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李泽厚先生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中说,陈独秀之所以在政治上不能成功,就在于"他远远缺乏与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各个阶级、阶层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也缺乏中国政治需要的灵活性极强的各式策略和权术,更缺乏具有人身依附特征的实力基础(如军队、干部)"。他又"忽视了农民作为中国革命主力的地位(所以反对苏区和红军)"。这是他"注定要失败"的主要原因。毛泽东作为后起之秀之所以成功,所具备和重视的恰恰是陈独秀缺乏和忽  相似文献   

2.
“五四”前后,瞿秋白称陈独秀为“尊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时期,有一个名字几乎震动了整个中国,他就是陈独秀。陈独秀的祖籍是安徽怀宁,1879年生,他的家族可算是“安庆望族”。明岁时,他考中晚清秀才,22岁东渡日本,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回国后,lgu年在安饭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0年后的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在创刊号上,他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淡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他利用(新青年)这块阵地,发表了…  相似文献   

3.
李乔 《党史文苑》2008,(9):20-22
陈独秀原来说是托派、汉奸、右倾投降主义分子.似成铁案;但现在,汉奸的帽子摘掉了,托派问题也得到合理的说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这一错误的形成,共产国际也要负责任)。《毛选》中关于陈独秀的注释得到了修改。毛泽东所说的“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总司令,创党有功,将来修党史要写他”(大意)的话,得到了落实。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沉沉黑夜中点燃了革命火种。他一生跌宕起伏,人们对他毁誉不一。著名的陈独秀研究专家任建树说:“陈独秀一生的思想演变,不啻是一部近百年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缩写。他的革命经历大体上同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同步前进,并相互影响。纵观他的一生,两件大事应该大书特书:一是提倡科学与民主;二是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两件事已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必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马踏幽燕、定鼎京城”.领导起义军摧毁了腐朽的明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农民起义政权“大顺朝”。但是山海关一战,李白成败给了吴三桂和清军联军,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后败亡。在毛泽东的心中.李自成是一个英雄人物,更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着他成长.照着他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刘以顺 《党史纵览》2010,(11):49-51
陈独秀共有6个子女.即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三子陈松年、四子陈鹤年(后改名陈哲民)、长女陈玉莹、次女陈子美(其中,延年、乔年、松年、玉莹为陈独秀和结发妻子高晓岚所生,鹤年、子美为陈独秀与高曼君所生)。这6个子女.大都走上了献身革命、自立自强的道路,其中,陈延年和陈乔年,同是中共早期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之所以能够献身革命、自立自强.是与陈独秀的教子有方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这一政治概念,是在我党总结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过程中,由“机会主义”、“取消主义”至“陈独秀主义”、“极右的机会主义”再至“右倾机会主义”等几个不同表达形式的概念,最终被毛泽东综合概括后提出来的。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本世纪民主革命的潮流中,陈独秀以领袖的雄姿登上历史舞台,他披荆斩棘,勇猛无畏。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中,他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优柔寡断、软弱无能的机会主义者的形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呢?一、中…  相似文献   

8.
陈晋 《新湘评论》2014,(23):42-45
毛泽东曾明确表示,“不太喜欢看”斯大林的著作,因为他总是“站在别人的头上发号施令。他的著作中都有这种气氛”。但有三本书例外,是他喜欢的,即《论列宁主义基础》《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联共党史》)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由于斯大林与中国革命的关联实在紧密,恩怨复杂,毛泽东实际上读了不少他的著作,但下功夫琢磨的,也确实是这三本。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纪念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不能不谈及陈独秀。关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明确指出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和“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创造了党,有功劳”。但是,自1949年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陈独秀被错误地扣上了“大叛徒”、“反革命”、“大特务”等政治帽子,致使他在五四运动时期魄历史功绩被抹杀,那段原本清晰的历史也一度变得模糊和混乱起来。  相似文献   

