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徐龙第 《欧洲研究》2005,23(5):140-150
英国学者马克·B·索尔特(MarkB.Salter)的著作《国际关系中的野蛮与文明》一书的英文版出版于2002年,2003年底由肖欢容博士等译成中文并于2004年初正式出版。这看起来距离今天好像有一阵子的时间了,我们不禁要问,这本书在今天的解释力如何,它是否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呢?当然,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并没有引起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界的注意。如果简单地从著述的内容上看,该书可以被看作是作者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及“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言行的一种反思和批判。但是,如果把本书所论及的主题置入更宽广的历史视野及当下的国际思想背景之中,…  相似文献   

2.
仇华飞 《美国研究》2005,19(1):139-147
国际关系学者霍士第 (K.J. Holsti)认为,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迄今仍无一共同认可的准确定义①。早第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关于国际关系学研究的范围、重点和方法论的争论曾掀起高潮。但作为政治学的一部分,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名称不同,实际上属同一学科。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般来说,传统学派沿用前者,现代行为学派多采用后者。2001年出版的美国美利坚大学教授乔舒亚·戈尔茨坦 (JoshuaS. Gol dstein)的《国际关系》一书,以国际安全与国际政治经济学作为全书内容的基本框架,从这两大领域论述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②全书分两大部分:“国…  相似文献   

3.
刘红站 《欧洲研究》2005,23(4):144-151
在国际关系学界,英国国际关系学者E·H·卡尔可谓无人不晓。虽然他一生经历极为丰富,从事过外交、新闻评论、历史研究等工作,他本人也并不看好甚至否认国际关系这门学科的存在,①但是,他对后人最大的贡献之一恰恰是在国际关系领域。众多国际关系理论家们和奉行现实主义信条的外交家们都汲取了卡尔思想的精髓。作为现实主义流派的早期代表,卡尔对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为政治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以下简称为《二十年危机》)一书中。该书一经面市,即引发了国际关系理论界…  相似文献   

4.
丹尼斯·P·霍浦契克是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威尔克斯大学的研究东欧和世界历史的助理教授。他在《东欧历史与文化》一书中从全新的角度——文化——考察了东欧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作者在书中写道: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东欧各国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共产党在苏东丧失政权,冷战结束。西方国家欢呼:资本主义胜利了。在西方一些学者看来,东欧各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基欧汉在《国家制度与国家权力》①一书中 ,将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占主流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世界体系论统称为“理性主义理论”(rationaltheories) ,而把那些向理性主义理论发起挑战的非主流国际关系理论 (包括规范理论、女性主义理论、批判理论、历史社会学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等 )称为“反思主义理论”(reflexivetheories)。冷战后 ,在理性主义理论内部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在继续论战的同时日益趋同 ,两派辩论的学术意义正在逐渐减小。而反思主义理论又未得到理性主义学派的积极响应 ,致使国际关…  相似文献   

6.
苏长和 《美国研究》2001,15(1):138-146
在当今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有两位学者堪称执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之牛耳的人,一位是西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 Waltz)教授,他以<人、国家与战争>和<国际政治理论>两本书奠定了他在整个国际关系学中的大师地位;而另一位,就是美国东部杜克大学的教授,美国政治学会现任主席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后者以<霸权之后>一书而蜚声学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论著作被征引的频率,最高的除了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以外,当数基欧汉<霸权之后>一书了,另外,近20多年来国际关系学界影响最大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也是与基欧汉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对不少国际关系研究者,特别是美国研究者来说,把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或威斯特伐利亚和会(1648年)当作国际关系的起点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国家间合作与斗争,除了少数被学者们引用外(如古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多被弃之不顾。相对来说,英国学派学者较为重视历史研究,还注意把古代历史纳入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例如,亚当·沃特森的《国际社会的演进》就从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社会谈起,而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合著的《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则把国际关系的视域拓展到了大约公元前3500年甚至公元前6至4万年以前。①但令…  相似文献   

8.
杜燕 《法国研究》2002,(2):199-206
《鼠疫》(LaPeste)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阿尔贝·加缪 (AlbertCamus)的一部长篇小说 ,在这部小说里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名叫奥兰 (Oran)的城市。自从一天早上 ,该城的里厄医生 (Dr.Rieux)在无意中踩到一只死老鼠之后 ,奥兰城的噩梦就开始了 :鼠疫患者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恐惧和不安笼罩着这个城市。《鼠疫》一书通过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面对鼠疫的不同态度 ,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荒谬和孤独的城市。《白鲸》(MobyDick)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 (HermanMelville)的一部作…  相似文献   

9.
刘慧华 《美国研究》2004,18(1):138-146
我国研究国际关系的学人 ,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吉尔平教授一定不感陌生。他 1987年出版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以下有时简称为《国际》)一书在 1989年被译成中文出版时 ,① 曾受到我国学者广泛关注。当时笔者还在上海复旦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 ,此书成了我了解当时美国国际政治经济学最新发展的重要文献。时隔 14年 ,吉尔平教授又出版了新著《全球政治经济学》②(以下有时简称为《全球》) ,它被同行誉为该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③有趣的是 ,这个“里程碑式”的研究起初只想作为《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第二版出版。但由…  相似文献   

10.
余万里 《美国研究》2003,17(4):143-145
约翰·米尔斯海默 (JohnJ.Mearsheimer) ,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出版 ,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界激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鸣。在这部著作中 ,米尔斯海默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 :2 1世纪早期 ,中国的崛起将“像美国支配西半球一样支配亚洲” ,而“美国将竭力阻止中国获得地区霸权 ,因为美国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其结果便是中美之间激烈而危险的安全竞争 ,这种竞争类似于美苏冷战期间的那种对抗”。米尔斯海默教授也因此被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