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1,(7):34-35
从乡村教师到明星企业家1977年高中毕业后,罗玉英先后被湖坊中学、进顺小学招聘为民办教师,原本希望通过做一名人民教师来实现自身价值的罗玉英,却两次因学校精简人员而离开了教师的岗位,最终回到村里做一名工人。当时她生活的湖面虽掀不起半点波澜,心中却燃烧着奋  相似文献   

2.
代靖 《今日民族》2003,(10):44-45
通海杨广镇有个小新村,村里建有一座三圣宫,大约是乾隆年间盖的,寺里供奉如来、孔子、名君三个神,所以取名叫“三圣宫”。三圣宫里既没有和尚也没有道士,现如今是村老年协会的活动场所,村里谁家有红白事需请吃喝也在寺里进行。三圣宫正殿现保存有一堂六扇格子门,雕刻这堂门的人  相似文献   

3.
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村道,一座座钢混结构的楼房,是荔浦县新坪镇汉田村最耀眼的新景象。10年来,村里陆续建成7座大小桥梁,彻底改变交通闭塞、产品滞销的局面,村民们相继走上富裕幸福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这是1992年的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山东省莱阳市高格庄镇张家泊子村,村里的人们像往常一样忙碌着,这时远处有一辆汽车向村里缓缓驶来,村里的老少都围了过来,好奇地想看看到底来了什么人。汽车在一座老屋前停下,从车里走下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灰白的头发,却神情肃然地在老屋前站了片刻,望着眼前的一切,眼中噙满了泪水。突然他跪下了,他就这样跪着一步一步地挪到了老屋前的门口,泪水模糊了他的视线,围观的村里人无不为之动容。这位老人就是从台北起飞,取道香港,第一次回到阔别45年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桂林兴安,湘江战役后建起多座红军烈士陵园,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此悼念。然而,在离兴安县城60公里外的华江瑶族乡水埠村,一处葬着12名战士的红军墓却鲜有人知。但对于瑶族老人赵良英和她一家人来说,那里是他们三代人甚至是后世子子孙孙都要守护的亲人墓。1934年,红军曾在华江水埠塘村住过。"当时红军来我们华江,有天晚上召集村里的大家长们一起开会,想找一个本地人帮他们带路,当时我父亲站出来,一直  相似文献   

6.
正工作中,黄久生是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党的十九大代表和河南省工会兼职副主席,为农民工诉求提交议案和建议;在工地上,他是建筑队长,带着工友建起一座座坚固的高楼;在敬老院,他是孤寡老人的儿子,为700多名老人养老送终;在村子里,他是"主心骨",为村里铺水泥路、建自来水,解决乡人所需……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黄久生十分关注农民工问题,在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建立农民工援助服务机构(常设)的建议》、《我要做一名感恩的农民工代  相似文献   

7.
四年,只是人生中很短的一段时间。但是对我来说,这四年的统战工作实践,却使我的青春更靓丽, 生命更多彩。我学会了很多,成熟了许多。记得刚来统战部不久,我和部里的几名同志去包联村调研,专门研究协调解决村里通柏油路问题。村柏油路的修筑工程涉及到村民房屋拆迁问题,是市里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老大难”。为了早日解决这一难题,部里的同志们经常深入村里走访入户,了解情况。这个村是蒙古族占多数人口的村,村里不富裕,村民观念陈旧,做拆迂户的思想工作难度非常大,我们的工作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了。语言不  相似文献   

8.
胡安梅原本打算与村里的同龄人一起到外地打工挣钱,以缓解家中的经济危机。可是当她准备动身远走他乡的时候,父亲班上的学生却自发地来到她身边。“半年都没有念书了,你来教我们吧!”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仿佛在痛苦地乞求。胡安梅的眼睛顿时模糊了。她清楚地知道,  相似文献   

9.
感念李叔     
屈指一数.大学毕业已经21年,然我却不曾回过当年就读的大学校园.也没有到过那座城市。但是,那4年,那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却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印满我所有的记忆,以致魂牵梦萦,竟时时地把发生的许多故事误以为就在昨天。高高大大、慈祥俊朗的李叔就是我在大学期间结识的一位长辈。他是我大学同窗菡的父亲——一位放射科医生。  相似文献   

10.
盗掘战国时期古墓4座,窃走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三级文物各1件卖给香港人。岂料东窗事发,1999年1月19日上午,两名盗墓主犯被依法处决。  相似文献   

11.
外公     
记忆的快车,穿越时光隧道,可以轻易地抵达那遥远的岁月。外婆的“澎湖湾“和许多普通村庄一样,是一簇灰黑、古老的农舍横七竖八堆集成的自然村。外公是村里难得的识字人,全村同宗纯姓林,外公名“道建“,还按古时读书人的习俗,取字为“德崇“。据说外公年轻时很穷,上不起学。从榕城福州下来一名教书先生在村里办私塾,有钱的给钱,没钱称谷子麦子给鱼干鸡蛋也行,读的都是四书五经之乎者也之类的古文,教会村童学会识字看  相似文献   

