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实施有效管理,关键在于要“有理”、“承责”、“定位”,否则,无理则无用、失责则无力、空位则无为。 一要有理。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管理要“有理”,就是要真讲理,更要讲“真理”,以理服人,心悦诚服。  相似文献   

2.
口号易于夺国,难于治国。 以口号夺国的事例很多。“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均贫富”、“劫富济贫”、“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反清灭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造反有理”,无穷无尽,都是夺国的口号。口号只要合时代之需求,舒百姓之愤懑,就可以一呼百应,或啸聚山林,或揭竿而起,因缘凑泊,说不定就来个改朝换代。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的五个方面。人民法院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坚持“公正与效率”主题不动摇,努力维护司法公正,坚决消除司法不公现象,以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许韬 《公安学刊》2009,(1):42-46,91
作为“法治浙江”建设的一面旗帜与特色经验,全省各级各部门都十分重视“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5周年之际,从厘清“枫桥经验”与“法治浙江”这两个概念性前提出发,明确“法治浙江”建设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前提与保障,肯定“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丰富了“法治浙江”建设的内涵,这对于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为建设“法治浙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谏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管理,管理,“管”后要“理”,“管”后不“理”,会出问题。只“管”不“理”古已有之,“大禹治水”就是一例。鲧用堵截之法.未平水患。被舜处死于羽山。禹用疏导之法。治水成功,深得百姓感激。父子二人同是治水,但结果迥异。鲧被处死就是因为只“堵”不“疏”,即有“管”无“理”。而现如今,有些管理者没有吸取历史教训,还犯此类错误,当部属犯有过失时,往往暴跳如雷,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不讲理,不梳理,严厉批评一顿就不管不问.这势必会给管理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导致管理受阻,甚至事故频发。  相似文献   

6.
<正>讲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向来重视讲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我们又讲“得理也要让三分”,有时候有的人却“无理也要搅三分”。有理讲理,没理怎么办?社会生活中有种普遍现象,叫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发现“公婆都有理”或者“公婆各有理”。笔者就从这个角度引出话题,尝试就社会认识中的“公婆各有理”做些探析。  相似文献   

7.
要学会把对立面统一起来□金守庚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对于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开展对立面的斗争,使对立的一方克服、战胜、吃掉另一方。这时,强调对立,强调斗争,强调谁战胜谁,是很自然的。这个时期的典型提法,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造反有理”...  相似文献   

8.
松州古邑,古韵悠悠。“法治”两字如一抹阳光照亮着这座有着1800余年历史的古老县城。五年来,松阳在创建法治县的道路上执著前行,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是党确定的一项治国基本方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于2006年作出了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法治思想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管子》中已出现了“以法治国”一词。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人类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强调通过法制对社会和国家事务进行管理。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离开了法治建设的现代化,是不完整和没有保证的现代化。省委提出建设“法治浙江”,就是在深刻分析新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后作出的科学决策。“法治浙江”既是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又与之一起构成了我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0.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32):10-15
本期封面,开始想用个“众”字。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引人深思。但想了想。最好还是用个“相”字。因为这样的遭际有可能今天是“李某某”,明天就可能是王某某、张某某,可能是你、我、他。没有程序的正义。就难以抵达实体的正义。今天。如果我们肆意践踏别人的程序正义,也许就有那么一天。我们会自食恶果。  相似文献   

11.
“枫桥经验”是国家法治在基层社会的具体实践,折射出朴素而深刻的法治原理,彰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内涵。“枫桥经验”虽是一个地方治理的经验,但是蕴涵着许多普适性规则,不仅在中国具有代表性,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我省公安机关是建设“法治浙江”的重要实践力量,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与深刻内涵,自觉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法治实践,努力推进“枫桥经验”的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信度,应该从理、用、情、美(理想之追求)等方面的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着手,追求理与情的和谐,追求经世致用、情理交融的教学境界。1.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信度,首先要解决一个“理”字,即做到“有理、讲理”。“有理”是要让学生觉得有理,能解释他们所面对的世界,帮助他们正确把握这个世界。为此,要努力使“理”切近学生社会生活的实际。“讲理”是要摈弃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理”,从而建构起学生自己所理解之“理”、自己所能讲之“理”。这是“经世”的一个重要方…  相似文献   

