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B超“神探”     
“贾主任,我们孩子才六岁,您一定给仔细查查,看看有救没救?”随着贾立群手持的B超探头在孩子的腹部移动,孩子的父亲紧张得声音都颤抖了。这个孩子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盆腔恶性肿瘤。父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带孩子从秦皇岛来到北京儿童医院。“不是肿瘤,只是阑尾脓肿。”贾立群放下手中的仪器说。“真的吗?”对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孩子的父母都不敢相信。“我来证明给你们看。”贾立群拿来了一个穿刺针头。对准部位刺了进去,涌上来的脓立刻就把注射器推杆给顶了上去。“扑通”孩子的父亲跪倒在地:“您救了我们全家的性命啊!”贾立群连忙扶起他,“不是我救的,本来就没大碍。”  相似文献   

2.
李可 《党建文汇》2002,(14):6-6
1943年9月,我出生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医院。父亲匆匆赶到医院看望母亲,安慰了母亲几句,就匆匆而去,这可引起了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的不满,他生气地说:“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怎么可以这样没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阿迪 《党课》2006,(3):32-33
诸葛亮这个人,一生好炫耀自己,啥事儿都得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他安排别人投降可以,别人主动投降不行。魏延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当初他救了黄忠,反了长沙,降了关羽,谁看谁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儿。可诸葛亮的想法却很“另类”,他非说魏延的脑后长有反骨,日后非反不可。  相似文献   

4.
广州消防战士姚携炜为救跳轨者英勇牺牲,当地多个部门登门慰问其家人,一名政府官员递上慰问金,握着姚携炜父亲的手说: “恭喜你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姚携炜的父亲愣住了。  相似文献   

5.
张明 《世纪风采》2008,(7):32-33
张恨水,1895年生于江西广信,祖籍安徽潜山,他的祖父和父亲弃文习武,都很有本领。所以,张恨水常说,他是将门之后。不过,他这个将门之后,却酷爱小说。  相似文献   

6.
李庆钢 《新长征》2006,(4):55-55
父亲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他是以私塾先生的身份为掩护,从事抗日斗争。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母亲说,他打十岁起就为村里人写对联,在村里的人缘极好。后来身份暴露后,担任八路军区武工队的文书和司务长。1949年随解放大军渡江南下到浙江后,担任桐庐县新生人民政府的第一任粮库主任,后来。又担任过县文教局党委书记、卫生局副局长等十多个局级领导职务。我们子女都有些想不通,父亲资格老,又有文化,这在当时南下干部中是很少的。  相似文献   

7.
父亲是个最重感情的人,在他心目中共产党的位置最高。用父亲的话说:他的命运是与党息息相连的。父亲是咱们那个穷山沟里最大的“官”——村党支部书记。从咱懂事时起就知道,父亲在村上是个挺体面又有威望的人,不管是在化苦思甜会上作报告,还是在家里谆谆训导我们,他都会深有感触地说:“共产党好啊,以前咱给地主当放牛娃,做长工,现在咱穷人翻身做了主人。要没有共产党,咱还不真成了个要饭的”。这种感情他咂摸得最实在。的确,共产党给父亲的第一次解放,使他从受剥削受压迫的绝境中解放出来,真正做起了人,为他的人生树起了一座…  相似文献   

8.
2010年12月6日中午,青岛人王国栋(微博名“青岛横枪立马”)在新浪微博上传了一份遗书。遗书说,他是青岛四方区的一名拆迁户,由于拆迁程序明显违法,补偿不合理,他坚决抵制拆迁。交涉、投诉、上访、起诉,该做的都做了,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命运——他收到了强拆令,勒令他12月17日前搬出。“强拆就要开始,故留下一份遗书。”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医生。说他平凡,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内科医师;说他特殊,因为他是北京劳教系统的一名医生。面对社会上一些医院高收入的医生,他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职责:“这里的患者需要我”。  相似文献   

