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志斌 《湘潮》2023,(12):57-59
<正>为人民解放和当家作主而奋斗一生的人民领袖毛泽东,酷爱中国“往事越千年”的历史与浩如烟海的史籍。众所周知,他读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史书,他从中吸取了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无法统计。抗战时期,他和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深度讨论,就是他高度重视历史经验总结的鲜明例证。黄炎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1日,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下,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会成员,应毛泽东之邀请,为推动国共商谈,  相似文献   

2.
陈晋 《党的文献》2011,(1):117-120
毛泽东读史,不只是读中国的,同时也读外国的,特别是对西方的历史,他也是常读不懈,十分了解的。英国作家威尔斯的《世界史纲》,就是他长置于床上,经常要翻阅的一本书。他既读世界通史,也读外国的国别史。为了研究美国的历史,他曾让人从北京图书馆借阅美国历史学家卡曼和施里特合著的《美国全史》等书。他还曾经特别叮嘱工作人员,借欧美的历史书,既“要有马克思主义者写的,也要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1949年底出访苏联期间,毛泽东比较集中地看了《彼得大帝》、《拿破仑》、《库图佐夫》等十几部欧洲历史人物传记影片。斯大林知道后评价说:“毛泽东真聪明,有空就看人物传记片,这是了解历史最简捷的办法。”西方的历史,毛泽东最熟  相似文献   

3.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21,(2):32-33
毛泽东是如何“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十分爱好历史,并且注重联系社会现实,"以唱叹之笔"借题发挥。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蔡和森等人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时,就提出"均系不读历史之故",没有汲取"王莽、曹操、司马懿、拿破仑、梅特涅之徒"的教训,乃世间"最愚者"。他劝大家多读历史,并指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毛泽东还把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提升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正《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韩毓海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纪念毛泽东逝世40周年,缅怀伟人,重温历史。他是伟人,开国立业,引导民族走向胜利;他也是普通人,人生中有爱恨甜苦。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全新力作《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让我们从毛泽东的人生经历出发,去真正了解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理想与追求,他的苦闷与彷徨,他的爱与恨、生与恋、满腔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酷爱读书,一生以书为伴。其读书之多,是近现代世界政治家、军事家等伟人中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博览群书,学贯中西。他对中国历史书籍尤其怀有浓厚的兴趣,生命不息。读史不止,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究大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以说,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他对中国历史的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和科学借鉴。毛泽东8岁至13岁在家乡读私塾时。就开始读《春秋》、《左传》、《汉书》、《纲鉴易知录》等史籍,并背诵了许多篇章。1910年,他读了《世界英杰传》.对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深为赞赏,并对借书给…  相似文献   

6.
李琦 《党的文献》2011,(1):120-122
毛泽东爱读史,而且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读《二十四史》、古诗词等文史古籍的批注、评论。这些读史批语,一个个都使人印象深刻。注重品评历史人物,是毛泽东读史的一个鲜明特点。毫无疑义,作为大政治家的毛泽东决不是为读史而读史,而是以史为鉴,吸取和运用历史中的经验、教训、智慧和各种启示,来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服务,也就是毛泽东常说的古为今用。这也是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的志趣和目的所在。而他的读史品人,就具体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志趣和目的。1969年6月3日,毛泽东在武昌读《南史.陈庆之传》时,写下一条令人浮想联翩的批语:“再读此传,为之神往。”陈庆之是一员名将,但其事迹在历史上并不算十分突出,毛泽东之“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阅读过的大量历史典籍中,《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是他情有独钟、最喜爱读的史书之一.毛泽东谈论三国故事纵横捭阖,如数家珍;他谈及三国人物也是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虽然他所说的、写的多是片言断语,但反映了毛泽东敢于反传统而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态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正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十分爱好历史,并且注重联系社会现实,"以唱叹之笔"借题发挥。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蔡和森等人的书信中分析袁世凯称帝、段祺瑞执政之所以失败时,就提出"均系不读历史之故",没有汲取"王莽、曹操、司马懿、拿破仑、梅特涅之徒"的教训,乃世间"最愚者"。他劝大家多读历史,并指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毛泽东还把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提升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在毛泽东著作的千千万万读者之中,蒋介石是最特殊的一位读者。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是专门写如何打败蒋介石的战略问题的。 当年,蒋介石也曾翻过这本书。他当时正忙于跟毛泽东打仗,心静不下来。50年代的一天,当他已是败军之将时,又读此书,他这才明白,毛泽东确实是一位熟知战争规律的战略家。毛泽东正是用这些战略战胜了他。  相似文献   

