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强 《法制与经济》2009,(21):45-45
在“史上最牛团长夫妇”事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二师221团副团长陈伟的一段话:“你们不要浪费警力,这里不就是一个景点吗?不就是一个小服务员吗?我们是有身份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身份,而陈副团长所说的当然是指特殊身份),几分钟的一个小事,你们不要把事情搞大了。”(《北京青年报》10月14日)  相似文献   

2.
为了漂白自己的身份,2006年,邵迅通过一个香港朋友,趁广州市不远的小城增城扩容的机会,以“林永海”的名字上了户口,拿到了新的户口簿和身份证。  相似文献   

3.
裴琳 《法律与生活》2012,(15):24-26
本文背景 “双非”孕妇,是一个近年来被炒得火热的名词。“双非”,即夫妇都非香港居民。但他们选择将自己的下一代生在香港,让后代成为香港人。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但它的表现形式十分具体。研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其中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文化形式可以是其一。作为一种传播广泛的媒体形式,电影与文化生活的互动频繁。以黑社会为题材的电影是华语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属香港涉黑题材电影最为典型。电影投射出的黑社会组织犯罪有许多符号,较为突出的包括神秘、“义”、身份认同、崇尚暴力和拜金。而这些只是现实中的香港黑社会组织犯罪亚文化的抽象与简化。尽管如此,研究涉黑题材的香港电影还是能从一个侧面了解现实中的黑社会组织犯罪,回答为什么黑社会摆明了是有组犯罪的姿态却仍然让有些人加入而深陷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廖子明 《中国法律》2008,(2):12-12,66,67
“香港”是“中国香港”,“一国两制”就是一个以国家为大前提的政治制度的设计。有理性的香港人都无法抛弃热爱祖国的情结。因为历史原因。回归後香港享有“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的特殊优待。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是不多见的。所以《基本法》引入“爱国、爱港”的术语以表达出在特区内还应该贯彻国家至上的原则。在国家授权管治的形式下。港人肯定而且必须一切以国家为主。  相似文献   

6.
香港“无证儿童”诉讼案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人士在内地所生子女,以拥有在香港定居权而提起诉讼,案件引出了一系列法律问题,并超出争论居留权问题的范围,备受各方人士关注。本文拟对此司法诉讼作一介绍,分诉讼缘起、诉讼争辩、诉讼终审。诉讼缘起所谓“无证儿童”特指不合法地在香港居住,未能有居留权身份...  相似文献   

7.
姚洋,一个睿智严谨又带有淡淡书卷气的经济学者。“经济学家应该摒弃与其身份不相称的自信。在美国,有几个人知道加里·贝克尔?有几个人知道保罗·萨缪尔森?”姚洋语出惊人。  相似文献   

8.
最近,香港特区政府传来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新闻,担任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的“鬼佬”卢维思,放弃了52年的英国国籍,拿起特区护照,堂而皇之地做起中国人。他接受《凤凰周刊》专访时表示:“作为香港的推销员,拿着特区护照会更有说服力,因为我对香港有信心,所以成为香港人。”  相似文献   

9.
《法制与经济》2008,(15):65-66
一个78岁的老人,还能在三年前成功“转行”,把500亿港元变成1200亿港元,荣膺“亚洲股神”。曾几何时,这位“亚洲股神”最讨厌炒股票,十年前他便曾以恒基集团、恒基地产主席身份,向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投诉,1997年时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炒得过热。他所言非虚,当时受追捧的红筹股,绝大部分没有盈利支持,乱炒一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2008,(12):F0003-F0003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在CEPA有关内地法律服务的开放措施下,香港大律师可为内地提供更广泛的法律服务,包括:→以公民身份担任内地民事诉讼代理人 →在取得内地法律职业资格并获得内地律师执业证后,以内地律师身份处理涉港婚姻及继承案件  相似文献   

11.
永善  凯辉 《西部法苑》2003,(4):25-29
“香港出了个张子强,大陆也要出个张子强,我们就是大陆的张子强。凭我们现有的装备完全可以对付派出所,但对付不了公安局,公安局有微型冲微枪……”敢如此狂妄叫嚣的人并非有三头六臂,只不过是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黑社会组织“十三太保”一个头目而已。曾经一度素以“抗日受降名城”美誉而名扬天下的芷江,从阴暗  相似文献   

