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以来,我们将法学原理中的契约关系引人村务管理之中,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形势要求的“既管官又约民、双向互动”的村务管理机制,采取村委会与村民签订合同、协议、纪要等形式,对村级事务实行契约化管理,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白玉刚 《实践》2010,(5):20-21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创造了大量的富有实践价值的民主管理模式,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就是其中之一。我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本文就此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一、从基本内涵看,村务契约化管理是一种民主规范的农村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针对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嘎查村级事务民主管理的现状,积极探索建立嘎查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模式,即通过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形式,明确嘎查村级组织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用契约方式规范和强化了嘎查村的民主管理,在嘎查村《两委》与村民之间、村干部与村民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逐步形成一个双向制约、平等互利、公开透明的契约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13,(9):29-29
<正>为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通榆县建立"四项制度",有效推进村级集体经济规范运作。一是建立民主理财制度。各村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对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村级支出审核,严格村级财经纪律。全面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加大群众参与管理村集体经济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5,(3)
<正>村务契约化管理不仅是一纸协议,它是党领导下的村民依法民主自治的有效方法,起到了"平时办事有依据,打起官司有证据"的作用[相关链接]阿鲁科尔沁旗村级契约化管理是赛罕塔拉苏木查干诺尔嘎查组织扶贫协会过程中,从协会与贫困户签订扶贫合同开始萌芽,并经过试点成功后在全旗推广的。如今,村务契约化管理已涵盖了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经济项目建设、公益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层组织建设五大类。村务契约化管理实现了群众直接参与并监督村务决策的权利。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推行村务契约化管理以来,天山司法所把契约化管理作为规范村务的突破口,协助天山镇政府规范合同文本和操作程序,及时向镇里提出工作建议,对签订的所有契约分类归档、分级管理,有效提高了村务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是抓制度、比落实。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议事会,通过党务、村务公开栏及时向群众公布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重大决策、项目建设等事务,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村级各项工作透明运行。二是抓服务、比作风。该县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村  相似文献   

7.
"4+2"工作法是党领导下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机制的创新性实践。其核心是民主决策,重点是民主参与,关键是用严格明晰的程序确保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管理、监督的健康运行。"4+2"工作法通过规定民主决策内容,保障村民民主权利,规范民主议事程序,实现决策公开透明,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加强基层组织领导,健全相关制度保障,完善评优奖惩机制,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统一,村级民主议事的程序化与规范化的统一,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统一,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与依法办事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拆一堵墙,架一座桥——昌平县建立村级事务公开栏的调查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昌平县委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了南绍乡营坊村建立“村级事务公开栏”的作法和经验,把它当作在改革开放形势下加强村级政权建设、加强村级干部管理、密切干群关系、化解干群矛盾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资产承包、土地管理、邻里纠纷、老人赡养、胡同管护……这些过去容易引发矛盾的村居事务,对潍坊市坊子区眉村镇王家庄子三村的老少爷们来说,已不再是烫手的“山芋”。他们通过推行契约化管理,村里的大小事务办理起来有了更规范的标准、全透明的程序和原始的依据,从而在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和谐稳定,促进了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村务公开是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民自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村务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既融洽了干群关系,保护和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村民参与村政事务管理的热情和对村干部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又强化了监督功能,提高了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对遏制村集体非生产性支出,规范村级事务的管理,推进农村基层民  相似文献   

11.
华瑞锋 《实践》2021,(3):49-49
为改变村级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监督机制不健全,群众参与治理意识不强的局面,伊金霍洛旗积极探索村级治理新模式,推行以村民代表常设制和村民代表会议参与重大决策为核心的"四权四制三把关"工作机制,改变了过去村党支部或"两委"班子"议行合一"的方式,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请民做主"的转变,有力激发了村民自治活力。  相似文献   

12.
延庆县从程序和制度上规范村级决策过程的做法,克服了部分村村级事务民主决策走过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带领群众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做到:一、在建立以村级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新机制上下功夫首先,在工作程序上要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处理村级事务。加强工作协调,从制度上保证村委会工作置于党组织的领导之下。同时村级党组织、村委会要将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开,使工作始终处于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其次,在议事程序上必须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少数服从多数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按照村“两委”联席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的议事程序进行,并对每个…  相似文献   

14.
建立村级民主监事会 落实农民群众监督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以来,澧县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全县38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探索建立村级民主监事会制度,从规范选举程序、运行模式和监督方式三个环节入手,弥补了村民自治制度在监督机制方面的缺陷,提高了村级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延庆县从程序和制度上规范村级决策过程的做法,克服了部分村村级事务民主决策走过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大兴区委“四议一审”的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流程。从制度上规范了村级事务决策行为,提高了民主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省实施"阳光村务工程"6年来,促进村级事务治理发生了五个方面的转变,摸索出一套宝贵经验,但也存在着集体固定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突出、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不够规范、村务监督"虚化"等问题。思想观念守旧、工作作风拖拉、工作方法落后、自身素质低下、民主意识淡漠等,都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深化我省"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要坚持"四议""两公开",村务监督要推进监督委员会工作常态化,要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8.
玉门市下西号乡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规范村级工作、推进基层民主的重要举措在全乡8个村全面推行。乡上分批对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聘请村上的“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为监督员,对各村“四议两公开”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目前,下西号乡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9.
党建动态     
济南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日常工作制度为巩固“学教”活动成果,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该市制定了《关于运用“学教”活动成果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工作机制的意见》,从村级领导班子成员的选拔任用、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村级事务决策运行、密切联系群众、村党支部组织生活、村干部的管理激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等7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了21项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济组)青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在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过程中,该市在继续做好副局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治理理念转型及治理现代化目标的推进,基层治理行政化逐渐强化。在村级治理中,伴随正式规则及制度输入、政绩性严格考核及行政化治理事务冗杂,村级组织尤其是村干部在村级治理实践中逐渐与农村发展要求、村民实际需求脱节,其治理无法有效对接乡村社会,在乡村社会内部留下了大量的治理缝隙。基于对鄂西A村民间组织的经验调查,分析其参与农村治理的实践机制,发现民间组织以事务治理为重点,以部分利益主体参与为起点,通过吸引社会精英获得资源的增持,并借由村庄的共同体价值取向动员一般群众,形成了社会治理的互动网,为村庄治理展开创造了良好的资源条件及群众基础。民间组织作为村庄治理有效中介,在具体事务治理中有效对接村庄社会,提供契合村民及村庄社会发展的有效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有效补充,使村庄治理摆脱技术化、行政化窠臼,为村民自治提供发展空间,保证基层治理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