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甘肃省石窟艺术长廊从西到东遍地皆是明珠,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拥有一半.本文就敦煌莫高窟与天水麦积崇山石窟在创建年代、艺术知名度、凿崖为龛、壁画风格、造像艺术、地理位置、艺术规模、保存完整程度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天水旅游经济的文化定位 ,必须立足现有的资源优势。麦积山石窟文化是天水旅游资源的精华 ,因此开发投资应以宗教艺术为核心 ,以麦积山石窟为重点 ,以扩大周围寺庙规模和艺术风格为方向 ,将天水旅游业发展引向更深层次  相似文献   

3.
正佛教题材绘画有着悠久历史。自佛教东渐中土以来,佛教绘画在逐渐中国化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既有过史册称道的辉煌,也有过门前冷落的寂寞。田沧海的画作,给沉寂已久的佛画创作投下了一抹亮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启示。也许,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作为"像教"的一种重要形式,佛教绘画进入中国已达两千年之久。这两千年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两段:前半段是在中国化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和辉煌,从南北朝之际的"张家样"、"曹家样",到  相似文献   

4.
一、晋文化及其历史分期  “晋文化”这个称谓可作“广”、“狭”两义的区分 :“广义”的晋文化可以看作是关于山西古代文化的概称或泛称。如同人们习惯于以“晋”作为山西省的代称或简称一样 ,举凡山西地区的传统文化往往冠以“晋文化”称谓 ;“狭义”的晋文化或比较确切意义的晋文化 ,应当看作是关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山西文化的一种指称 ,也就是关于晋国文化与魏、韩、赵三晋国家文化的统称或合称。西周至战国尤其是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晋国文化与魏、韩、赵文化 ,可谓山西古代文化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轴心时期。据此 ,我们即以这个时期为…  相似文献   

5.
佛教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于汉代由印度传入我国,近2000年来,与我国的本土文化道教、儒学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最为突出的是佛教禅宗在中国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并与道教和儒家学说互相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禅宗佛学文化和丛林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很大的作用,并延伸和扩展到整个文学、艺术、建筑、教育等领域。研究汉传佛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进一步使人看到祖国大陆和台湾的佛教同祖同源,法脉一家,能够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同时,也可以逐步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促进世界和平服务。  相似文献   

6.
佛教艺术较注重形象艺术教育。早在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借助中国黄老、道教思想发展自己;同时,道教也吸收借鉴佛教的教义和造像艺术形式,创造出了佛道相融、佛道并存的造像艺术风格。本文即结合中国佛教、道教的发展背景,探讨早期佛道相融的造像艺术形式及对道教造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佛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国佛教在道德建设、本土文化发展、生态建设和人文价值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佛教出现了一些过度商业化和契理性弱化的现象。当下,中国佛教的发展要进一步现代化、知识化、国际化、和谐化,要以勇猛无畏的精神,融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时势,在夯实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弘明集》记载了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释、道、儒三教的争论。在释道的争论中发生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僧人或拥护佛教的学者援引道家经典以回应道教的攻击。笔者暂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以佛释道”。佛教刚传入中国时,遭到了包括儒、道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强烈抵制和排斥。佛教僧俗从当时实际需要出发,以自己的特有思维方式来阐释道教的思想,其目的在于为自己这样一个外来宗教能在异国开辟生存和发展之路。同时,佛道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辩论,也给道家的传统观念打上浓厚的佛教印迹,这当是很有特色、耐人寻味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按其特点,可分四个历史阶段,即译经阶段、消化阶段、创宗阶段、自立阶段。自东汉至十六国时期,是中国佛教学史上的第一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里,佛教徒的贡献,一是翻译经典;二是阐发义理。至南北朝,佛教发展进入初步消化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时,首先是阐明义理,其次是译经,经过初步的消化,中国佛学进入创宗阶段和自立阶段。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之内容的河北省佛教造像艺术博大精深,传世之作辈出,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按量度绘制可操作的施工图纸制作立体模型,创造性复制、艺术性还原国内外(博物馆)的优秀佛菩萨造像,概括性地再现了佛教造像史上著名的塑像,建立起中华佛教造像文化基因库。  相似文献   

