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在高二《思想政治》第六课“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赞同人性自私论。我对六个班进行凋查统计,结果有五个班半数以上学生赞同人性自私论,有的班绝大多数同学持这种观点。不赞同人性自私论的学生,又感到不能认理论上正确解释,仅仅停留在感性上的不赞同。赞同人性自私论的学生大致有六点根据:第一,从产生先后上看.他们认为自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人的天性。例如.一个孩子在很幼小的时候就会知道保护自己的食品或灯具。这不就是自私吗?第二,在存在时间上.认为自私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即使到未来的…  相似文献   

2.
在一般人看来,自私是不好的。其实未必。比方说,我就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孩子,或孩子的孩子,也吃了三鹿奶粉,会怎么样?这种想法,当然很自私。但,如果三鹿集团的领导人,当初也这样想,也这样“自私”昵?惨案和悲剧,大约就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3.
人生三界     
《时代潮》2001,(10)
儿童儿童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当作小动物来看的,这不是因为他们比大人愚蠢,而是他们比大人可爱。儿童表达情感的方式有笑有哭有愤怒,唯独没有叹息。不错,儿童是自私的,但他自私在明处,他喜欢什么就不给你,不喜欢什么就不要,既不会暗渡陈仓,也不会说东想西。儿童之间也有法律:不跟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3,(1):66-66
杰罗姆·韦克菲尔德、吴同在《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利他是社会工作“以人为本”使命的根本,然而目前许多有关人类动机的理论都认为人类本质上是自私的,利他性并不是人性的一部分。通过考察有关人性中利他概念及理论上的争论,并对相关理论家、哲学家对人性本为自私所做出的似是而非的辩驳进行探讨,可以发现人性自私观应该修正为利他主义发展的土壤。一旦利己主义的理论霸权被打破,并且利他主义动机被允许纳入动机理论范畴,垂死的关于非利己动机的社会科学理论就会迎来春天,社会工作的目标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4,(12):88-89
“总有一天,谷歌会发现我们想去看场电影,然后干脆派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来接我们上电影院。而且,这当中不会有什么误会,绝不会弃错我们的想法……”这是《自私:生命的游戏》当中的一段话。看上去很美,是吗?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私有制的经济关系,反映到人的思想中去,使产生了私有观念,这是不难理解的。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建立了公有制,私有观念已经失去了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为什么还会存在私有观念呢?”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自私观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阶级社会中的自私观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遗留。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是漫长的阶级社会,阶级社会中的私有制经济关系必然会产生私有观念,它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自私观念属于社…  相似文献   

7.
《研究与实践》2006,(5):43-43
《求是》第12期刊登署名文章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有正确的社会舆论和思想教育的支持。近来有些报刊和讲坛上出现一种论调:“自私是人的天性,人人都自私”。虽是老调重弹,但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静 《现代领导》2009,(4):20-20
在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的龙华居委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时会上居民家串串门,他们是居民遇到困难会想到寻求帮助的人,他们就是我们的居民区党员、社工、志愿者。他们凝心聚力为民生,为辖区内居民所称道。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下班回家,快到家时,在人行道上看到两位遛狗的女士,其中一位满意地对另一位说:“蛮好蛮好,两家头一人撤了一泡污。”意思是两只狗都将屎排掉了,所以很好。很明显,不少人遛狗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豢养的狗将屎尿排在公共场所,对这种自私行为不但没有羞耻感,反觉得意。与此同时,有许多清洁工乃至普通居民在认真地捡拾狗粪蛋,他们倒在替那些不文明的遛狗者“打扫战场”。  相似文献   

10.
人生在世,诱惑多多。在一些人的心田上,往往会生长出旁枝斜叶、蓬蓬杂草,使他们迷失方向,变得自私、狭隘、卑琐,甚至狡猾、阴险、罪恶,给我们美好的生活留下阴影,给进步的社会打上不和谐的印记。贪婪是心田的杂草。好财喜钱乃人之天性,难以否认,但须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不可贪得无厌。君不见,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了贪欲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最终身败名裂,为人所不齿。  相似文献   