10.
江流 《新湘评论》2010,(8):23-24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说:“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之所以把这一“相结合”称谓“我们的理论”,是因为它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理论的实质和品格,说明“我们的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中国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陈独秀与毛泽东曾经是革命同志,后来因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不过,在陈独秀与毛泽东的早年交往中有段蜜月期。在那段日子里,陈独秀可以说是十分赏识和大力提携毛泽东,对毛泽东的成长进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致多年之后的1936年,毛泽东在同前来陕北采访的美国记者斯诺谈及陈独秀还说道:“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中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与影响,多年来评价不一。64年前,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召开期间说过:“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自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到1930年上半年,在领导红军战争和根据地建设过程中,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条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在开辟这条新道路中,不仅进行了亲身实践,而且从理论高度加以阐述,因此他的贡献最大。早在1928年,毛泽东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的客观实际进行科学分析,并对井冈山根据地和其他根据地及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首先提出了“…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80周年了。当我们即将告别百年沧桑的历史,昂首迈入新世纪时,我们不可忘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我们更不可忘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是他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将中国从黑暗和愚昧中引领出来,走向寻求光明、真理的漫漫征程。毛泽东生前多次谈论陈独秀,他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我们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那么,是谁揭开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崭新篇章呢?1936年,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说,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中,起领导作用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两人都是当时中国知识界最出色的领导人。”时隔9年,毛泽东在《“七大”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陈独秀在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实践中,曾提出了“多党制”的思想,并对国民革命时期我们党的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研究陈独秀的“多党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价他在国民革命期间的是非功过,更全面地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陈独秀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主要仔务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多党制”的思想。中共“二大”后,陈独秀放弃了1919年12月他自己在(新青年)宣言中声明的“我们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社会改造,和过去及现在各派政党绝对断绝关系”①的观点,提出要用政治革命和组织各…  相似文献   

17.
李乔 《党建文汇》2009,(6):48-49
陈独秀原来说是托派、汉奸、右倾投降主义分子,似成铁案;但现在,汉奸的帽子摘掉了,托派问题也得到合理的说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先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再改正为“右倾错误”(而这一错误的形成,共产国际也要负责任)。《毛选》中关于陈独秀的注释得到了修改。毛泽东所说的“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总司令,创党有功,  相似文献   

18.
当年,在陕北的黄土高坡,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就多次谈到一位人物,他就是陈独秀。毛泽东曾对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说道,陈独秀“对我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人”。1942年3月20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学习组发言时又一次谈到陈独秀:“将来我们修中国历史,要讲一讲他的功劳。”在1945年中共七大预备会上,毛泽东再一次评价陈独秀“创造党,有功劳”。是的,太阳是伟大的。然而,崇拜太阳的人们也是不会忘记最早划破长夜、闪耀光亮的启明星的。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就是这样一颗星。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从风景秀丽的安徽怀宁(今安庆)走出来的陈独秀,身材不高,肤色黝黑,双目炯炯有神。他生于1879年10月9日,幼年丧父,随严厉的祖父习四书五经。他讨厌刻板的东西束缚自己,对摇头晃脑背诵圣人的书不感兴趣,自然少不了挨祖父的板子,但他从不叫一声,不掉一滴泪。  相似文献   

19.
余玮 《党史博采》2021,(4):15-19
李达与李大钊、陈独秀—样,属于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发起人之一,并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筹备者和组织者之一。身为上海早期党组织的实际负责人,他为中共—大能够在帝国主义和军阀严密控制下的上海顺利举行殚精竭虑,集宣传、联络、组织、筹备于一身,是中共一大的总召集人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为早期党的活动及党的成立作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有人称他是“—位普罗米修斯式的播火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启蒙大师”。毛泽东盛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20.
王河 《唯实》1993,(11)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纠正了陈独秀主张先建立资本主义、再建立社会主义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主张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的“左”倾理论,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成功地领导中国革命经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地位。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成功之后不可能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