11.
山西简称晋,别称三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三晋文化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在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和文化艺术等方面提出诸多主张,其所蕴藏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影响着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到当今社会的一代又一代人,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那么,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其与三晋文化有什  相似文献   

12.
研究典权存废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是为什么典这种现象根植于中国而无法产生于其他文明中,为了解这一独特的制度,就必须进行“典”的起源研究。经过细致地考证,从各种证据中可以看出:田宅典卖制度很可能就源起于南北朝时期,时间应该在北魏及其后的北朝,而逐渐成熟于后周时期。“典”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尤其是均田制)、宗族制度和佛教信仰,而这些力量刚好在南北朝时期得以萌发和生长,而在后周时期得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佛教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二年(汉哀帝元寿元年),西域佛教国大月氏使臣伊存来朝,博士弟子景卢从伊存受浮屠经。公元六十五年(汉明帝永平八年),汉明帝给楚王刘英的诏书里褒奖他“尚浮屠之仁祠”,并将诏书宣示各王,可见朝廷提倡佛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中国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改革开放40年舟山普陀山佛教管理工作实践为研究个案,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探求佛教与时代的统整、融合和适应之道,促使佛教僧团在管理制度方面能应时代机宜作出调整,从而促进整个佛教僧团在管理上的现代转型,最终实现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力求为当前中国宗教治理提供些许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对中国古典文化艺术产生深远影响的禅宗文化。禅宗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为文人士大夫所吸收,在他们所创作的园林艺术中得到充分表现。文中从禅宗美学、意境等方面作出理论阐述,进而对园林中的禅宗意境进行解读,从一个新的角度探寻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6.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散落在佛教浩瀚典籍及其教规教义里丰富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和经济伦理,两千年多来一直规范、引领着佛教信众和佛教社会生产关系发展,成为佛教国家的治国理政思想和社会治理理论。目前,全球近4亿的佛教信徒在参加宗教活动的同时能从中接受到政治经济学思想和佛教经济学知识训练并指导他们生产经营,培育和传承发展佛教经济和市场经济伦理。它对政治经济学知识的普及作用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能与之相比,它用讲故事的方式传播政治经济学思想,其生动性迄今难有经济学教材能与之媲美。佛教文化是我国与亚洲国家进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文化纽带,并早已成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文化基因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和谐人际和用工关系的积极作用。世界宗教文化和宗教经济,是世界进入新时代我国"一带一路"全球合作和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平台。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对佛教典籍及其教义教规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伦理内容进行系统性、逻辑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石窟艺术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等为主的“五大文化”为名片,以创作文艺精品为品牌,进一步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着力增强天水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8.
三国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心城市,如曹魏的洛阳、许昌,孙吴的武昌、建业、广州、交州,蜀汉的彭山、乐山等。佛教经典的翻译借用了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想与语言,大乘佛教的般若思想与玄学在交流中融会贯通。佛教戒律与当时的社会文化与风俗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戒律与制度体系。佛教音乐传入并经过中国化,形成了中国佛教梵呗。三国时期的佛教流传,充分体现了本土化、时代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禅是宗教,诗是文学,禅诗的结合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禅诗既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一块瑰宝。本文以中国古代高僧的禅诗为切入点,得出中国禅宗发展为入世佛教、人间佛教是禅诗得以兴盛的重要因素,并从几种典型的禅诗进一步探讨禅诗所显露出来的艺术美学禅宗境界。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佛教的发展,至东晋慧远大师时,佛教迎来了第一个的历史考验与机遇。考验是因为新兴文化兴起后,必然与原有的本土文化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与冲突,机遇则是若能善巧应对这种冲突,化解其中的矛盾,佛教就能真正的融入中国文化这个体系,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份。本文以慧远大师在这重历史考验与机遇中的表现为中心,来探讨其对佛教中国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