11.
<正>市场经济与诚信原则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历史得益于法治保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主体用经济学术语表述就是"经济人"。经济人是理性的、自私的人(追逐自身的、自私的利益),假设人们都试图增加自身的效用并努力追求个人利益(理性的、自私的行为的假设)。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也就是民商法(市民法)中所谓的"人"——"民(商)事主体"。民商法为他们设定了平等的权利,允许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有些公司,如果让大家给他们的薪酬制度画一幅像,俨然就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葛朗台的形象:小气、吝啬,自私虚伪,冷酷无情。我们公司薪酬体系设计的理念原则和基本思路是:让薪酬政策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成为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的强力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宋强 《台声》2007,(3):46-48
2月2日清晨,随着火车缓缓驶入沈阳北站,2007年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冬令营在辽宁段的行程便拉开了帷幕。辽宁分营是由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的72名老师和同学们组成,他们将此次行程定位为”历史之旅”,因为他们要在辽宁寻找那早已远去的满清皇朝的踪迹。当他们还身在那遥远的热带宝岛上,他们就期盼着北国,期盼早日见到皑皑白雪。此刻他们就身处在东北的土地上,但窗外的景色却依然模糊,车窗上如松如峦的冰花作为北国迎接他们的第一份礼物,带给他们惊喜,也阻挡了他们的视线。即将到来的东北之行将会是怎样的?将会带给他们怎样不同的感觉呢?他们的心忐忑着,未来的几天仿佛这冰花后的北国风光,模糊而让人期盼。  相似文献   

14.
1.自私。这类入无论做什么事,都以自己得利为标准。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他(她)不允许自己为别人牺牲任何利益。2.爱自由。这类人觉得一旦感情稳定下来就会不自由,而不自由毋宁死,所以或多或少害怕亲密关系。3.博爱。这种人有点粗线条,心思不够细腻,总认为每个异性都可以做朋友。但都无法深入交往。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这次胜利是无数中华男儿用热血和生命成就的。他们的故事会一直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他们的精神会一直为炎黄子孙所景仰。  相似文献   

16.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些别人眼中的坏人能够很长寿,就足闪为他们不纠结,不会为自己做的坏事感到难过,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那些部不算是坏事。王风仪先生讲过,他知道一个有点儿自私、经常骂她的孩子的老太太,这个老太太活了九十几岁。凤仪先生就去观察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安》2012,(10):55-55
一直以来,微观经济学都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人人都是自私的,他们之所以愿意给别人提供服务和产品,是因为这样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这就是被称之为“无形之手”的市场的力量。基于这种假设,我们总是根据物质激励、奖励和惩罚来建立制度和组织,推动人们去实现公共事业、企业和社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屡禁不止的传销,让人变得贪婪,自私,失去人性,让一个女人心灵扭曲,对超过自己业绩的“下线”妒火攻心;同样也使一个男人丧失理智,对骚扰自己情人的“上级”怀恨在心。于是,一个为财,一个为色,一对身在异乡的“野鸳鸯”合谋,雇佣杀手残忍杀死了传销伙伴。  相似文献   

19.
本刊点评     
<正>2017/07/1—2017/07/30 1据央广网报道,南京市江宁区一个即将交付的小区有多位业主表示,强烈反对即将在该小区设立社区养老项目。业主杨女士表示,一是怕小孩冲撞到老人,二是认为老人会把本刊点评:养老机构进社区屡遭抵制的背后是一些人自私与公德缺失。如果他们家里有老人或病人,他们或许不会反对。这样的声音,并不能代表民意。  相似文献   

20.
普通人对于领导力都有一种共同的错误观念,他们认为领导者就是高高在上、态度傲慢、手握组织权力的那些人。今天也有许多人想要登上领导的宝座。期待着有朝一日登上高位就能享有自由与权力。领导者在局外人看来可能是风光无限,但事实上领导者也需要作出牺牲。领导者必须懂得先“舍”后“得”。近年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领导者滥用职权,由于他们的贪婪和自私造成了组织丑闻。而实际上出色领导的精髓就是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