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无名尸身源查找工作的迫切要求,颅骨面貌复原技术越来越引起刑事技术部门的重视。笔者主要从事刑事记忆画像工作,曾多次利用计算机为无名尸进行颅像面貌复原,积累了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强辉 《刑事技术》2010,(3):51-52
笔者从事刑事模拟画像工作多年,运用该技术协助省、内外公安机关侦破了一大批重、特大案件,近年尝试对无名尸体的相貌进行画像复原,运用复原画像结合其它特征信息,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大范围的查找,对获取的信息,运用DNA技术进行排除、认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解剖学家Schaaffhasen于1877年首次提出利用颅骨复原远古人类面貌的设想起,百余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将这一有点神秘的技术应用于刑事司法实践,为寻找颅骨的身源人及颅骨的身源鉴定提供帮助。利用颅骨复原身源人面貌在刑事侦查中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涉及颅骨(白骨)的案件,多为碎尸或杀人抛尸、掩埋的案件,发现时尸骨多是面目全非,难以进行面貌识别。可以说,确定身源是侦破这类案件的关键。目前,在刑事科学领域,确定颅骨身源的方法有两种:颅像复原法和颅像重合技术。在颅像复原研究困难重重的情况下,颅像重合技术研究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7年,铁岭市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刑事技术研究大多着眼于具体技术应用,而对刑事技术本质、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视角对刑事技术进行分析,在简要阐述科学、技术与社会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了刑事技术与这三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并进一步从宏观上揭示了刑事技术的本质和特征。本文旨在为刑事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发展提供思路,为宏观管理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刑事技术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熟悉和应用刑事技术必不可少的一条重要途径。刑事技术课程创新型实验,是当今社会形势的要求,国家教育政策的需要,更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开设刑事技术课程创新型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刑事技术创新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在刑事技术课程创新型实验设计上,从思维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6.
刑事测谎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95年,意大利学者龙勃罗梭率先用生理测量仪测定刑事嫌疑人供述的真伪.从此,刑事测谎技术开始得到应用和发展.由于测谎的生理指标越来越有代表性,生理测量仪更加精确,测谎的组织实施臻于完美,测量结果的解释趋于准确,因此,刑事测谎技术得以应用于刑事侦查和法庭调查中.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测谎技术被看作资产阶级、唯心的货色加以拒绝和批判.因此,测谎研究在我国成了禁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刑事测谎技术的科学性逐渐被认识.国家不仅投资研究开发以多种波动描计仪为代表的刑事测谎技术的硬件,而且重视测量的组织、测量结果的解释等刑事测谎技术软件的研究开发,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7.
在视频侦查工作中时常遇到视频人像质量过低难以辨识的情况,而GFP等人像深度复原方法只适用于单张人像的复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FP的监控视频人像复原技术,将GFP方法扩展至视频侦查应用,便于及时锁定犯罪嫌疑人,提高破案效率。首先对监控视频进行视频分帧、人像裁剪对齐、倾斜透视校正等预处理操作,然后使用GFP方法对预处理后得到的人像进行深度复原,最后经过逆处理将复原人像整合成高质量人像视频。在大量经过预处理后的模拟退化人像和无参考退化人像测试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GFP方法在主观视觉效果和FID、PSFR、SSIM、NIQE等客观量化指标上均优于其他人像深度复原方法,相较于其他人像深度复原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复原复杂应用场景下的低质量退化人像,更适用于视频侦查应用;通过使用YTF视频人像数据集进行对比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添加预处理与逆处理过程的基于GFP的监控视频人像复原技术,对于低质量视频人像有更加优秀的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桂强 《刑事技术》2003,(5):30-35,57
目的阐述刑事影像领域内影像技术及应用的现状和发展。方法从理论方面研究国内外刑事影像技术文献。结果提出了刑事影像影像技术新的框架体系。结论刑事影像技术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像成像检验、影像分析检验和影像合成演示。  相似文献   

9.
孙瀑 《刑事技术》2000,(4):40-40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在刑事技术检案中已越来越多涉及电脑技术,而网络技术的提高,为刑事技术工作充分运用电脑最新技术揭开了新的一页,应用网络技术刑事技术工作能够在增加检案手段、获取技术信息、提高检案质量等诸多方面得到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刑事技术工作中的应用马秀芳宋晓波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刑事技术工作继续维持传统型、经验型的检验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刑事技术工作的需要,应该逐步向高技术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刑事技术解决很多问题,它能够为文件检验、司...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图像降噪和图像增强方法对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选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方案。方法收集33起人像鉴定领域实际案例中的人脸图像素材,研究以高斯滤波和小波变换为代表的图像降噪技术以及具有边缘保持和小波变换特性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增强技术对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图像处理方法对人脸识别性能的影响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结果本文研究的图像降噪技术均显著提高了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准确性,而图像增强技术虽然提高了人脸图像显示效果,但对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无正向促进作用。此外,高斯模糊图像处理的图像降噪方法虽然简单,但与本文研究的其他方法比较,其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改善方面效果最显著。结论人脸图像质量对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改善人脸图像质量进而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准确性。其中,图像降噪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且比图像增强技术更适合于实际人像鉴定应用中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2.
