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建议增设危害廉政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议增设危害廉政罪海南大学谭世贵一增设危害廉政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廉政,简言之,就是指公职人员为政要清廉。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要求其官员做到清正廉洁,不贪污,不受贿。“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廉则兴邦,贪则亡国”、“治国先治贪”,这是...  相似文献   

2.
公款吃喝,群众反映强烈,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然而,对一些人来说,公款吃喝就像臭豆腐,闻之臭,而食之香。因此,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公款吃喝时起时伏,屡禁不止。公款吃喝表现在嘴上,而病源却在“心”里。要治嘴,贵在治“心”。心贪则生偏见。有人认为,吃吃喝喝既没有装错兜,又没有上错床,是小事,不算事。有人认为,不吃不喝办不成事。如果说吃喝是小事,百姓就不会嘲讽某些干部:半天工作半天醉,那有时间工作和开会,这样的公仆真不配。民,犹水也,可载舟亦可覆舟。群众反感,百姓指责,能谓之小事吗?如果说不吃不喝…  相似文献   

3.
4月23日——25日,有“纪委书记第一贪”之称的原湖南省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因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审理。  相似文献   

4.
赌博这一社会现象,已有几千年之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负态文化”。它助长了贪婪、狡诈的社会风气,诱发多种犯罪,造成个人、家庭、社会的种种不幸,简直是人类社会肌体上的一块恶性肿瘤。我国古代历朝都对赌博明令禁止,然而赌风难肃...  相似文献   

5.
明初廉政特点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开国之初,在明太祖朱元璋的竭力倡导下,推行了一场规模宏大、颇具特色的惩贪倡廉法制建设。一、强化监察在国家政权中,监察机构是既“防贪于未然”,又“惩贪于已然”的保障廉政的最重要机构。朱元璋认为:“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  相似文献   

6.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贪如水,不遏则滔天。原广东省东莞市打私办公室主任王兆才的腐败与堕落,就是缘自于一个“贪”字。他依附权势借打击走私之名,行损公肥私之实,短短2年时间,其索贿受贿金额居然高达100多万元;他与走私犯罪分子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进行肮脏的权钱交易,给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他最终所得到的,是被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可耻下场。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君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吏治比较清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从隋朝奢侈腐化而亡国的事实中吸取教训,在治贪理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颇为后人赞誉。禁奢重俭历代帝王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多有追求华美衣食,到处巡幸游猎,以显荣耀的通病。唐太宗在前半身则注意预防这种“病”。他把“禁奢重俭”作为安邦定国的重要措施。贞观7年2月,唐太宗外出巡视到达蒲州,刺史赵元楷为了取媚皇帝,驱使城中百姓穿着单衣,冒着春寒夹道欢迎唐太宗的车驾,还预先把州府和城…  相似文献   

8.
只言片语     
《政府法制》2013,(7):13-13
二奶也是人民子弟兵。二奶也要为人民服务。 ——1月22日下午,受网友追捧的深圳“打假倡廉武工队”遭遇竞争对手,数名声称要用“美人计”抓贪官的靓丽女子现身“武工队”。她们打出雷人标语:“被包为耻,抓贪为荣;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用好美人计.杀个回马枪。”  相似文献   

9.
富有特色的新加坡反贪体制及运行机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立法上注重反贪制度的构建,并充分考虑执法需要,严格执法,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促使公务员“不敢贪、不能贪、不用贪、不想贪”的惩防体系。负责贪污调查和预防的CPIB独立性强、职权广泛、工作效率高,工作上对总理负责,业务上受检察官的监督和制约,在治腐防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纪古 《政府法制》2005,(22):4-8,11
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必定有一个贤惠的 女人;一名经济犯罪的领导,身后往往有一个贪 婪的配偶。前者被称为“贤内助”或“廉内助”,而 后者则被称为“贪内助”。  相似文献   

