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品房地下车库权属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月,有地下车库第一案之称的“南京星汉城市花园地下停车库纠纷案”最终以全体业主享有该地下停车库的权益而暂时告一段落。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城市中,业主和开发商间围绕地下车库权属所产生的纠纷却日益激化。不同法院根据不同的理由对其归属也做出了不同的认定。围绕地下车库所引发的争议,  相似文献   

2.
徐梅  沈荣芳 《刑警与科技》2005,(3A):132-134
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世界各地都在研究扩展人类生存空间的问题,一方面向高层空间发展,建起了许多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另一方面又向地下空间发展,建起了各种用途的地下建筑和交通设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城市的地下空间也日益增多。目前许多大型建筑都有地下室,还有相当数量的地下仓库、地下商业街、地下铁路与公路隧道、地下车站、地下电缆沟等,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有位群众投诉一开发商欺诈老百姓。我们迅速作了调查,但结果令人尴尬。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某开发商新开了一个楼盘,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订房的人也很多,李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交了2万元定金,在签订正式合同的前两天,该楼盘的开发商突然向已经交过定金的客户声明,该楼盘的公摊面积计算有误,经过重新测算,每套房屋都增加了3~5平方米的公摊面积,正式合同要按新的面积来签订。客户当然不干了,以李先生为代表的客户们认为,交了定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一大投资热点,在大量楼房投入使用的同时,停车的需求不断扩大,备有足够的车库已成为房屋能够成功租售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然而土地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将大量土地用作停车场显然是不经济的,车库不得不转向室内、地下,并朝着立体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的大型车库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附属于建筑物的车库,另一种是专门的社会停车库,即专门建造一幢建筑物用作停车库。后者以单个停车泊位为单位出售或出租,与其有关的法律关系与普通  相似文献   

5.
初识检察和解是在2017年,当时我办理了一件限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申请监督案件。案情是这样的,2010年5月,家住宝鸡市西部山区的李老汉在县城认购了一套限价商品房,房屋单价为每平方米1450元。后来因规划调整,房屋结构由多层变为高层。2012年7月,李老汉与负责开发楼盘的城投公司签订了正式合同。随后,他又陆续向城投公司交清了13.9万元房款。2015年1月,城投公司通知购房户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告知房屋单价变更为每平方米1920元,需要补缴房款才能办理交房手续。这样一来,李老汉需要补缴4.5万元才能拿到房屋钥匙。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由于目前还欠缺系统的法律予以规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拟揭示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立法现状与不足,论述地下空间权归属、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部门及其职能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促进措施等问题,以期对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姚俭 《中国审判》2009,(5):70-71
目前,城市土地的利用已从地表扩展到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向上发展高层建筑,向下发展地下商场、地铁、地下车库等,土地权利的法律内涵也随之丰富。但国家对城市地下空间产权问题的立法滞后,极大阻碍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地下空间的产权界定不明,担保、入股等派生融资手段无法可依,阻碍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随之而来又是纠纷的日益增多。本文拟就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建造的车库的产权归属作一初步的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法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地下空间利用的快速发展期,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了不少问题和隐忧,十分有必要建构地下空间利用法。我们要建构地下区分地上权法、地下征收征用法、地下登记法、地下建设基准法、地下空间规划法、地下空间利用促进法、大深度法、地下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法等。在建构的进程中应该走综合化的道路,尽量中央立法和复合立法。  相似文献   