10.
陈晋 《新湘评论》2014,(9):40-41
读书与革命,毕竟是两件事。读书取代不了革命,革命也取代不了读书。毛泽东1964年8月25日对一个外国青年学生代表团说,“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书教育我们怎样革命,但是也不等于读了书就知道如何革命了,读革命的书是一件事情,实行革命又是一件事情。”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正是在“实行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感到,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16,(7):62-62
正很多人都知道毛泽东主席喜欢读中国历史,事实上,他对西方历史也相当关注。他最喜欢读的是法国近代史,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是拿破仑。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曾读过法国、英国、俄国等多国出版的《拿破仑传》。粗略统计,从1910年到1973年,毛泽东读、谈拿破仑不下40次。他对拿破仑的熟悉程度,让一些法国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喜欢钻中国古书,也对西方著述怀有兴趣,所读在他那个时代并不算少。自青年时代起,毛泽东自觉地接触西学。读西学著述,在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思想探索中产生过不小影响;五四运动前后,他更加注重阅读译介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的书刊;从延安时期开始,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成为他了解西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他读谈西学,比较从容和宽泛。毛泽东读西学著述,较感兴趣、较为注重和读得较多的,是西方哲学、西方近代史、西方自然科学这三类。关于西方哲学,毛泽东说,它"是我们的先生";关于西方近代历史,毛泽东说,"要搞革命,需要了解几个国家的革命史";关于西方自然科学,毛泽东说,在这方面"东方人要向西方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毛泽东熟稔中国历史,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留有诸多评批。其中,被明代思想家李贽喻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不仅是毛泽东诗词歌咏最多的古代帝王,也是毛泽东评批次数最多的古代帝王。对于这样一位在历史上存在争议的中国古代第一位封建君主,毛泽东有着怎样独特的见解与评价呢?一、肯定功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毛泽东评价秦始皇的总体态度是“一分为二”。1975年,当时在毛泽东身边为他读书的芦荻曾就秦代政治史和秦始皇的历史地位请教毛泽东,毛泽东明确表示: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酷爱研读历史,但在他研读历史的过程中,却始终贯穿着一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主线。他为我们树立了以史为鉴的榜样。正如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所说:“一部中国现代革命史,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是毛泽东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鉴,积极创造新的历史的过程。”(-)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各国中统一历史最长的大国。中间也有几次分裂,但总是短暂的。这说明中国各族人民,热爱团结,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分裂不得人心。”他深为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坚固的凝聚…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文中强调学习历史知识。他说:“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毛泽东同志多次要求全党要学习历史。他曾经讲过,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他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地读一点历史。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恒久魅力的历史巨人。他博学、幽默、深邃、睿智、雄辩、敏锐……他做说服人的工作,言语常常是风趣幽默而寓有哲理、生动形象而寓意深长,总是在轻松的谈话中解开对方的思想疙瘩和解决重大问题。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为表达我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特选载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毛泽东的说服与攻心之道》,以飨读者。选载时有所删改。  相似文献   

17.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绝对不会想到他会向一个美国记者宣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蒋介石和它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也都是纸老虎”。并在此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多年里将美国当作自己的头号敌人。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对这个隔洋相望的民主国家是充满了好感和希冀的,毛泽东崇仰华盛顿,他说:“我们需要这样的巨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寻求使中国富强的道路”。1916年,在致肖子升的一封信中,毛泽东抒发了他对美国寄予的希望:“彼之时,乃十年之后,其地,则太平洋耳,日美战争之说,传之已久,十年之后,中国兴会稽之师,彼则仗同袍之义,吾攻其陆,彼攻其海,既服三岛,东西两共和国亲和接近欢然为经济食货之献酬,斯亦千载大业也已”。历史演进,差一点将毛泽东的这种对美国充满亲和希冀的预言变成现实,在抗日战争的后期特别是1944—1945年间,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曾频繁与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历史知识渊博的政治家.他丰富的历史知识,极深的史学造诣,令许多同他有过接触的中外人士惊叹不已.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中,博览群书,尤其酷爱阅读历史书籍,中外史书,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从世界通史到名人传记,几乎是无所不读.他不但注意从历史和古籍中吸取鉴借和营养,而且重视将这些丰富的历史遗产运用到现实当中去.翻开《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在这130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自己说过,他读了6年孔夫子,从8岁起开始读私塾,读的大多是四书五经,其中也有不少历史书籍。据考证,毛泽东最早读过的历史书大概应该是中国传统中学的简易读物——《纲鉴易知录》,由此开始了他对中国历史的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20.
沧南  彭臻 《学习月刊》2010,(21):18-19
毛泽东既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他革了一辈子的命,也读了一辈子的书。他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读书,不单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搞好下作,而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他把读书看成像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