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1年以来,俄罗斯经历了政治剧烈动荡和相对稳定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为制度变更和体制之争,第二阶段是权力斗争、两极分化和社会失范。俄政府通过确立宪政意识、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和缓和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初步实现了俄的政治稳定。从更深层次看,俄的政治动荡源于经济,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一国政治稳定的基础,政治稳定是一国实行经济转轨的根本保证。经济转轨必然要求变革政治体制,会带来一定的政治动荡,必须加大调控力度,但并非要求全盘否定政治制度。当前的权威主义政治未必一定能促进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实现根本的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2.
论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政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相互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场制度变迁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政治稳定包含着国家主权稳定、政权稳定、政府稳定和政策稳定等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层面出现不稳定,都会导致政治生活的不稳定,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俄罗斯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处于全面的政治不稳定之中,从国家主权到政权,从政府到政策,都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这对俄罗斯的经济转轨和经济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政治不稳定既加大了经济转轨的难度,也使经济危机难以摆脱.20世纪最后10年的俄罗斯历史证明,持续的政治不稳定是俄罗斯长时间不能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普京执政后采取的一系列维护政治稳定的措施,不仅提高了普京个人的政治威望,也为俄罗斯摆脱经济危机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保守主义复兴,各种政治力量都以保守主义者自居,其概念莫衷一是.它是俄罗斯传统保守主义的延续,与西方保守主义少有共同之处.俄罗斯保守主义既是对激进变革的被动反应,又是对俄罗斯国家发展模式的探寻.当代俄罗斯保守主义的三大内涵是国家主义、反西方主义和传统主义.在整个社会趋于保守的情境下,俄罗斯民主发展模式的提出是俄罗斯政治发展的一个理论支持,但是它具有很大的局限,真正推动起来会遭遇强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4.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符号,对于当今俄罗斯而言,领袖形象已成为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俄罗斯的权威主义政治体系中,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系于某一权威人物,国家的政治管理形式因此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形成了俄罗斯的国家形象人格化特征。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举措操纵着俄罗斯的政治发展,使外界形成了"普京=俄罗斯"的印象。把权力集中于具有个人魅力的领袖,是俄罗斯的一种文化传统,但是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仅系于一人之身而不是依赖制度,正是俄罗斯现代化道路上的阻碍因素之一。普京及其继任者能否正确地使用权威、权力,防止权力、权威的滥用和腐败,进而推动政治生活的现代化,关系到俄罗斯的发展和命运。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后,中国和俄罗斯在各自的改革和建设中取得不同的成就。两个相邻的大国存在许多共同特点和互补性,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中俄两国之间逐步形成新的地缘政治关系。双方应共同努力探索合作方向和共建新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6.
当代俄罗斯政治文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治思维方式和政治行为风格的综合体,政治文化对政治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在政治体系的作用下也发生变化。叶利钦时期,俄罗斯的全面社会转型导致经济、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基础发生根本改变,从而使政治文化发生裂变。普京执政后,大力整合国家社会,"政治一致"日趋明显,政治行为风格亦随之趋于保守内敛。俄罗...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政治舞台上有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即政治权力和资本权力现象。这种双重权力现象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社会在这一时期迅速实现了社会政治制度和财产关系的转变。在叶利钦时代,资本权力集团和克里姆林宫政治权力集团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而普京与资本权力集团既有矛盾,也有利益共同点。在普京同资本集团的较量过程中,不断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同时也加强了官僚垄断的实力。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转型实际上涉及原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民主化以及如何融入当代世界等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全面现代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俄罗斯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有益探索。“全面现代化”与以往俄罗斯的发展战略相比,其本质区别不在于经济现代化,而在于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政治垄断,实现政治上的多元竞争。这样做可能破坏现有稳定,但不实行政治现代化又很难解决阻碍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因此在俄罗斯执政集团内部存在不同意见。这种分歧已经对俄罗斯的政治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俄罗斯政治现代化问题从本质上体现的是俄罗斯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如何实现民主化与国情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与摩尔多瓦作为近邻国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历史上,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存在过紧密的联系。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由于历史、现实等方面的原因经历了一系列变化。由于双方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中存在的冲突与合作,俄摩关系呈现一种难分难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转型实际上涉及原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民主化以及如何融入当代世界等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全面现代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俄罗斯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有益探索.\"全面现代化\"与以往俄罗斯的发展战略相比,其本质区别不在于经济现代化,而在于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意味着打破现有的政治垄断,实现政治...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政治制度变迁与中国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变迁有其特殊性,其当代的政治体制用“委任民主”、“可控民主”来界定有其合理性。目前,中国的转型是转型国家中成功的特例之一。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在整体社会变迁的前提上具有同质性,但转型采取的路径不同,因而表现也有差异。中国应在汲取俄的教训及吸收自己阶段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李渤 《东北亚论坛》2006,15(6):90-93
