告邓小平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时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从华北前线动身,于9月回到延安。9月29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桥儿沟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项英、王明、博古、王稼祥、彭德怀、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38人参加了会议。张闻天致开幕词,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关于地方…  相似文献   

20.
(九)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三五——一九三七年)一、主力红军长征后的政治环境由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没有被粉碎,主力红军乃于一九三四年冬,在江西会昌一带突围,离开中央苏区,实行万星长征。当时在中央苏区还留有部分主力红军和地方部队,由项英同志领导,以坚持“保卫苏区”的方针。在长征的主力红军已远离苏区而转战湘、桂时,国民党仍然保有很大兵力在中央苏区进行“清剿”。我们的红军虽然在瑞金、会昌之间进行顽强的战斗,并消灭敌之第三师的一个旅。但由于硬拼硬打,不仅不曾挽回严重的局势,并且整个中央苏区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