12.
“从身份到契约”新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是因为人类天性中固有的爱幻想和贪图便利的一面吧,多少年来人们心甘情愿地沉醉于那“自然状态”的梦想之中,并不假思索地将人类所有的现在建立在据说是曾经有过的一种“社会契约”之上。直到有一天一个叫梅因的人出现了,并一语惊醒梦中人:“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在当时无疑是透着一份新鲜的意味的,他尖锐而准确地指出了所谓的“自然状态”不过是人  相似文献   

13.
14岁品学兼优的少年缪志豪突遭飞来车祸,脑干死亡。在万分悲痛中,大义母亲欧惠梅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捐出儿子全部身体器官,让9个家庭重燃生命希望。这个如童话般美丽的故事情动香江,湿润了香港每一位市民的眼睛。欧惠梅被誉为“香港英雄母亲”,并被评为“2006年度香港十大好人好事”。2007年5月1日这天,9名受捐者带着豪仔的心肝、肺、肾、皮肤、眼角膜和腿等,互不相识的人组成一个特殊家庭,共同完成了一个名为“天使之旅”的浪漫心愿。  相似文献   

14.
在数个月前的本栏中,我司的副法律草拟专员毛锡强君举了一个鱼排案作例子,以说明陈梦吉捉字蚤式的字义争拗不只是戏剧里的桥段,而是会活生生地在今天香港的法庭上上演。 ●案件待判   类似的字义争拗同样出现在有关《基本法》的诉讼中。《基本法》第 24(2)(3)条规定:“第 (一 )、 (二 )两项所列居民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国籍子女”享有居留权。“第 (一 )、 (二 )两项所列居民”是指凭借《基本法》第 24(2)(1)和 24(2)(2)条取得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人士,究竟他们“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国籍子女”是否包括他们在内地合法领养的子…  相似文献   

15.
“葛柏”案件 20世纪70年代初,是香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香港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们似乎一夜间发现香港变繁华了。人们意识到,自己必须跟着富起来,否则,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普通大众有一种对金钱的疯狂,诸多敛财方法都是不正当的。一个极其典型的案例,便是“葛柏案”。  相似文献   

16.
张景祥身上的谜团一直让人无法开解。 官员?文人?他两者兼具,身份是司法局长和西部作家,这个“秀才”和“兵”的特质怎么会在一个人身上集中体现呢?  相似文献   

17.
戴庆成 《政府法制》2012,(18):12-13
香港最大的黑帮不久前选举出了新领导。据香港《苹果日报》3月11日报道,两名38岁的“猛人”,成为香港著名黑帮“和胜和”(下称“胜和”)的新老大。  相似文献   

18.
评香港终审法院关于港人在内地所生子女居留权的判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该争议的出现是正常的1居留权。这是香港法律中的一个新概念。所谓居留权是指自然人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永久居住的权利。在香港,这一概念是同“香港永久性居民”联系在一起的。凡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必然享有香港居留权;反之,享有香港居留权的人可以成为香港永久性居...  相似文献   

19.
我们时常谈及“法治”,但这个法其实源于何处,其发展过程究竟是怎样的,相信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根据《基本法》第 18条的规定,在香港特区实行的法律有《基本法》、香港原有法律、香港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透过《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在这四类法律中,只有“香港原有法律”一类是从殖民地时代过渡到特区,其他三类都是在 1997年 7月 1日或以后才成为香港法律的来源。   “香港原有法律”,根据《基本法》第 8条,是指普通法、衡平法、条例、例属立法和习惯法。它们当中除同《基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区立法…  相似文献   

20.
1842年,英国殖民主义者靠坚船利炮逼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定了极不平等的《南京条约》;1889年中英又签定了《北京条约》。从此,中国的历史又多了耻辱的一笔,香港成为被人掳走的孩子,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岁月悠悠,如今的香港已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三大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世界三大货柜(集装箱)码头之一”……香港成为繁荣的国际经贸中心。1997年,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赞誉香港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香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客观性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