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务员法》从2001年初着手起草,到2005年4 月27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 次会议依法审议通过,并由国家主席依法公布,历时四年,先后13次易其稿。《公务员法》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这标志着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由过去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简称《公务员条例》) 的行政法规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定型为法律制度, 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公务员法》的制定和公布结束了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没有大法的历史,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一大空白,标志着公务员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在干部人事法制建设和整个人事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3年8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开始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2006年1月实施的《公务员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机关如补充人员“凡进必考”的制度。从1994年进行首届正式的公务员考试至今,通过贯彻“凡进必考”、“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等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使得相当一批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公务员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在为政府机关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今后“国家公务员”将统一改称“公务员”.以后制定有关法规、政策文件以及正式场合.均使用“公务员”选一新的法律概念。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原来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同时废止。原暂行条例中的“国家公务员”概念将被公务员法中的“公务员”概念替代。  相似文献   

4.
孙涛 《党课》2010,(2):30-33
1993年8月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各级政府机关开始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2006年1月实施的《公务员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机关如补充人员“凡进必考”的制度。从1994年进行首届正式的公务员考试至今,通过贯彻“凡进必考”“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等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使得相当一批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公务员队伍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在为政府机关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赵云霞 《党史博采》2008,(12):38-39,41
我国公务员法制化管理可以简单定义为:国家公务员管理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全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法的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当前,我国公务员肩负着行政立法、宏观调控、执法监管和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责,通过法制化管理保证公务员队伍“优化、廉洁、高效”,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也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法制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刘武俊 《党史纵横》2005,(10):37-38
4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顺利通过,这部与数百万公务员息息相关的法律将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部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律,它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管理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是中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公务员法》科学地总结了我国11年来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了国外公务员管理的做法,对规范公务员管理,保障公务员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务员法》立法起…  相似文献   

7.
论国家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是公务员依据法定的职责和权限实施行政行为的能力。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是建设法治型政府的需要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要强化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完善公务员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公务员学习法律知识的制度;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当前“公务员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一现象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必须通过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等来规避这一现象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辞退制度执行阻力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辞退制度作为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务员管理中进、管、出三个环节中的最后一环,公务员辞退制度有效执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公务员辞退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阻力,有辞退制度自身、辞退制度执行主体和对象、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务员社会保障的改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和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滞后,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没有明确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模式。本文认为中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采用“基本社会保障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中英两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差异进行了简要的比较 ,指出双方在公务员制度所依赖的社会基础环境、法律地位、选拔人才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对两国公务员制度的比较 ,有助于中国借鉴英国公务员制度 ,立足于本国国情 ,推进公务员制度的建设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2.
1989年10月,匈牙利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对宪法作了原则性修改.匈牙利转变为欧洲传统意义上的议会制共和国,确立多党议会制和市场经济.匈牙利行政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和管理制度逐渐确立,匈牙利公务员体系在保持重视法律传统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公务员的考核和培训.本文简要介绍了匈牙利行政管理的发展,特点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公务员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一、公务员社会保障的涵义和结构 (一)公务员社会保障的涵义。 不同的学者对公务员社会保障作出了不同的定义。苏红认为:“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宪法及国家其它基本法律规定,对公务员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实施的物质帮助,其中包括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正常退出对于目前我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具体实施起来有相当阻力,只有建立健全制度,增强制度的内在活力,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和惩罚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公务员“退出”的常态化和正常化。  相似文献   

15.
公务员制度是我国重要的行政组织法制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公务员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公务员法》中对公务员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何使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得到有力的保障,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录用的非正式制度内生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在公务员录用制度形成的同时,非正式制度也相伴而生。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存在差异,因而非正式制度亦存在着诸如“高道德自律”与“低道德他律”、“官本位”与“商官二元化”意识形态的差异等。这些非正式制度差异深刻影响着中西方公务员录用的过程和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其在很大程度上指导了西方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政府行政改革,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过程中自然包括了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西方国家公务员的进出制度、培训考核制度、薪酬激励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深圳市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也深深地带有新公共管理的烙印。基于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政治现实的差异,我们在进行具体的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同时应当看到政府改革所面对的具体的行政生态环境和政治环境,因此在介绍引进西方的公共行政理论时,我们应当在具体的背景下做大量的实证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爱民  竺光 《奋斗》2005,(7):49-5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务员法草案,自2006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公务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填补了中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空白,对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略介绍了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起源、特色和概况以及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新《公务员法》的特点,从中加以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贯彻执行新颁布的《公务员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已成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做法.在录用公务员时进行法律知识考查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在考查法律知识方面出现比重加大、难度加大、更加普遍等变化.出现这些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原因和多重的法治发展意义.在此基础上应当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坚持原则、创新思路,完善公务员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20.
推行公务员录用资格考试制度,制度本身设计的规范与完善是基础性条件。全面实施公务员录用资格考试制度,必须规范考试的类别、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方法和考试的程序,强化录用资格的授予和监管等环节,对与法律规定不相适宜的问题进行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