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父亲的味道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气味,日子久了,那种气味就代表他。父亲是什么味道?我想每个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我的父亲逝去已整整7 年,但他的味道却依然挥之不去,恍若仙气附体。父亲嗜咽,一生久经烟的熏烤, 至死不渝。烟是父亲亲手栽种的,从育秧、移栽、施肥、除草、杀虫到抽烟芽、摘烟叶、晒烟叶、储藏烟叶,父亲像呵护子女一样呵护着他心爱的尤物。  相似文献   

2.
正近来,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在2号航站楼设置了"气味地球仪",使游客可以在旅行前先闻一闻目的地的气味。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8日报道,这种神奇的"气味地球仪"能向旅行者提供泰国、南非、日本、中国和巴西的气味。其中,南非的气味融合了部落香熏、野草和麝香味,使人仿佛置身南非游猎冒险之中;巴西具有浓烈的热带雨林动物群气息;中国是结合寺院香火与桂花香,展现出东方味道;日本则是海草、贝壳、绿茶和龙涎香的混合气味;泰国是混杂了柠檬香草、生姜和椰子的气味。  相似文献   

3.
百科     
“气味屏幕” 东京农业和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可传递气味的屏幕技术,能准确定位液晶显示屏幕上的食物图像并散发出该食物的气味。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遍布在显示屏上四个角落的凝胶颗粒,会随着空气流动而散发出气味,气流可以随着风向变换强度和方向,用户就可以体验到不同位置的气味强弱。  相似文献   

4.
荣耀     
高高低低的屋场前后,鸭鹅相嬉,犬猫互逐,间或看见黑色八哥立在猪背或牛背上。每天巡查在家乡的村街镇巷中,姜金利都动情地嗅着牛栏的草腥和炊烟的气味。 刚过而立之年的姜金利已在凤城市赛  相似文献   

5.
正炎炎夏日在6月如期而至,走进四川省文化馆一间文物收藏室,"吱嘎"一声,老旧地板发出的响动,让原本安静无声的房间显得更加寂静,空气中弥漫着尘封多年的"老旧"气味。蹑手蹑脚走进里屋,正中一张大桌,让房间显得偌大而空荡,桌后两位戴着厚厚口罩的工作人员,正伏案仔细查看着、丈量着、记录着,当他们将桌上物件轻轻提起,一幅幅价值连城的画作墨宝呈现眼前。省文化馆里发生的这一幕,也正在全省和全国许多不同的单位"同步上演"着。2016年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6.
历史,曾蘸起你的体液冲洗血肉模糊的伤口。岁月,曾闪烁依恋的目光吻遍你岩石般坚强的前额…… 真是赤色之水么? 拍岸的惊涛,散发郎酒、茅台的醇香,还是血腥的气味?蜿蜒的躯体,隐藏着杜康的精灵,还是勇士的忠魂?  相似文献   

7.
视觉     
《党建文汇》2011,(8):47-47
鞋子穿久了难免会有难闻的气味产生。这款方便的消毒器,采用紫外线杀菌,不仅可以除去难闻的气味,还可以杀灭95%的细菌。  相似文献   

8.
李志江 《先锋队》2012,(14):22-23
5月3日,记者走进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4#高炉作业区,一股热浪夹杂着呛人的气味扑面而来,立刻让人汗流浃背。此时,作业区正中央几十米的高炉正在向外喷涌着火红的铁水,不时有火花从铁水中迸溅出来,向四周散落。几名头戴安全帽、身穿天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不畏高温,在火红的铁水前忙碌着,其中一名粗壮结实的中年人不时地与同事们商量着什么。这位43岁的中年人,就是2012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四高炉作业区主管阮根基。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文化气氛浓郁的北京三里屯出现了一家叫气味图书馆的小店,这也是中国首家气味图书馆。小店一开张,就吸引了不少目光。图书馆是收集书籍,然后供人阅读的;我们  相似文献   

10.
为谁辛苦?     
王南 《前线》1963,(20)
“为谁辛苦?”——这是一句老话。说它老,主要还不是因为这句话曾经在旧社会长期流传;而是因为,这种感慨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死去了的私有制社会的人人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散发着腐朽的气味,同社会主义时代,同无产阶级革命者,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11.
<正>回家过年,这种神圣的传统仪式,隐藏着千百年来国人的文明密码。构成文明的要素之一,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童年,母亲给我们换上新衣服,饭前烧香祭祖,我们煞有介事地手握三炷香,跪拜先祖。整个午饭,四周都弥漫着说不出是香是臭的焦糊气味,久了反而讨鼻子喜欢。下午给长辈拜年作揖,零花钱赶紧拿到集市上买鞭炮,百元大钞则  相似文献   

