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剑波 《学理论》2014,(8):143+176
《新晚报·新周刊·老哈尔滨》是一块宣传哈尔滨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挖掘哈尔滨"多元共生"的历史资源,突显"欧陆风情"的文化特色以及强化"爱国主义"的教育功能等方面,《新晚报·新周刊·老哈尔滨》独具特色,成为打造文化哈尔滨的一个重要品牌,从而增强哈尔滨人的自信力和提升哈尔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王惠民 《学理论》2008,(3):79-82
自从《百家讲坛》在中央电视台热播之后,各地讲坛风生水起,哈尔滨也开设了《哈尔滨讲坛》,为弘扬历史文化提供了舞台。这是一个很好的苗头,它不仅能够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学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度,更重要的为公众提供了一种舆论导向,使人们在狂迷超女、快男的风潮中平静下来,重新回到我们的历史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上来。来期将坐客《哈尔滨讲坛》的本刊顾问王惠民先生的演讲稿加以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1)
城市形象定位是研究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品牌营销的核心。本文在对哈尔滨城市整体形象历史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形象树"塑造的哈尔滨城市形象战略,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提问,得出"文化城市、生态城市、冰雪城市"这一核心范畴来定位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在此基础上,就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为"活力冰城"。最后,揭示了其城市形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城市形象塑造组织与管理的指导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形象树"理念而塑造的哈尔滨城市形象对其城市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鲍海春 《学理论》2008,(9):81-82
2008年3月l8日,由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哈尔滨市委讲师团、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中共哈尔滨市委学理论杂志社主办,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承办的“哈尔滨三五文化现象研讨会”在哈尔滨三五文化中心举办,来自冰城的社科理论专家、书画名人、媒体记者等20余人集聚一堂,畅所欲言,广泛深入地探讨了三五文化现象的历史成因和其对本埠企业文化建设的深远影响,王军先生倡导的三五文化的核心——金源文化、将军文化无疑为哈尔滨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势必引起众多企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为繁荣边疆文化大省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1)
哈尔滨湿地旅游发展不仅使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而且使哈尔滨"冰城夏都"知晓率也得到进一步攀升。然而,目前哈尔滨湿地旅游开发存在着景区文化含量不高、生态保护力度较弱、资金投入不足等多方面的隐患和不足,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此笔者就生态保护、构建有效的组织体系、规划实施、突破投入瓶颈、打造经典景区等方面提出系列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梅葛》是彝族的创世史诗,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彝族人民生产生活、历史文化的全貌,被视为彝族的"根谱"。《梅葛》对人类由来的想象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充分反映出了彝族先民尊重生命、因果相连、万物"相配"的思维品格。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27)
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面纱》因其独特的人物刻画,隐性的东方主义思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但鲜有研究者以具体人物设置为切入点研究小说所隐藏的东方主义思想。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处处体现着西方人的"超能性"和东方人的"无能性"。试图对小说《面纱》中不同人物的形象设置问题进行深入解析,进而从东方主义理论视角下挖掘出深藏于小说背后的"自我"和"他者"身份。  相似文献   

8.
王晶 《学理论》2008,(1):25-26
提起哈尔滨的特色文化.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哈尔滨就是“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的欧陆文化。殊不知,哈尔滨的特色城市文化却是多元多彩的。  相似文献   

9.
梁燕  翟璐 《民主》2010,(8):40-42
<正>在我国民间文学中,《白蛇传》与《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四大民间传说"。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深受人们喜爱,历演不衰,它的文化内涵也在长期的传承、演变中不断丰富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民俗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0.
冯驰 《学理论》2008,(7):I0002-I0003
特别关注 2008年3月18日,由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哈尔滨市委讲师团、中共哈尔滨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中共哈尔滨市委学理论杂志社主办,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承办的“哈尔滨三五文化现象研讨会”在哈尔滨三五文化中心举办,来自冰城的社科理论专家、书画名人、媒体记者等20余人集聚一堂,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与其他四经相比是"五经"中能够更直接、全面了解汉中及其他地域文化的文本。以汉代《诗经》学中关于汉中所在地域的文化地理背景为基础,着重分析其中涉及到汉中地域及其他与两汉时期汉中文化特征形成、发展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探求汉代《诗经》学与汉中文化之间关系,并揭示汉代《诗经》学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黄澄 《学理论》2012,(10):140-141
按照原哈尔滨市市委书记盖如垠关于《挖掘金源文化,提升哈尔滨城市知名度》一文的批示,我们加强对金源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就一些专题设立科研项目,本文是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金源文化作为哈尔滨地区曾经辉煌的文明历史的代表,是哈尔滨历史的骄傲。金源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多源多流而一体的特色。本文研究了金源文化的起源和内涵、金源文化所包含的文化遗存、金源文化与现代哈尔滨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并在金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冯驰 《学理论》2008,(3):I0001-I0001
近日,《哈尔滨日报》连续报道了本埠优秀企业家王军探索中国式企业文化建设,弘扬金源文化与将军文化的典型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哈尔滨电视台》“新闻观察”节目也做了专题报道,并冠之以“三五文化现象探秘”。本刊自本期开始开辟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剖析“三五文化现象”,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4.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论语》中的一些思想也难免存在着消极性。从家国礼乐制度、人治思想等角度对《论语》政治思想进行批判,从"正统论"、"官本位"、"关系文化"等角度对《论语》时代文化观念进行批判,从君子标准、中庸弊端的角度对《论语》道德伦理思想进行批判。以《论语》思想批判为题,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发展的利弊得失,对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九七”伊始,北国冰城迎来了第十三届哈尔滨冰雪节,国内外宾客纷纷为到这里,参加游览和贸易活动。在《迎冰节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包装别致的“中华参蚁酒”引起了众多客商的注意。这一上市不久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12)
旧时哈尔滨音乐文化具有地方和民族性。发展到近代,由于沙皇俄国在哈尔滨修筑中东铁路以及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日俄文化开始传入哈尔滨,并与当地传统文化交融、发展。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音乐文化,具有移植性、中介性和交融性。站在历史的角度浅析日俄文化对哈尔滨音乐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汤婧 《学理论》2012,(28):150-151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语》中的君子人格被视为儒家理想人格。本文以另一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为切入点,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解读《论语》,进一步了解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养成和理想追求,由修身而化成天下,对现代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健全自己的人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温美荣 《行政论坛》2010,17(4):F0002-F0002
1994年初,在中国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方兴未艾、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深入进行之际,《行政论坛》诞生于美丽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到目前,已出刊100期。这期间,《行政论坛》积极探索行政科学真知,深入研究政府工作规律,着力纵论公共管理话题,与诸多行政管理学人相伴成长,与中国政府现代化同步前行,为中国行政管理研究增添了几缕新绿。  相似文献   

19.
侯文莉 《学理论》2014,(1):158-159
《吕氏春秋》是战国后期一部重要的思想巨著。"公"是《吕氏春秋》治国论中的重要范畴。体现在政治论、认识论以及音乐艺术思想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识。"公"贯穿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环节中,成为决定与指导国家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新唯物主义"的奠基性文献。在《提纲》中,马克思以新的实践观为基础,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以及以往的一切旧哲学的局限性、不彻底性,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推开了认识人类历史奥秘的大门,提出了对社会历史中一系列重点问题的理解,形成了"新唯物主义"的基本构想,开启了哲学史上革命变革的序幕,为"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