9.
邓全伦 《法治纵横》2011,(20):24-26
如果不是案发。谁也不会想到他们竟是一对大隐隐于市的地下金融“大鳄”:他们掌控着一个在一年半时间里交易金额高达560亿的地下钱庄,客户遍布广东、北京、大连等多个城市。非法牟利超过40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监狱内的“地下航线”活动严重破坏监狱改造秩序,影响罪犯的改造积极性,成为监管执法面临的一个顽症。当前监狱“地下航线”呈违禁品种类趋于多样、涉及人员更加复杂、渠道形式日益隐蔽等特点,而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防范监狱“地下航线”需从制度、宣传、监督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论日本地下空间利用的基础法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地下空间利用法律制度比较完备,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日本法律规定为了公共事业,在给予损失补偿后可以强制征收土地。该补偿金一般向土地所有权人支付,进行大深度地下公共使用时一般不需要补偿。共同沟和电线共同沟的建设保护了道路,改善了交通、环境和城市景观,促进了公共事业管道的维护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地下钱庄,历来被称之为热钱流入的三大渠道之一。地下钱庄让热钱借渡,记者实地暗访发现往往有一种可称之为地下钱庄“前台”的便利店。这种便利店仅仅是地下钱庄衍生的一个微小缩影,但神秘却又显而易见地游离于监管之外,以致众多致力研究热钱问题的专家对通过地下钱庄流入的热钱规模三缄其口。  相似文献   

13.
一位游走于政商两界的台商,一天之内将巨额贷款通过地下钱庄转移出境。然后举家潜逃。出逃后,该台商被大陆。香港、台湾三地通缉,不久后又在泰国遭遇绑架,被疑为“黑吃黑”。  相似文献   

14.
潘惠敏 《政法学刊》2008,25(6):75-78
地下金融是潜伏在繁荣经济活动中的一股暗流,尽管对某些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其中蕴合巨大的经济犯罪风险。地下金融潜在着经济犯罪风险,应从调整金融体制、加重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和加强金融监控三个层面防范地下金融经济犯罪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如今多层建筑的公寓大厦组成的住宅小区成为城市居民最为普遍的居住形态.作为汽车存放地点的停车位的辅助功能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于地下车库或地下停车位归属的三种模式分析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通过深化对该问题的认识以及对住宅小区地下停车位的归属作出科学、严谨的法律界定,对于澄清理论误解,引导司法实践;对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甚至对于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关于该问题的立法完善,都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可 《法人》2011,(3):13-13
每个行业都有既定的“潜规则”,有些尽管说起来骇人听闻,但在业内却早已司空见惯。房地产业也毫不例外,从铺天盖地、眼花缭乱的楼盘广告,到令人后怕的房屋质量隐忧;从地王高价拿地拖延入市,到开发商捂盘惜售;从银行贷款失约到购房者信息被贩卖……楼市“潜规则”伴随了购房者买房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地下深层空间利用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必须立足于长远观点,有计划地、安全地进行开发利用,并制定出能让国民普遍接受的、综合考虑地下利用的城市土地立体利用规划,同时完善相关规定并加以立法化。  相似文献   

18.
地下商业区是一类典型的建筑形式,同时具有地上商业建筑和地下建筑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损失,其消防安全性甚为重要.本文选取某典型地下商业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消防性能化验证.5个火灾场景的计算结果表明,防火分区L的疏散宽度不足会导致人员疏散不及时,建议采用镂空吊顶提高该分区的集烟能力,增加可用疏散时间,确保发生火灾时所有人员能够及时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19.
张某、何某(女)二人之女张某某于2003年9月13日与北京市某衬:仄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区中心)签订了《劳动协议书》.规定胁议期限至2004年9月13甘止。协议签订后,张某某被派到北京市某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物业公司)所服务的某楼盘项目担任保沽员,负责该楼盘3~4号楼的楼道卫生。2003年11月6日13时,张某某上班时,在该楼盘的4号楼地下室卫生间被人强奸后杀害。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世界各国都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土地资源日显稀缺和珍贵,地下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生活拓展的新领域,它不再附属于地表,而是具有了独立的经济价值和权利,我国《物权法》第136条也明确了地下空间的用益物权性质,但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实践相联系,目前立法仍存在漏洞与不完善。本文从地下空间权作为物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出发,提出建立和完善该项法律制度的简单构想,为规范地下空间开发活动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