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护荣 《黄埔》2013,(6):20-21
第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师长彭士量将军是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四期、陆军大学十一期毕业,是常德会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相似文献   

2.
贾晓明 《黄埔》2020,(2):89-92
1926年3月17日,刚刚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政治部主任的蒋先云,在广东潮安县第1师驻地,主持举行和其他部队官长的联谊活动,旨在增进团结、加强合作。蒋先云是黄埔军校发展史上一位重要人物,被誉为"黄埔三杰"之首,早年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被称为"蒋介石的第一门生",牺牲时年仅24岁。关于其对黄埔军校的贡献,已有诸多研究,不再赘述,本文试从蒋先云作为学生运动先锋、工人运动领袖、革命军指挥员的史实以及家庭背景做一梳理,以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正曾购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两本《读党史》小册子。第一辑是《从望志路到南湖》,第二辑是《国共早期军事人才的摇篮——黄埔军校》。其中,第二辑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毛泽东为黄埔军校招生的事情。而且说,当年的毛泽东,就是黄埔军校的"招生办主任"。我到图书馆查阅了一些其他资料,证明确有其事。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7,(4)
正刘璠,字资航。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三月廿七日(1907年5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县十九里泉交河镇一户殷实农家。他天资聪颖,在益阳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原益阳县第一中学,现箴言中学)毕业后,考入长沙市岳云中学就读,中学毕业后立志参军革命,先考入湖南讲武堂学习,后编入广州大本营军政部讲武学校学习。1924年冬,该校并入黄埔军校第1期,刘璠被分派到黄埔军校第1期第6队学习。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区队副、国民革命军第2师的连附,营指导员等职务。  相似文献   

5.
正"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但是他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  相似文献   

6.
《黄埔》2006,(6):48-48
1928年3月,由广州迁到南京的黄埔军校本校正式成立,定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共有9期同学在此受训,即五至十三期。1933年入校的十期同学蔡见吾(炽甫)喜爱摄影,他用镜头纪录了一些当时军校的场景。70多年过去了,蔡见吾将珍藏的照片复制后寄给本刊。南京时期的黄埔军校在校史  相似文献   

7.
史兰 《黄埔》2014,(1):80-81
“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是毛泽东高度评价黄埔军校的一句名言。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陆军军官学校,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它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在黄埔军校工作过,  相似文献   

8.
正王尔琢,1903年生,湖南石门县人。1920年考入长沙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参加过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学生队分队长,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参与国民革命军第3师的改编工作,任东路先遣军党代表,参加北伐战争。后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26团党代表。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74团参谋长。同年8  相似文献   

9.
《春秋》1996,(4)
1921年7月23日到31日,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出席这次大会的有12名代表。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上海、长沙、武汉、济南、广州和日本东京等7个共产主义小组,代表50多名党员。了解这12名代表的行踪去向,有助于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本文作简略跟踪介绍,以示对中共成立七十五周年之纪念。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湘潭人。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在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秘书。1924年国共合作后,被选为国  相似文献   

