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王翔宇 《学习导报》2011,(22):60-60
关于英国首相,有三件东西名气很大:一是丘吉尔的雪茄,二是张伯伦的雨伞,再就是"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手提包。从撒切尔夫人步入政坛开始,那个salvatore ferragamo手提包就成了她的象征。1982年9月,刚刚在马岛战争中大获全胜而意气风发的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就香港问题与中方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2.
撒切尔夫人访华和中英高峰会谈李后当英国在马尔维纳斯(福克兰)群岛的领土争端中战胜阿根廷以后不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决定访华,同中国领导人商谈香港问题。1982年下半年,中英双方都在为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进行准备。中国有关方面曾对即将开始的中英关于香...  相似文献   

3.
1982年9月23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小平同志同撒切尔夫人的第一次会见,成为中英就香港问题正面较量开始的标志。直到1984年9月双方达成协议,12月撒切尔夫人正式签字,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中)成子请各国记者退出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大门被紧紧地关上了,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正式开始。双方参加会谈的人员可以说旗鼓相当。中方:邓小平、黄华(外交部长)、章文晋(副外长)、柯华(驻英大使);英方:撒切尔夫人、尤德(港督...  相似文献   

5.
佚明 《党建文汇》2014,(1):45-45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来访的撒切尔夫人.并收到撒切尔夫人精心挑选的一个银质烟盒.  相似文献   

6.
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她的回忆录《唐宁街的岁月》中,以一种失败者的无可奈何和依依不舍,追忆了中英谈判的全过程,表达了对邓小平等中国决策人的钦佩。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开始后,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散切尔夫人提出:同意谈判,但谈判的题目就是一个,香港的归属问题。邓小平说:是三个议程。  相似文献   

7.
梦菲 《世纪风采》2008,(10):29-30
1982年9月22日下午,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飞抵北京,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24日上午9点,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撒切尔夫人。  相似文献   

8.
《党的建设》2007,(7):36-37
邓小平在关键时刻起了关键作用香港的顺利回归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顺利实施,确实要首先归功于邓小平的领导。1982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在北京会见撒切尔夫人讨论香港问题。根据撒  相似文献   

9.
杨飞 《党课》2013,(4):69-71
撒切尔夫人全名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她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曾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纪录。而“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她的父亲艾尔弗雷德的精心教育.  相似文献   

10.
"撒切尔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证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还可以完成一些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这是很多国际媒体对撒切尔夫人的评价。但在英国人眼里,撒切尔夫人却令他们"爱恨交加"。2002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举办的"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评选中,撒切尔夫人名列第十六位。然而仅仅一年后,英国一家电视台进行了一次"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下)□成子原定一个半小时的会谈时间早已超过了,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的大门仍然紧关着,这令等候在门外的各国记者们不免产生了一些猜测,但他们仍耐心地等待着。此时,谈判也已进入最后关头。针对撒切尔夫人的“不希望因为收回香港而影响贵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采用"一国两制"的方案收回香港主权。经过双方反复磋商,最终达成共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消息一经传出,国人无比振奋。但在同年,日本文部省在中小学教科书中篡改了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香港著名词作家黄霑义愤填膺,当即提笔写下"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希望借此凝聚人心,振奋海内外华人的民族精神。《我的中国心》歌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8日,有"铁娘子"之誉的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因中风而离世,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是首位访问中国的英国首相。作为香港回归谈判的英方总指挥,她曾经多次访华参与了核心谈判,最终代表英方和中国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1年9月底,叶剑英委员长宣布了中国政府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9条方针政策。对港政策虽然与对台政策有所不同,但在许多基本政策上是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07,(13)
香港的顺利回归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顺利实施,确实要首先归功于邓小平的领导。1982年9月,小平第一次在北京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讨论香港问  相似文献   

15.
李中 《湘潮》2012,(2):39-42
2011年4月,澳大利亚总理朱莉娅·吉拉德应邀访华。她在为访华做准备的时候,看到一张澳工党元老惠特拉姆1973年访华时和邓小平的合影照片。这张照片引起了她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最近,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揭晓,好莱坞巨星梅丽尔嘶特里普,凭在电影《铁娘子》中饰演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夺得最佳女主角。片中她的演技可谓丝丝入扣,得奖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7.
我是1980年8月16日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在给首长做专职保健医生的3年时间中,我曾多次亲眼目睹小平同志会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的各种场面,记忆最深的是他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意  相似文献   

18.
1986年6月,我跟随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访问英国。中国驻英使馆参赞向胡耀邦总书记汇报,撒切尔夫人将会在欢迎晚宴的致辞稿中借推崇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而贬低马克思。撒切尔夫人的讲话稿大意是说,中国领导人访问英国的时间太短了,应该到亚当·斯密的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历经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回归祖国10年来,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更加具有实力。如今香港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商业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胜地,这正是“一国两制”取得的伟大胜利。 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让历史的瞬间再次回到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问中国,就香港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在谈判过程中,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宣布中国领导人决不当李鸿章,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后,邓小平又驳回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等要求,使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朝着1997年顺利回归、“一国两制”的方向稳步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正>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携母亲与女儿于3月20日至26日访华。在访问北京、西安后,米歇尔及家人乘坐专机,于3月24日晚抵达她此行的最后一站——成都。3月25日,米歇尔走进成都七中,热情洋溢地发表了她访华期间的第二场演讲。"良好的教育是谁都无法从你身上拿走的东西!"通过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米歇尔鼓励年轻学子把握机会努力学习,用"才华、创造力和能量"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