11.
宋太祖赵匡胤惩贪治吏的启示左连壁我国封建社会自宋以后己进入衰落时期,宋朝从建国到灭亡,始终没有摆脱外患侵扰的被动局面,长期“积贫积弱”.是封建社会由高度发展时期跌进衰落时期的起点。尽管如此,宋太祖赵匡岚在全力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同时,吸取以往贪...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后,短短一年多,数十名高官落马,中央反腐决心清晰可见。叫好的同时也要警醒,决心能成就一时之效,完善制度方可长治久安。反腐不仅需要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反腐需要动力和制度建设,而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反腐倡廉工作不是一场战役,也不是一次运动,而是要扎根于社会,根除腐败的社会土壤。因此,反腐倡廉根本出路是鼓励全民参与。“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只有充分实现公众的表达权、监督权,人民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才会提高,反腐成效才能提高。同时,反腐倡廉取得成效的根本标志是清廉文化扎根在全民心中,整个社会形成“人人不贪,人人反贪”的好风气。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官员从“不敢贪”向“不愿贪”、从“不愿贪”向“痛恨贪”转变。各种形式的腐败就如同在云开雾散、太阳普照之下的黑暗一样彻底消失。  相似文献   

13.
胡健 《公民与法治》2010,(10):49-50
正是香港廉署执行处高压打击,使人心存敬畏,不敢贪;正是预防处查找漏洞完善制度,使有便利条件的人找不到贪污受贿的机会,不能贪;正是社区处倡导廉洁,净化社会风气,使所有市民都对腐败深恶痛绝,不想贪。“三管齐下”反腐倡廉,造就了廉政公署的权威与声望,守护着香港繁荣稳定与“廉洁之都”的关誉。  相似文献   

14.
沈栖 《检察风云》2013,(23):36-36
我国封建社会到了清代,虽说还有类似“康乾之治”的“回光返照”,但它已呈现“强弩之末”的颓势则是不争的事实。那个年代,贪圣公纸腐败丛生,  相似文献   

15.
古人曾子曾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我觉得在当今改革开放的考验面前,党员干部也当“三忧”吾身。想从前,鲁相公孙仪忧己,嗜鱼而不受鱼;后汉东莱太守杨震忧己,深诸“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晋朝广州刺史吴隐之忧己,赴任路上,敢饮“贪泉”之水,誓言“终当不易心”。他们都廉洁守身,戒奢务俭,被世代传颂。看如今,抗不住诱惑,由尝贪到嗜贪,侵吞国家巨额财产而自我毙命者有之;耐不住艰苦,由追求享乐到灯红酒绿而身陷囹圄者有之;管不住小节,由小节不检到放任大节而走向刑场者也有之……他们何以如此不忧己?难道党性原则与他…  相似文献   

16.
因涉嫌违纪问题,河南省交通厅现任厅长董永安于2010年12月24日被纪检部门“双规”,6天后又被河南省安阳市人大常委会罢免其人大代表职务。此消息一出,世人无不深感震惊——令人至感惊愕的并非是又一名正厅级官员因贪落马了,而是在董永安之前已有三任河南省交通厅厅长、一任副厅长连续因贪落马,到董永安这一任已经是“五连倒”了。  相似文献   

17.
德国:公务员“不能贪”“不敢贪” 2013年12月28日阿根廷司法部宣布,将起诉德国西门子公司17名高管人员,其中包括九名前经理,这些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先后多次用贿赂手段获得业务,其贿赂总金额高达1.0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拒腐防变,始于“慎微”。所谓“以小善为无益,以小恶为无伤,凡此皆非安身紫德”,是讲“慎微”事关安身立命、成就伟业,可见“慎微”于人生之重要。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盐务管理局原局长陈国伦等人就是由于不能“谨小”、不屑“慎微”,终因小贪铸成大恶而锒铛入狱。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与陈国伦等人一样认为贪点小财不伤大体。  相似文献   

19.
风云微视点     
5月5日,《检察日报》刊发评论文章《遏制家庭式贪腐: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文。文章指出,目前官员贪腐呈现出家庭式贪腐的特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结果,人前“同气连枝”、狱中“同病相怜”。家庭成员间利益共同的社会关系和血亲本位的家庭观是家庭式贪腐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家教也是促成家庭成员共同犯罪意识的关键。因此,文章表示,要遏制家庭式贪腐,需廉洁家风。父母、配偶、子女在家庭助廉中担任重要角色。“清官有个贤内助,赃官有个贪媳妇”。近年来社会推崇“廉内助”,媒体呼唤“廉内助”,而“贪内助”却似雨后春笋,“夫贪涉妻”“夫贪妻收”似乎成为规律性现象,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扭转。  相似文献   

20.
胡靖国 《政府法制》2010,(19):38-39
县处级、乡科级干部,在许多人眼里是个小官,但个别小官家财少则千万元,多则数亿元的“小官大贪”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