冷战结束以来,经过短期的波动,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突显出来。在导致这些负面影响的诸因素中,虽然现实的政治与经济目标是俄印两国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但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俄罗斯人与印度人的疑虑、偏见、独立性、对西方的态度及殖民地心理等诸多心理因素给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的发展带来诸多麻烦和困难,致使现实乃至未来俄罗斯与印度关系发展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刘红 《东南亚纵横》2010,(11):97-101
在海外,马来西亚具有最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这是马来西亚华人积极参与政治的功劳,近年来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最大限度地维护华文教育的地位。在持续7年的反对数理英化运动中,以董教总为主的华人社团主要通过政治表达、政治接触等政治参与形态来维护华族子女接受母语教育和中华文化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In contemporary high-choice media environments, people increasingly mix and combine their use of various news media into personal news repertoires. Despite this, there is still limited research on how people compose their individual news repertoires 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news repertoires. To address this and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media use influence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 how people combine the use of offline and online media into personal news repertoires and (b)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ews repertoires on both offline and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ased on a two-wave panel study covering the 2014 Swedish national election, this study identifies five news repertoires, labeled minimalists, public news consumers, local news consumers, social media news consumers, and popular online news consumers. Among other th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cial media news consumers are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both offline and online.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税制改革的政治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伟 《东北亚论坛》2006,15(1):99-103
普京上台伊始,即把发展经济、建立强大的国家确定为俄联邦的首要任务。普京认为,使俄罗斯失去其国际强势地位和独立性的很大原因是国家税收乏力,因此俄罗斯当务之急是尽快改革原有的税制结构和税收制度①。在普京的大力推动下,俄罗斯进行了大规模税制改革。以简化税制、减少税种、降低税率、减轻税负为核心的税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使俄罗斯“成为一个建立了良好税收制度的国家”。在此基础上,普京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税改,在今后两年内全面完成税收改革的新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韩中女性参政对两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的政治参与是指提高女性的政治意识、社会意识、历史意识,培养女性政治家,使女性获得进入议会内阁以及行政各部门的权利。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韩中两国女性的政治参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韩国的女性国会议员人数和中国两会女代表人数均有增加,但女性的参政议政依然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处于核心领导层的女性很少,这种情况不但在中国存在,韩国也是如此。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从法律层面使女性参政制度化,其次要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女政治家,再次要积极促进持续的文化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女性自身的本领,担当起促进东北亚,乃至世界女性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70%的领土位于亚洲,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俄罗斯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俄政府愈来愈重视与亚太毗邻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长期以来,由于政策缺乏连续性、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俄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而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目前,俄领导人已意识到要发展经济必先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黑龙江省积极参与俄东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大建设必然会提升对俄经贸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实行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最终成为世界货币是世界大国国家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汇率制度改革的进度看,俄罗斯要领先于中国一步。从货币的国际影响来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居民中已经逐渐被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清算货币已是事实。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是本国经济的国际化,而要达到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Institutional designer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ost-Soviet political actors have dire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and conduct of elections in postcommunist stat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nature of electoral system re-design by investigating the motives and interactions of legislators, parties and presidents. Following the veto players literature,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policy stability and change.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re-design is evaluated in two cases: the successful introduction of the Law on Political Parties in Russia and unsuccessful attempts at major election reform in Ukraine. The article shows that the outcomes of policy reform processes in these 'superpresidential' systems were not solely determined by presidential preferences. Rather, to fully understand election system re-design, it is critical to evaluate the preferences of all relevant veto players.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俄乌关系史成为国内外史学界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史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多集中在《佩列亚斯拉夫协议》及其影响、俄罗斯帝国版图内的乌克兰、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乌克兰大饥荒、二战中的乌克兰、乌克兰独立等方面。由于从不同视角解读俄乌关系史,加之有些历史问题被人为政治化,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