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印度“东向政策”的目标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东南亚》2003,(1):29-34
20世纪 90年代初 ,印度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 ,确立了以东盟国家为目标的“东向政策” ,和以西亚、中亚及海湾国家为目标的“西进路线”。近年来 ,“西进路线”的推行障碍重重 ,而“东向政策”却成效显著。进入新世纪以后 ,印度加快了“东向”步伐 ,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得到迅速发展 ,印度与东南亚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国内学术界对印度的“东向政策”已有一些研究 ,本文将继续探讨这个问题。一、近年来印度东向政策所取得的进展印度推行东向政策 ,最初是出于政治和经济利益考虑 ,希望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联系 ,吸引投资 ,…  相似文献   

2.
中国视角中的印度与东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印度重新意识到东盟对其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的重要性,及时提出“东向政策”。印度调整东盟政策,提升与东南亚的战略关系,是印度实施全方位外交、推行大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将给东亚区域合作及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中国应适时调整与东盟、印度的关系,增强中印两国在东南亚的共同利益与合作愿景,推动中、印、东盟三边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印度提出“东向政策”,逐渐加强与东盟及东亚国家的关系。“东向政策”是印度推行全方位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希望能加入到东亚经济腾飞的快车道,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非经济因素的考虑。本文试从非经济因素方面论述印度“东向政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印度“东向”政策展露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战略导向、地缘范围、议题领域等方面发生了诸多新变化,呈现出从政策到战略、从陆上到海上、从经济到安全、从东南亚到东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等新态势.印度“东向”政策的新变化是基于印度自身实力的持续增强及亚太地区形势的诸多变化而做出的反应,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强与亚太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关系,拓展其外交空间,在亚太地区及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印度“东向”政策的新趋势对中国的周边外交以及中印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冷战后印度的“东向政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冷战后,印度全方位的东向政策引人注目.东向政策的成功与冷战后世界局势变化和印度国际地位上升有关,也与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在政治经济战略考量上存在一些接近之处有关.但印度的国内问题和印巴危机、印度的大国构想与东南亚国家"平衡外交"策略的冲突、中美日等亚太大国在东南亚的竞争等因素都使"东向政策"的发展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提出“东向政策”,旨在搭乘东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快车,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以此摆脱经济和外交困境。莫迪政府上台后,将“东向政策”升级为“东进政策”,旨在围绕海洋安全和互联互通议题,扩大印度在东南亚地区的海洋影响力,实现“有声有色”的“印度梦”,这是印度海洋战略的域外延伸,并标志着“东向政策”从低位政治领域向着高位政治领域的迈进。“东进政策”以拓展印度的战略空间和实现印度大国梦为目标,以制定海洋安全战略及拓展海洋安全合作为手段,积极拓展印度在东南亚地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乃至全球蓬勃上升的发展态势。东盟历来奉行“大国平衡”战略,随着域外势力介入,其在遵循“平衡战略”的同时,也提升了印度在其伙伴名单中的亲疏层级。对中国而言亟须采取加强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措施,发挥经济的“压舱石”作用,积极推动南海问题的对话与妥善解决,增强中印共识与战略互信,改善中美关系等,以应对印度“东进政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从前任总理瓦杰帕伊突破禁忌,打开高层对话开始,印度与东盟的关系开始不断地升温。从经济层面不断地向政治、军事、安全和防务等高层次发展,借此印度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东盟的政治影响也不断扩大。这种全面合作的加强正体现了印度的务实外交,把20世纪90年代拉奥总理的“东向政策”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一、冷战后印度与东盟关系的进展历史上,印度与东南亚地区一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佛教的传播,到大批旅居东南亚的印度裔,从穿行两地的商贾船队到飘香东南亚的印度咖喱,印度政治、宗教、文化对东南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后来相…  相似文献   

8.
印度的"东向政策"(Look East Policy)自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以来,始终强调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及其他合作,致力扩大自身的经济与战略利益。"东向政策"是印度在1991年提出的。第一阶段是以东盟为中心,主要集中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第二阶段的特征则在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并在该地区各国与印度间建立制度化的经济联系。当前,印度总理莫迪把印度的东向政策提升为东向行动政策(Act East policy),在体系层面,加强与美国在印—太地区战略互动,与周边国家开展互联互通建设,重视公共外交,运用软实力扩大影响力;结合印度海洋战略,加深与东南亚各国的双边关系,具有强烈的海洋意识,追求大国地位。东南亚作为当前印度东向行动政策的中心区域,在大国梦的推动下,印度将在东南亚地区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对东南亚地区秩序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的推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印度提出"向东看"政策,拉开东进东南亚的序幕。2014年,印度进一步提出"东向行动",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取得显著进展。印度深化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是在美国、日本等国推进"印太战略"和东南亚国家开展大国平衡外交的背景下展开的,主要是为了对冲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产生的影响。印度与东南亚合作对地区的潜在影响较大,印度有可能成为东南亚地区又一重要战略力量,东亚地区秩序也可能随着相关国家"印太战略"的推进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积极扩大与印度在东南亚的合作,拓展双方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0.