12.
姜红英 《乡音》2012,(1):47+46
在省会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55号(原11号)院,有一座三层灰色小楼,俗称"小灰楼"。这座小灰楼在如今美轮美奂的城市楼群中并不起眼,但它却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述说着革命传统。它曾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旧址,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诞生。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小灰楼,追忆那往昔的故事……小灰楼始建于1938年,坐东朝  相似文献   

13.
无仇谋杀     
一8月19日的夜晚是个闷热的天气,位于长江南岸的鸭畈村艾家垸一如既往的平静。9点多钟的时候,村里的青年艾义雄和他的好友艾剑飞一起到邻居艾建中家的楼顶平台上纳凉。艾建中一直在外打工,在垸里修了一座两层半高的楼房,家里只有两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进入夏季以来,两位老人一直敞着门睡觉,村里的人若想上他们家楼顶平台纳凉用不着跟老人打招呼就可以直接上楼。入夏以来,只要艾剑飞在村里,艾义雄都会与这位好友一起来这里睡觉。艾剑飞虽然只有24岁,但是经历却很坎坷,少不更事的时候曾有过在外面胡混瞎逛的荒唐经历,1999…  相似文献   

14.
国内有个电视剧叫《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说的是在国内一个小小的村长也是权力很大的,虽然管不了天管不了大气,可村里那一亩三分地上的生老病死都是他管着,村人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出。美国人却常把总统当成搞笑的对象。2006年1月11日《洛杉矶时报》就报道过,在美国有一个十分火爆的网络竞赛拿布什开涮,名为  相似文献   

15.
晓竹 《人民政坛》2010,(5):39-39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我已连续两届任市人大代表。今年3月市里召开人代会期间,有一家报纸记者专门采访过我,让我介绍了当代表后这些年来通过多方努力,把村里一座年久失修的桥给修好了的经过,说好了要见报却迟迟没有见到。后来才知道稿  相似文献   

16.
詹丽萍 《当代广西》2007,(18):32-32
走进富川瑶族自治县葛坡镇马槽村白牛自然村,村子四周是成片的果园,一座座崭新的小洋楼整齐有序,水泥村道贯穿全村,村内有篮球场、池塘、小桥、凉亭……村里的老人三三两两地在纳凉。说到村里的变化,他们都骄傲地说:“多亏我们的村党支部书记唐旺旗,他是我们的领航人。”  相似文献   

17.
刘颖 《当代思潮》2012,(11):82-83
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却有着一个“院长”的头衔。在洋县溢水镇那座简陋的敬老院里,她既是院长,又是唯一的一个工作人员。掐指算来,任文娥在这里已默默无闻地工作了26个年头。期间,她已服侍过39位孤寡、残疾老人。如今,已是66岁的任文娥仍然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一个人上一座山,刚上一小段,就发现另一座山比这一座美丽,于是他匆匆跑下来开始去登那座"美丽壮观"的山;刚登上一小段,又发现一座更美丽壮观的山,于是又匆匆跑下来去登新发现的山……如此下去,这个人跑来跑去,跑了很多年却仍在山脚下徘徊.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那个登山人如此登山永远也不会到达山顶的.那么,我们在人生前行的路上该如何去登自己的那座"山",去走属于自己的路呢?  相似文献   

19.
生命不再     
一当2000年第一个春天的气息 ,夹着油菜花的嫩黄和蚕豆花的清香进入我生命的第一个瞬间 ,新千年第一次长途采访给我留下的那个镂心的记忆 ,却随着两座截然不同的四合院以及四合院中发生的那些个与生命和死亡密切相关的故事一起 ,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利剑 ,直插我心。于是 ,在那股春天的气息里 ,便有心在血中低泣的声音 ,久久环绕在我的记忆中弥散不去。那是两座截然不同的四合院。一座是云南巍山永建乡一毒贩的豪宅。距此不过百米之遥的另一座 ,竟是一吸毒者荒弃的家园。那座豪宅豪华得如此的金碧辉煌 ,以至于它巍然挺立在蓝天白云之下的那…  相似文献   

20.
死亡岛历险     
罗得海和郑亚雄是两名中国留学生。听说好望角附近的印度洋与大西洋交界的那片水域,有座令人生畏的死亡岛,又叫马蹄岛。据说海盗猖獗时,那里一度成为海盗们的巢穴。一批批探险队纷纷登岛,却无一生还。死亡的原因曾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听说一家科研机构要招一批志愿者到马蹄岛去探险,罗得海和郑亚雄当即报了名。不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