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视野》1986,(1)
1、卖不出去的东西是不是商品?废品是不是商品?从商店买来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别人时,还是不是商品?凡是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所共有的自然属性;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特征,即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根本标志.一个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但不可能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如果一个物品没有效用(使用价值),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就不可能交换别的东西,它就不是商品,也没有任何价值.由此可见,劳动产品只要用来交换的,不管交换成功与否,它作为商品的性质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商品生产所有权的基本规律是交换主体之间经济关系的前提出发,把交换主体之间的交换活动及其所体现出来的自由和平等原则称之为"所有权、自由和平等的三位一体",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资本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的分析,揭示了人权就是劳动者的所有权与劳动的分离,就是资本自由地、平等地剥削劳动力的特权.  相似文献   

3.
《探索》2014,(3)
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是划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界限。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其性质取决于由哪个阶级所主导,服务于哪个阶级的利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生产资料、劳动力和消费品的充分商品化,使生产资料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使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远远高于其价值,使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换并非等量劳动相交换,使资产阶级成为市场的主导者。而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应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市场,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作为统一的利益主体所主导的市场,是有计划的市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化的程度与资本主义相比都是有限的,其最根本的特征是限制乃至消灭剥削,实行基本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只有这种性质的市场,才能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联系的体现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来看,商品生产只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要实现为社会劳动,必须经过交换。在交换中,交换双方舍去了彼此劳动的各不相同的具体形态,只把彼此的劳动当作同一的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互相比较。这样,具体劳动的抽象化,是在亿万次重复进行的交换实践中,由商品生产者自行完成的。马克思提出“抽象劳动”这一范畴不过是对亿万次重复的交换实践中发生的事情所作的理论概括。在  相似文献   

5.
卢宇峰 《探索》2007,(4):80-85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与客体对于主体有用性的统一.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价值决定劳动投入的方向和数量,因而可以通过劳动得到衡量.价值劳动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与贯彻,也是一种价值本体论,与人本主义相一致.在国内、国际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论是在微观上还是在宏观上,都要以价值或市场为导向,坚持价值本体论和价值本位主义,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的决策与调整,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探索》2015,(4)
马克思承继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需要、劳动与私人权利是市民社会领域的主要内容。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主要是指资本主义社会所赖以存在的以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独立的经济主体之间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所发生的以商品交换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关系。经济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遵循着自由与平等原则;但在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交换中,自由与平等只存在于资本购买劳动力的交换中,而在资本雇佣劳动进行生产过程中,自由与平等就成为资本剥削劳动的特权。  相似文献   

7.
陈永跃 《探索》2002,(4):101-103
在当代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耗费的用来交换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这对第三产业中涉及流通部门、生产和服务部门的劳动是很有意义的。研究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必须联系第三产业中的生产劳动。第三产业中凡是属于生产劳动部门的劳动,都要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里,马克思运用价值理论解释劳动和资本之间的交换,因此得以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机制,并创立了剩余价值的理论。劳动与资本之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活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分析这种关系的困难在于表象与实质的尖锐矛盾。事实上,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在价值范围内,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必须解释这种不平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揭示这种关系的实质。劳动和资本之间的交换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性质不同的过程:①、  相似文献   

9.
天然和人为,自然和自由的区分是理解价值问题的哲学前提.价值只同人为、自由相关.劳动及其特有的"自克-自取"结构是价值的源泉和基础.价值无论从其形成规定,即价值是"多出"、"超出"自然的趋向"圆满"的人文性真实,还是从其内容规定,即幸福、正义、崇高来看都源于劳动及其及"自克一自取"结构.耶、儒、释、道各价值系统分别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如"苦难-恩典"、"克已-成圣"、"痛苦-解脱"、"自损-成道"等价值的构架,领悟到劳动及其"自克-自取"结构,但因其将结构与劳动分离开来而陷入价值偏枯.  相似文献   

10.
一、潜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1.潜在价值和价值是不同的 首先,它们具有不同的时空属性.价值所体现的是市场主体之间现实的经济关系,潜在价值所体现的是市场主体之间将来有可能发生的经济关系;价值的实体是已经形成了的人类劳动,潜在价值的实体则是将来有可能形成的人类劳动.  相似文献   