10.
父亲大半生没有做过一件他值得夸耀的事,也没有一段让儿女们骄傲的历史。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更多的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父亲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天上掉片树叶也害怕打破头,一点学手续。当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父亲当时惊呆了。继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18):96-97
一头驴子掉进枯井之中。主人请来一群朋友帮忙,想要救出驴子。但是,井太深,加之井壁狭窄,大家想尽办法都无济于事。主人想到驴子跟随自己十多年,没少吃苦,现在就要这样活活饿死在井中,很不忍心。最后他决定填井。既然救不了驴,就让它死得快一点、少受一点痛苦。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上有一个"鞭打芦花"的故事,说的是孔门弟子、位列"圣门十二杰"之首的闵子骞,出生三个月就失去了母亲,是继母把他带大。在平素生活中,继母由于偏私亲生儿子,对他常有轻虐之事。有一年冬天,父亲带着十岁的闵子骞和弟弟闵华一起坐车赶年会卖粮食,父亲想教他学赶车,可是他冻得浑身发抖,连鞭子都拿不住。父亲认为他装冷偷懒,对  相似文献   

13.
父亲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没有做过一件值得大家夸耀的事。从小到大,我和弟弟妹妹都有意无意地冷落着父亲,有时候,我们甚至对父亲充满了轻视。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小时候,我是个非常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每到年终,父亲总是抄着手站在家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邻家的孩子捧回一张张"三好学生"的奖状,而我总是低着头,两手空空地回家。为此,父亲很是失望。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月15日,我在医院里度过了艰难的一晚,父亲被查出了"急性丙肝"。在医生办公室里,我们等着主任大夫怎么"判决",父亲被告知呆在病房里,不准探听。主任说,病很危险,要么做肝移植,这个得找亲人作供体;要么,做透析,这只是试试看,能否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的母亲和女友在一旁流泪不止。我看见父亲在病房门口焦急地探望。肝移植先没敢做,只是做了两次血液  相似文献   

15.
去年回家看望父母,听父亲说,由他指挥的南阳宛运集团公司(原南阳运输总公司)“夕阳红”合唱团排练的大型革命史诗《长征组歌》,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上演,获得了圆满成功。父亲还兴奋地告诉我,那天,整场演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全体合唱队员包括乐队都穿着红军服装,个个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南阳日报、南阳电视台都作为新闻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6.
“凡人”父亲□艾琳父亲走了。我常常陷入久久的难以自拔的思念之中。父亲是带着清贫、带着无私无悔离我而走了……父亲一生平凡。当了一辈子工人,钻研了一辈子技术,最大的“官”不过车间主任。但他的同事们常说,他很有才华,很优秀。小时候,每当我听到这些评价,总是...  相似文献   

17.
上次回老家时,父亲说,三叔几个月前办理了退休手续,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到七八百块钱的退休金,他也想办一个。  相似文献   

18.
父亲打来电话让我和弟弟火速回家.因为他要过生日了。我乘车连夜往家里赶。雪天路滑,深夜12点我才到家。父亲房里的灯还亮着,但房门推开的刹那,眼前的父亲,早已酣睡,破旧的棉被厚厚地压在他的身上,电视机里雪花点刺刺啦啦地溢满了荧屏。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2月27日晚。我父亲王辉球突然感到腹部剧痛不止,被救护车连夜送往301医院。此后,再也没有走出医院大门,直至2003年病故。令我无论如何想不到的是。引起这场大病的“元凶”竟然是63年前的一处枪伤!父亲人院后.医生初查时认为,患肠梗阻的可能性极大。可是,进一步检查后医生却大为震惊。  相似文献   

20.
绿荫浓情     
挑着家庭重担的父亲,在崎岖的生活道路上跋涉了大半辈子,日见苍老了。父亲的这些变化着实让人心疼,我就想让父亲到县城与我同住,让他享几天清福。父亲却过不惯城里的生活,老是牵挂农村老家的树,离开了他的树,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常常住不了几天,就急着要回去。说是回到乡下老家,坐在自己的树园子里,看日出日落,看云聚云散,听树儿和清风细语,心里才踏实,生活才有滋味。其实,父亲也不是不会享福,他是离不开他那绿色的事业。父亲的老屋在河套平原的一个小村落里,房前屋后绿树环绕。每到春天,梨花飞雪,杏花吐艳,绿林间花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