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是生命之源,它既可滋润万物,也能毁坏家园。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水,但如果管理、使用不当,导致"水漫金山",则无情之水就会给人们带来很大损失。北京市通州区法院近几年受理了不少因"水"而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请看——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社会》2006,(1):F0003-F0003
商海潮泛,瞬息万变。而力求创新、志存高远的惠源人深谱,诚信,则天地之远无所不能达.则金石之坚无所不催,诚信为业绩之根基,为理念进步之渊薮。所以惠源人一如既往的秉持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理念.为战略伙伴及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优质服务。惠源集团将“诚不朽之盛事,信扬誉于天下”。  相似文献   

3.
曹植之失志 ,是被“夺志”;阮籍之失志 ,则是“弃志”。失志原因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心境、安顿身心的方法和诗歌的抒情方式的差异。曹植因失意而痛苦 ,却无法忘怀已被剥夺的志向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安顿身心 ;阮籍孤独而苦闷 ,怀疑甚至否定一切传统的价值观念。曹植采用比兴的手法 ,抒情中带有“缘事而发”的乐府精神 ;阮籍则意欲摆脱具体事实 ,注重更为纯粹的情感抒发  相似文献   

4.
假释制度是近代以来适应社会潮流而产生的一项刑罚制度,各国都十分重视。但我国假释制度的适用却与法律预期存在较大距离,本文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给予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这一制度的完善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曹植之失志,是被“夺志”;阮籍之失志,则是“弃志”。失志原因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心境、安顿身心的方法和诗歌的抒情方式的差异。曹植因失意而痛苦,却无法忘怀已被剥夺的志向,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安顿身心;阮籍孤独而苦闷,怀疑甚至否定一切传统的价值观念。曹植采用比兴的手法,抒情中带有“缘事而发”的乐府精神;阮籍则意欲摆脱具体事实,注重更为纯粹的情感抒发。  相似文献   

6.
李杨 《法制与社会》2012,(13):40-41
近现代民法均有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学说又称即时取得,指无权处分他人不动产或动产的让与人,将依据公示方法由其占有的他人财产交付给受让人,如果受让人取得该财产时系出于善意,则其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原财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①善意取得是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通过对善意取得制度中一些问题加以分析,以期对我国的物权法、民法典的完善尽微薄之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监狱机关正面临着关于监狱安全、涉访涉诉、执法信誉等方面的危机。监狱危机处置得当,可成为重塑监狱形象的绝佳契机和开创监狱工作新局面的良好胜机。在预警策略方面,要从信息取舍向度解析监狱危机之发生指数,从应用防范向度做好监狱危机之基础保障。在处置要术方面,要引入谋略学理念,靠前指挥,凸现决策力;因势而动,展现应变力;注重合作,尽现协作力;及时回应,彰显公信力。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监狱危机后期的对策研究,建立责任倒查机制,促进监狱正气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8.
科技兴业科技兴市科技兴国杨戈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这一代名士在《岳阳楼记》中所作的千古绝唱,更是当代中国志土的心灵写照。爱国诗人陆游也有“位卑未敢忘国忧”之句。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晓喻,中国古代的杰出人物,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而当...  相似文献   

9.
陈浩 《检察风云》2014,(12):88-91
气又有正气、斜气之分。正气足,则能成有益之事;斜气升,则多无益之举。艺水家之所成,多以气正者为世人所认可,而以气斜者力历史所遗忘。  相似文献   

10.
李华鹏 《中国律师》2003,(11):31-33
此篇报道的形成及刊发,其目的绝非是想通过对个案“指手划脚”而哗众取宠,其用意仅在于为讨论个案所涉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提供一个平台,对法律的完善尽一份微薄之力。——编者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04,(7):56-57
福建惠东一带,素来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而蒋细宗则像是一条凌空漫舞的飞龙:崇武大砟一直是个以海为生的渔村,而豪达石业有限公司则是这海岬高高升起的一颗工业明珠。1993年底,在共和国大地上,发展的大朝汹涌澎湃,创业的涛声如雷似鼓。正如俗话所言“机遇总是青睐于有理想的人”,这时,蒋细宗这个先在海上犁风破浪又在村里当过干部的大海之子,在这大潮的鼓舞下,在这涛声的指引下,雄心壮志地创立“豪达”事业,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墨帅 《法治研究》2006,(6):32-32
人总是爱面子的,说得动听点就是讲究自尊。当然,“玩”自尊也是需要一点技巧的。所谓自尊,端之高者可能会被称为拿架子;失之低者则可能丢尽颜面。就像宋丹丹演过的一个小品,里面有个老太太动辄因豆丁大点的事发脾气,以致大呼“伤自尊了”,这样的矫情自然令人捧腹。而在现实生活中,自尊成为一个变量,它可以是高贵的精神符号,也可以沦为随意贱卖的附属品。心理学认为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内核。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和天性。  相似文献   

13.
孙渝 《中国律师》2011,(9):43-43
律师界为同类喊冤的事,近年来时有发生。与之相反的是,公、检、法人士每年入罪的人数远比律师多,却罕有为之喊冤的同道,想必他们是无冤可喊的。如果这一逻辑成立,则律师喊出的种种冤屈,大概不会是空穴来风,至少未必都是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14.
一念之贪不制,则以往清白尽毁。2012年5月,冀东监狱原高级警官温英豪失去了往日高大威武的警官风采,耷拉着脑袋,沮丧地被送进了警车。  相似文献   

15.
论保险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保险,就其社会意义而言,旨在分散风险、消化损失,即将不幸而集中于一人的意外危险而生的意外损失,透过保险而分散于社会大众,使之消化于无形。①但保险必须以保险利益的存在为前提和生效要件,从而防止道德危险之猖撅,并杜绝以他人灾害为赌博之流弊。投保人如果以自己的寿命、身体或财产为保险,自然不发生利益是否存在的问题,但若以他人的寿命、身体或财产为保险而不具有保险利益,则暗中毁损财产或伤害生命身体的不法行为,就难免时有发生,从而不仅保险制度被破坏,就是公秩良俗也难以确保。因此,保险利益之研究,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权保障意识的增强,刑事被告人的诉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被害人的诉权法律规定却很少。本文分析了刑事诉讼法中对被害人诉权保护存在的不足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期望能对刑事被害人诉权的改善和提高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名言录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牡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高尔基 △人生最高之理怨,在求达于真理。 —李大钊 △学者须是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此只是志不立。 —木熹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名言录~~  相似文献   

18.
王翠霞 《法制与经济》2008,(10):75-76,78
关于弱势群体,在很多学科领域里,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法律作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武器,自然更是离不开这个话题。如何更好的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学者们曾经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为法治建设献力。笔者从民事诉讼这个小论题出发,着重于细节上的探讨,从弱势群体的界定到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再到具体措施的提出,在立法层面、司法层面还有社会层面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以微薄之力为弱势群体的民事诉讼保护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19.
张敏 《江淮法治》2011,(1):50-50
民生工程是政府为百姓办的一件大实事,我们部期望能落到实处,可我们也知道.如果要想把民生工程办到预期目的,则需要一大笔资金.这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指出:“司法公正是法院审判工作的生命和灵魂。”而司法公正的实现,离不开建立一套合理有序、保障司法公正的机构体系和管理体制。目前,我国现行的法院管理体制呈现出许多不利于维护司法公正的弊端,这已是司法界的共识,对之进行改革已成为客观迫切要求。本文重点就法院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谈几点浅见,以期为正在深入进行的法院改革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