10.
史轩 《传承》2003,(6):15
毛泽东的挚友和早期革命活动的助手陈昌是半个广西人。他和毛泽东同窗和共事多年,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毛泽东称陈昌的妻子毛秉琴为大姐,陈昌的女儿喊毛泽东为舅舅……一陈昌,又名章甫,祖籍湖南,1894年7月14日生于广西梧州市鸳鸯江畔。8岁时随父母回到湖南浏阳土桥炭坡。1911年夏,陈昌考入湖南全省中路师范学堂。翌年,该学堂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春,毛泽东就读的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陈昌便和毛泽东同窗。毛泽东远大的抱负和非凡的胆识,使陈昌十分敬佩,俩人成为挚友。他们经常一起去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等老师家中,请教治…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投身革命、领导革命的开端是以他主编《湘江评论》为重要历史界地的。 第一,以主编《湘江评论》为标志,毛泽东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毛泽东的推动下,湖南学生联合会于一九一九年六月三日宣告成立,七月九日,学生联合会邀集工商各界正式成立了湖南各界联合会,开展罢课,抵制日货,维持国货等活动,以声援北京的学生运动。在这些活动中,毛泽东是主要的组织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100年前的春节,青年毛泽东过得很充实,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游学、读书、交友、思考、锻炼、写作……一100年前的1918年,农历戊午年,毛泽东的春节,应该是在长沙度过的。《毛泽东年谱》上记载说,1918年2月19日,毛泽东"出席湖南第一师范学友会职员会议,提出本学期学友会继续办工人夜校等活动事宜,会议讨论通过。"这一天,是大年初九。这一年,毛泽东25岁,是省城湖南第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09,(5):21-23
曾启球,1919年生,湖南双峰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十六期。抗战期间在湘北第三、四次会战中流过血,负过伤,在鄂西会战中立过功。抗战胜利后,又奉派至中央训练团学习,教育班第一期毕业。曾任国民党陆军第九十九军九十二师二七五团中校副团长;起义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湘中第三支队第四团副团长。新中国成立后,在“镇反”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后来平反昭雪。上世纪80年代从新疆建设兵团离休返回原籍,曾任双峰县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党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毛泽东党校教育思想十分丰富、精辟和深刻,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党校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办好党校是很有必要、很有教益的.毛泽东十分重视党校教育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毛泽东总是从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亲自抓干部教育,抓党校教育.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毛泽东就倡导建立新民学会,并以新民学会为基地,通过办文化书社,发起俄罗斯研究会,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民学会在思想上组织上为湖南共产党小组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新民学会是孕育了湖南共产党小组的革命摇篮,也是毛泽东党校教育思想的滥觞.在第一次国内革命的高潮中,共产党人主持办起了农民运动讲习所,这是当时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毛泽东亲自参与了农讲所的组织和教学工作.在第五届农讲所,毛泽东向学生介绍了湖南衡山等地区农民运动的经验,并讲授了《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第六届农讲所,毛泽东任副所长,主持工作,并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三门课,还讲授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这篇著作.  相似文献   

15.
刘鸿翔  ;朱与墨 《求索》2008,(6):48-50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五年半、工作二年半时间,其理想抱负、身体素质、读书方法、调查能力、军事才能、哲学思想、政法思想、教育思想和文学艺术修养等方面长足发展,由玉石成大器,成为中国拄长天之大木。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8,(5)
正张申府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他1920年夏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建党初期党员之一。他曾参与黄埔军校筹备工作,是最早进入黄埔军校工作的共产党人,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和进入黄埔军校工作的推荐人。因此,他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重要人物,是黄埔军校政治工作较早的参与者与开拓人。  相似文献   

17.
陈予欢 《黄埔》2014,(2):74-77
正1927年7月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筹备复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并下令在广州黄埔军校的第五期学员赴南京举行毕业典礼。同年8月15日,黄埔军校第五期第一、二、六大队学员共1480人在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大操场举行毕业典礼。11月5日,军事委员会颁令将军校改名称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方认为教育是国家之百年大计,而军事教育又更有胜于此,为适应未来国际间紧急局势之演变,故对军  相似文献   

18.
张长龙 《传承》2011,(12):82-83,88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中有第一期学生潘学吟和第十一期学生曾会奇两位黄埔同学的毕业证书,通过这两张证书的概况和特点,来论述黄埔军校校名、领导人、学制、政治信仰的变化和带来的影响,对后人了解黄埔军校的变迁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杭元祥 《黄埔》2013,(6):54-56
毛泽东为黄埔军校招过生,是不争的史实。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记述毛泽东生平、思想、业绩的《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有关毛泽东为黄埔军校招生的记录有三条,均发生在1924年。  相似文献   

20.
正李谦,原名李隆光,湖南醴陵人。1909年出生于醴陵县城一个店员家庭。1924年春,李谦和左权等同学离开家乡,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堂,后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秋,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黄埔支部成员。1925年,李谦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调第6军19师任营长,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