进入2 0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实力在一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突显,因此,印度一直奉行的尼赫鲁外交思想已不适用,自1991年拉奥上台以后,印度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推行经济外交,突出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并通过经济手段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就印度实行经济外交的原因、主要措施与实践效果作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徐国庆 《西亚非洲》2023,(4):134-155+160
印度将“印太战略”视为其“东向行动”政策的超越。虽然“东向行动”政策是印度介入印太事务的基石,但涉及非洲的“西联”与“南控”政策也很重要。换言之,非洲对印度“印太战略”的意义不仅在于呼应“东向行动”政策、助力其走向亚太并提高大国影响力,还在于实现印度深耕印度洋、拓展对非经贸合作和加强人文联系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基于“印太战略”,莫迪政府将印非关系提升至战略层级,增加对非外交机构与资源投入,在战略议题设置上更加突出海上安全,以加强对非反恐与人道救援合作、践行支持非洲发展承诺、发挥在非海外印度人“桥梁”角色等方式,大力推动区域集体安全与经济一体化,在深化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互联互通、防务后勤保障等领域合作上展示出较大的开放性。印非关系的发展彰显印度在印太地区地缘与领域方面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提高印度在美日印澳“四方机制”涉非议题上的发言权,增强印度战略自信。未来,印度仍将视非洲为实现其大国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不过,受印度自身经济实力、印非间现实性问题及大国博弈加剧等因素的掣肘,印度对非政策将更趋务实与谨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印度积极推行海军外交,在舰船访问、联合演习、国际救灾与人道主义援助、警察行动四个主要领域均取得了极为突出的进展。印度海军外交具有突出的战略影响:首先是展现了印度实力,提升了印度形象,密切了与相关国家的关系;其次是配合并推动了印度"东向""西顾"的地缘战略布局,巩固了在印度洋及周边地区的影响力;最后是在地区安全机制构建中争取到主动,保障印度居于较有利地位。印度海军外交也具有针对中国的考虑。中国可借鉴印度开展海军外交的有益经验,更积极地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推行海军外交,在地区安全机制的建构中争取到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在将南亚邻国作为外交政策首要的情况下,印度继续深化“东向”政策,重点发展与区域外大国关系,同时提出“连接中亚”的新外交理念,不断发展与中欧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印度对外关系呈现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发展趋势,其既可能对中印关系带来合作的机遇,也可能使中印关系蒙上阴影,但合作的潜力远大于冲突,实现双赢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随着印度“东向”政策的实施和蒙古国“多支点”外交的提出,两国从“精神邻居”关系发展到“全面伙伴关系”。本文着重分析印蒙关系新变化的动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台湾当局以连战、钱复为代表的“中生代”进入“内阁”后,不断调整其东南亚政策,大力推行以“南向政策”为基点的东南亚战略,发展与该地区各国的实质关系,争取更多地参予该地区的国际事务。这是台湾当局整个“务实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土耳其根据国家利益需要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日益重视发展与东方国家特别是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外交转型开始显现。但是,从土耳其政治格局、其与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国家关系等方面来看,存在众多阻碍其东向政策深入发展的因素,土耳其外交走向不可能完全背离西方倒向东方,而是尽量在东西方之间保持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7.
台湾当局大力推行的“南向政策”有着明显的政治、经济战略意图,是台湾当局在东南亚推行“务实外交”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8.
印度提出"东向政策"后,缅甸作为印度东出的"大陆桥"便成为了东向建设的关键所在,两国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密切了官方层面的交往,更在经贸领域不断推动双边经济合作达到新的高度。本文以区域一体化作为研究框架,以印缅两国经济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作为观察视角,剖析印缅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动态,从而为我"一带一路"在南亚、东南亚的顺利推进提供更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海问题虽然是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双边海上领土争议,但其域外影响因素却正在发酵。除由来已久的美国因素外,印度——一个有着地区大国抱负的南亚国家——的影响日益显现。自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制定并实施东向政策以来,南海地区被界定为与印度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延伸区域。近年来,印度在南海海域加大了战略投入,通过加强与东南亚海上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未来印度在南海问题中的作用变化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评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实施了面向东亚国家的"东向政策",加强了与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交往与合作.这种"东向政策"除了印度自身发展的需要外,还包含着对中国因素的过分关注.一方面,印度要通过"东向政策"与中国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竞争;另一方面利用中国同东亚国家存在的矛盾和分歧以及这些国家对中国逐渐强大普遍存在的疑虑心理,通过实施"东向政策"加大对中国遏制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