11.
朱庆 《唯实》2001,(10):46-49
信息政治的概念与实践是通过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理念发展而形成的.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崭新的信息政治学意义.由于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后把关人"时代,面对网络传播所特有的泛受众群体,信息市场供求形成新的不均衡.通过对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各种新的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考察了网络传播的政治功能及其政治学意义,为信息政治的对策课题探讨的进一步深入,作了一些草创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7,(5)
价值之自在存在,即价值之在其自身,也即是说价值还束缚在血缘共同体之中,还没有突破地域的、空间的局限性,是价值还没有展开自身的一种原生状态。而价值的自为存在,则是价值突破了原始共同体,在与作为他者的共同体的交往中,将特殊化的劳动时间普遍化。在这个过程中,它逐渐瓦解原始共同体的特殊劳动时间,从而生成了世界历史性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这就是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过程。而在资本的自我扬弃中,人类劳动时间将逐渐过渡为人类生存空间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情感劳动只是作为一种服务劳动的具体形式。学者忽视了情感在数字时代参与劳动的新方式,更鲜见对其劳动价值的分析。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情感能够成为一种商品在互联网世界中广泛传播和交换。这一过程中,数字媒介成为了情感劳动商品的载体和物化形式。这种情感的数字化过程使其成为区别于情感参与下的传统服务劳动的一种新兴劳动形式。作为非物质劳动的具体形式,情感劳动在互联网平台上创造价值,推动价值增殖,促进人们社会交往方式的升级,使得情感交往变得更为便捷。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情感劳动必然受到资本的控制,仍然存在资本固有的顽疾。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4,(1)
生态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生态需要最终通过对生态产品的消费得以实现。生态产品是通过自然界和人类劳动提供用来满足人类生态需要的产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四环节原理,将生态化的原则渗透在各个环节,是解决生态需要满足的基本路径。社会生产过程的四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也就是说,生态需要的满足路径就是生产生态产品,公平分配生态产品,交换和消费生态产品;实现这条路径,我们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满足生态需要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交换方式和消费方式,即采用清洁生产、生态公平、绿色交换和生态消费。  相似文献   

15.
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首先要消除对马克思劳动的含义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误解 ,深化的关键是发展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观点 ,活劳动在价值形成过程中起着创造性、驾驭性、激活性的作用 ,但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一定的价值决定理论对应着一定的价值分配理论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合理性在于价值源泉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6.
周书俊 《理论学刊》2012,(12):23-27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它同样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它同样经历着产生、发展、灭亡的发展过程。而导致资本主义真正灭亡的根本原因,正是资本内在的自我否定的必然性。马克思认为,一方面资本竭力把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又使劳动时间成为财富的唯一尺度和源泉。从根本上说,随着资本在量上的扩张和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的自行增殖就越困难,直至价值增殖小到资本似乎也不再成为其为资本的地步:一方面作为私人的劳动无法按照一般劳动(货币)进行消费,另一方面作为资本的财富(商品)无法实现它的目标(一般等价物和利润),资本所追求利润的目的就会因为自身所设置的手段(需要通过工人劳动所获取的带有私人性质的一般等价物与资本财富带有社会性的商品进行交换才能实现资本的利润)而被葬送掉。所以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三、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貨币的产生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創造的。价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劳动。那末,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商品有多大价价值呢?从商品本身是无法知道的。商品的价值只能在交换过程中和另外的商品比較,从它同另外的商品的比率中相对地表現出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的表現形式即价值形式也不断发展。价值形式发民展到最后,出現了貨币价值形式,卽用一定  相似文献   

18.
崔巍 《发展论坛》2002,(8):70-70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后继发展优势,实现生产力特别是生产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和发展战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质是信息化带动企业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更多地创造价值,减少生产管理费用和交易运作成本。一是经营信息的企业自身的工业化。电讯业员工的劳动通过各种通讯设备为客户服务,从而创造并实现价值;咨询业员工通过自身的劳动,将收集的大量信息分门别类并进行选择排编,向用户提供可用信息从而创造价值,这是信息业自身的工业化或产业化。二是信息技术生产企业的工业化。围绕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市场分配与劳动价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市场经济中 ,如何进行和实现收入分配?这是研究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必须涉及的基本问题。我认为 :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只能是市场分配 ;市场分配是通过价值规律的客观作用来进行和实现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是我们理解现实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基础理论。一、市场价格是市场经济的分配手段和实现形式市场经济活动是由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在市场经济中 ,由于一切劳动产品包括生产要素必须经过市场交换才能进入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环节 ,各个拥有生产要素或劳动产品的所有者只有成为市场主体 ,交换…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信息传输和交换体制中的弊端,是构成了毛泽东发动"文革"动机的一个因素.首先,单一纵向的政治信息传输体制所产生的失真信息,促使毛泽东产生了发动"文革"的思想意识;其次,自上而下的政治信息交换体制失去了更正失真信息的内在机制;再次,非常规的政治信息摄取渠道强化了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主观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