12.
张治中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自1924年入黄埔军校时起,他一直同共产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历经政治风波而不变更。张治中毕生主和,竭力主张和推动国共合作,不惜直言进谏蒋介石。那么,张治中又如何能在反共气味极浓的蒋政权中枢生存,并获得蒋的信任?《“和平将军”张治中》将向你提供答案。  相似文献   

13.
梨香     
<正>来新疆之后,就听说在南疆库尔勒盛产一种沙漠水果——香梨。为什么叫做香梨?是因为这种梨很香吗?虽与香梨"素未谋面",心中满满的却都是好奇,想象着它的气味和味道,想象着它的模样!两年前的8月份,我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了新疆,来到了"香梨之城"——库尔勒,来到了二师塔里木垦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夹缝中的绿洲小城——三十三团。刚到团场时,团里人热情地以哈密瓜  相似文献   

14.
重庆记忆     
樊水 《当代党员》2009,(10):67-67
一座城市,住久了,就会生出一种眷念。一条路,走多了,就会留下一种熟悉的气味,而心灵里的那只昆虫,就会循了那气味,冬去春来飞。那天,我在两路口等车,久了,就生出幻觉,一些记忆中的往事晃悠悠朝我走来。  相似文献   

15.
艾先立 《党课》2008,(7):92-94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对气味的认识或许还仅仅停留在好闻与难闻的表象上,但科学家们早就发现气味能使人兴奋,昆虫和动物在发情期也能通过空气传播自身分泌的“雌酮”和“雄酮”以吸引异性,我们将这两种物质统称为信息素。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一名女大学生观察发现,经常生活在一起的女生生理周期会趋于一致,包括朋友、室友甚至同一宿舍楼的女生,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6.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新华社领导立即派我赶往唐山做现场采访。在唐山灾区采访期间,我每天奔走在满目疮痍的瓦砾中,亲眼目睹了众多家庭房倒屋塌亲人罹难的惨状。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酷暑中到处散发着尸体腐败的气味,整个唐山从南到北到处是生存者痛失亲人的号啕哭声。  相似文献   

17.
从不曾有过这样的时候,医务工作者被推到战争的最前沿,“敌人”看不见却又诡异而凶险,生与死只是刹那呼吸间。2003年的春天,“白衣天使”们经历了残酷的考验。自3月27日,我区发现第1例输入性SARS病例,“白衣天使”与“SARS”进行了殊死的搏击。医院就是战场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就是战场。克服了最初仓促应战的尴尬后,医院进行了顽强的阻击。电波载着一个个预防方案,一条条治疗经验飞进了千万家庭。大街小巷散发着中药的清香和消毒水的气味。“勤洗手,开窗通风,出门戴口罩,……”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人们的情绪渐渐平稳。内蒙古医院、内蒙…  相似文献   

18.
1943年11月。日伪统治下的南京已是寒意渐浓.万物萧瑟。 12日的傍晚.江宁湖熟地区寂静如死,如血的残阳正一点一点地落入西边的山林.山谷中的阴风带着浓重的血腥气味.一阵又一阵地吹来。此刻.山路上走来一对被反绑着手的中年夫妇.后面是一群押解着他们的日本士兵。男的是江宁县抗日民主政府赤山区区长陶家齐。女的则是他的夫人朱维珍.他们是这一年的中秋节那天被捕的。陶家齐夫妇踩着枯死的树叶蹒跚地往山上走着,  相似文献   

19.
水豆豉     
正每到冬天,母亲都会将瓦罐清洗干净,晾干后准备盛装水豆豉。因为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或保鲜剂,母亲制作的水豆豉很是"娇气",稍不注意保存,就会略有生花。所以每次揭开瓦罐盖子取食,总会听到母亲的一句叮嘱:"筷子不要沾生水哟!"其实,小时候的我对水豆豉的气味并不喜欢,甚至还有一些厌恶与抗拒。黏糊糊的感觉加上奇怪的味道,让我毫无食欲。但是,在皱着眉  相似文献   

20.
木心的心     
李东方 《廉政瞭望》2013,(22):70-70
读木心先生的文字,无论散文、小说还是诗歌,迎面扑来的是暴风雨过后大地散发出的泥土和青草的混合气味。素朴纯净,归真返璞,让心荡漾在安宁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