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谈最佳抓捕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动有一个最佳抓捕时机的问题。指挥员和侦查员要善于从人员安全系数、抓捕成功率、实施抓捕的社会效益、抓捕成本四个方面去评估抓捕时机;从广泛搜集情报信息、树立经营意识、严格保密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为及时捕捉最佳时机创造条件;同时在行动中应注意:全体参战民警应明确分工、协同配合,合理化装、隐蔽贴靠、以智取胜;及时突审、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2.
团伙犯罪是对社会治安造成危害最大的一种犯罪形式。近几年来,团伙犯罪急剧增加。据统计,在公安机关抓获的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中,属于各种犯罪团伙的占40%以上,许多大案、要案都是犯罪团伙干的。而在犯罪团伙中,盗窃团伙始终占第一位。以下是河南省公安机关的统计:  相似文献   

3.
当前犯罪团伙大有集团化的趋势,并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种严重势力,达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全面、系统地研究犯罪团伙,找出治理的途径与对策,已刻不容缓。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粗浅地探讨。 一、当前犯罪团伙的现状 (一)地域分布与发展趋势。 当前犯罪团伙已经遍布城乡。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湖北、湖南、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市均有数十、数百个犯罪团伙。这些犯罪团伙活动猖狂,烧杀抢劫,横行乡里,渔肉人民,无恶不作,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危害。例如,1987年湖南省邵阳地区打掉60个犯罪团伙,成员多的36名,少的也有几人;1989年深圳开展的“打黑”斗争,抓获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成员395人;四川省安岳县一县就有封建帮会性质的犯罪团伙50余个,几乎乡乡都有;湖南省益阳地区,自1985年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尤以盗窃、流氓犯罪居多。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通过多方努力破获了一个以年轻工人为主的盗窃犯罪团伙,笔者参与了对这一犯罪团伙的预审工作,现对该犯罪团伙的特点作一初步的剖析以探讨当前青少年盗窃犯罪的原因。 这一青少年盗窃犯罪团伙涉及成员11名,他们在短短四个月时间内,共作案17  相似文献   

5.
对峙性抓捕是公安机关对持有杀伤性武器与公安机关进行公然对抗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特殊的抓捕行动。在对峙性抓捕中,犯罪嫌疑人具有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公安机关必须遵循抓捕的安全性原则,充分考虑抓捕策略,尽最大可能减少抓捕可能造成的危险。有备型抓捕方案的设计和遭遇型抓捕方案的设计是比较常用的对峙性抓捕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警察执法过程中,入室抓捕吸毒嫌疑人往往伴随不确定危险因素,给抓捕人员带来人身安全隐患。通过分析吸毒人员的精神状态及吸毒环境等因素,并且结合入室抓捕注意事项,总结行动注意事项,以期能给公安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2年12月26日,犯罪嫌疑人罗新民到高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投案自首。至此,公安部挂牌督办的、以涂清鹏为首的特大恶势力团伙案42名批捕案犯已全部到案。此案涉及17个罪名,有30名犯罪嫌疑人负案在逃,高安市公安局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彻底摧毁了这一特大犯罪团伙,破获刑事案件65起。在一个案件中罪名和犯罪成员如此众多,逃犯分布如此之广,案情复杂程度与侦破难度就可想而知。高安市公安局找准症结,迎难而上,积极探索,筹谋策划,攻难点,破难题,将30名逃犯全部抓获归案,彻底肃清了其罪行。我们对此案的逃犯情况及抓捕经过进行了一番思考总结,…  相似文献   

8.
警察入室抓捕吸毒嫌疑人行动存在各种未知危险因素,给警察带来人身安全隐患。吸毒嫌疑人具有精神状态十分不稳定、身份难以确定、携带病毒易传染的特点。室内场所与室外场所相比较而言具有情况的未知性、空间的局限性、证据难采性等特点。入室抓捕吸毒嫌疑人应当提前做好情报收集、危险评估、方案设定、实施抓捕、证据收集等工作,重点训练突入技能,注意抓捕前信息的核实研判、人员控制、证据收集问题。这样,方能确保警察人身安全和抓捕行动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恶势力犯罪团伙是公然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大肆实施多种违法犯罪活动的纠合性违法犯罪组织或群体,属于犯罪团伙中较为典型的一类。恶势力犯罪团伙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有:犯罪主体多有前科劣迹。青少年所占比重较大;犯罪活动趋于多元化,暴力手段逐渐升级;农村恶势力猖獗,长期称霸一方;公然蔑视法律,严重威胁地方治安秩序等。封建帮派、宗族意识是恶势力团伙滋生、蔓延的历史根源,基层控制能力减弱为恶势力团伙提供了生存空间,打击不力致使恶势力犯罪团伙难以彻底根除。为有效打击恶势力犯罪团伙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社会综合控制能力;抓紧追逃工作,准确打击犯罪;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整体作战合力。  相似文献   

10.
团伙诈骗犯罪破案难度一直很大,社会网络分析在此类犯罪调查中进行了一些应用。通过对诈骗犯罪团伙实例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诈骗犯罪团伙在网络结构、网络中心度、小团体、等级程度、小世界效应上存在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团伙诈骗案件的侦查和预防有启发性,并有助于拓宽侦查思路。进一步分析表明,社会网络分析在查明犯罪团伙组织结构和层次、发现核心成员和中介者、搜寻团伙成员及组网、选择侦查突破口、分析团伙的运行机制和作案模式等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