13.
在“地方法治”与“法治××”的提法逐渐成为官方和学界的时髦话语之际,围绕“地方法治”概念正当与否的分歧亦日益显现。在理论上,我们可以从社会学、宪法学、政治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多个维度论证“地方法治”的正当性基础;而在实践上,“地方法治”的提出更能够激励制度创新。与此同时,“地方法治”的提法始终位于“法治统一性”理念的涵摄之下,只要全面把握其内涵,便不会有造成所谓“法治割据”之虞。在论证“地方法治”的正当性问题时,实际充斥着两个悖论,这两个悖论的解决是在实现法治目标设定之下的一个利益衡量过程。  相似文献   

14.
"塔克—伍德命题"认为资本主义剥削有理并且正义,极力塑造拒斥正义的马克思幻相,给人们留下了模棱两可的乱象和自相矛盾的错觉,使正义的马克思被遮蔽在赞成剥削正义的迷雾中,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经久不衰的正义争论。实际上,马克思以正义之剑剖开资本剥削隐藏的秘密,以革命的激情谴责和抗议资本主义并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的正义王国,他既是正义的批判者,也是正义的建构者。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交易正义、分配正义和生产正义的解剖和归谬,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把资产阶级的正义言说抛在历史的深渊予以掩埋,彰显了内在批判与外在批判、事实批判和价值批判、整体解构与立体建构的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以批判的武器还原正义的原相,奠定正义的根基,以期通达正义的王国。  相似文献   

15.
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法治的一个学派。所谓“法治”,就是要求以法治国,即要求用国家颁布的法律和法令作为最高准则,来管理国家和治理天下。这个思想,与儒家的“人治”思想和“礼治”思想很不相同。由于法家的代表人物大多是各个诸侯国的当权人物.他们既是管理理论家,又是管理实践者,因此可以说,法家学派是当时与现实的社会管理活动结合得最紧密的一个管理哲学流派。  相似文献   

16.
2008年7月16日至17日,浙江杭州骄阳似火,中国法学会“区域法治论坛工作座谈会”在此召开。 举办区域法治论坛是近年来中国法学会推出的一个新生事物。依照国务院关于全国六大区域发展规划的指导意见.经中国法学会倡导,全国六大区域法治论坛即长三角.泛珠三角、东北、西部、环渤海和中部法治论坛先后举办。  相似文献   

17.
公正司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其涵义就是不偏不倚地适用法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何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增强法律对权力的制约,是当今我国厉行法治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司法不公的表现形式目前,存在于政法系统中的司法不公现象可概括为六种形式:(l)有法不依。表现为有的司法人员不按法律规定和程序办事办案,甚至曲解法律依据,随意“灵活”与年包后”。有的屈从权势、囚于私情,办“人情案”、“关系案”,因人施罚、同罪不同罚,法律的一贯标准被人为…  相似文献   

18.
法治从在西方产生时起就不是远离政治,而是各种政治力量互相妥协的产物。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既非在政治牢笼之中受困,也非在理想中自由翱翔,而更像是受政治之线牵引的“风筝”。  相似文献   

19.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是我国法律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借鉴吸收韩非“法治”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就《韩非子》中所述实行“法治”的原因、立法的指导原则、执法的指导原则这几个方面,浅要地分析韩非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20.
微观点     
《人民公安》2012,(1):35-35
是说法不是说吓 @段郎说事:常见“法治在线”“今日说法”之类的电视节目.多为警方惊心动魄的抓捕镜头.如仅为高收视率而言,当无可非议。然,“法治”内容包罗万象,尤其是公民权利、宪法常识等最需要“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