Image interpret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field of forensic science; however, it is seldom reported how to use these techniques in explosion scene forensic investigations. On 12 August 2015, a series of explosions killed 165 people and injured hundreds more at a container storage station at the Port of Tianjin. In this study, we applied image interpretation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seat of the explosion by analyzing low‐quality video clips of the event. The interpretation fits well with recently published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including the hypothesis, evaluation, inference, and confirmation. Image processing was adopted to enhance the images while the explosion scene was reconstructed with the same images. Some important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and utilized to distinguish whether the flashes were caused by reflection or a real blast. We reveal the real explosion location, which guides the overall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mage interpretation is a powerful tool for forensic investigators to analyze low‐quality images in complicated explosions or fire accid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资料法医学同一认定的鉴定原则、思路及方法。方法总结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92—2012年受理的30例医学影像资料同一认定案例,对影像资料数量、种类,鉴定利用的识别点及其类型、间隔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胸部X线片为最常见的鉴定资料类型。利用的识别点共有33处、6种类型,包括:自身惟一性特征、骨骼自身结构的变异或发育畸形、疾病或退行性变、创伤后病理变化、医疗后果和正常形态的多处一致。结论影像资料常规审查是案件受理前提之一,同一认定时结合资料类型、投照部位及案情特点选择相应识别点,自身惟一性识别点最佳,多种类型识别点联合使用,识别点多处表现一致得出肯定结论者可应用于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14.
To prevent image forgeries, a number of forensic techniques for digital image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can detect an image's origin, trace its processing history, and can also locate the position of tampering. Especially, the statistical footprint left by JPEG compression operation can be a valu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the forensic analyst, and some image forensic algorithm have been raised based on the image statistics in the DCT domain. Recently, it has been shown that footprints can be removed by adding a suitable anti‐forensic dithering signal to the image in the DCT domain, this results in invalid for some image forensic algorithms. In this paper, a novel anti‐forens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is capable of concealing the quantization artifacts that left in the single JPEG compressed image. In the scheme, a chaos‐based dither is added to an image's DCT coefficients to remove such artifacts. Effectiveness of both the scheme and the loss of image quality are evaluated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nti‐forensic scheme can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JPEG forensic tools.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在刑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阐述图像处理系统的概况,包括图像处理应用软件、系统的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图像输出,并介绍了其在刑侦领域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Image fusion is a process of combining two or more images into an image. It can extract features from source images, and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than one image can.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age processing, it provides a technique to decompose an image and extract information from coarse to fine scales. In some practical forensic examinations (such as the cartridge image check), we cannot obtain all information from just one image; on the contrary, we need information from images with difference light sources (or light ways). In this paper, we apply an image fus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resolution analysis to forensic science. Synthetic and real images (such as images from closed-up photography and flash photography) are used to show the capability of the multi-resolution image fusion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出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与维纳滤波相结合的图像去噪算法并验证其去噪效果。方法通过对含噪的图像进行BEMD尺度分解,提取前两阶含噪的尺度分量,使用维纳滤波进行一次去噪,然后再次进行BEMD分解和滤波去噪,从而达到去噪的目的。将本文提出的算法与经典算法进行比较,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和鲁棒性。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图像的噪声,而且能很好地保持图像信息。结论本文提出的图像去噪算法思路新颖,效果良好,在法庭科学图像处理领域有很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些实例讨论了包括图像问题分析与评估、图像降噪处理、增强图像细节、干扰背景去除、模糊图像复原与监控录像重建的基本方法,总结并给出一些典型的刑事数字图像增强和复原处理的一般方法及其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选择的50余款国内外图像、图形分析处理软件、图像测量软件和测量工具系统的比较研究,根据文件鉴定中印刷文件鉴定的实践需求,通过有效的整合,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印刷文件鉴定实际需求的,能有效对印刷图文特征进行比较测量和精确测量及量化分析的技术平台,并对印刷图文特征的量化分析在印刷文件鉴定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法医遗传学领域常利用Y染色体的父系遗传特点,对非重组区遗传标记进行检测并用于亲缘关系鉴定、混合斑检测、家系排查以及种族推断等研究。目前毛细管电泳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技术,基于该技术的商业化检测试剂盒及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十分成熟。随着生物信息量的增长,传统检测技术通量低的弊端逐渐显现,推动了法医DNA分型技术的革新。近年来,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已被推广到包括法医遗传学在内的各领域,为Y染色体遗传标记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就NGS技术应用于法医学Y染色体遗传标记检测的研究现况和应用前景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司法实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