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人民检察院的职责。北碚区人民检察院近年来积极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青少年犯罪本着以教育、感化、挽救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成立了以四名具有良好法律素养和丰富办案经验、了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女检察官为核心的未成年人刑事办案组,通过完善办案工作机制、做好青少年维权工作、开展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法制宣传、对青少年犯回访帮教等四项措施,把握可捕可不捕的一般不捕,可诉可不诉的尽量不诉,灵活运用检察量刑建议权,以真情感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四项方针,最大程度上维护了青少年的权益,为北碚区营造青少年犯改过自新的司法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几年来,兴隆县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着眼于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诱发因素,积极推进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建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各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多,致使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彭水县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立足检察职能,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积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先后多次被县委、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还被共青团重庆市委授予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社会的希望。我国先后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建设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当前在个别地方在校青少年学生犯罪问题仍较为突出,亟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福建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相继问世,是我国青少年法学领域具有开拓意义的大事,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教育保护工作有了新的突破。目前,湖南、江西、四川等也在酝酿制定本地区的青少年法,由团中央牵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起草工作也揭开序幕。社会在呼唤青少年法,我国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已开始  相似文献   

7.
情系青少年     
多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检察院十分重视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始终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作为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等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探索并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工作方法,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使无数失足青少年告别过去,改过自新,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该院先后获得团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团中央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九部委授予的“为了明天——全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基地”、共青团重庆市委和市检察院授予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共青团沙坪坝区委授予的“青年文明号”、沙坪坝区文明办和区妇联授予的“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8.
丰县人民检察院在青少年维权工作中,以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为契机,充分发挥检察工作职能,强化各项维权措施,努力把维权工作贯穿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针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及暴力化的特点,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注重维权的方针,构建了捕前人格审查、诉前社会调查两大制度,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形成了“维权、改造、预防”三位一体的机制,切实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呈现让人担忧的趋势,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查批捕、起诉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等职责。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未成年人犯罪,最大程度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需要检察机关始终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准确适用刑事政策,建立有效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监督》2006,(6):16-17
一、高度重视,完善机构,健全制度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非常重视青少年的维权工作。该院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组,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未成年犯罪的教育挽救和青少年维权工作,确保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工作有序、规范地开展。首先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建立了《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工作办法》,同时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登记表,建立了未成年涉案人员档案,新建了在审查起诉阶段开展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统计表以及未成年罪犯回访帮教表,并规范了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程序,从制度上为做好对涉案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和调研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组的办案工作走上规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网络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频频发生,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威胁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笔者通过对2007年-2009年某市未成年人涉网犯罪进行调研,就此类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前,青少年犯罪与走私、毒品犯罪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研究也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多年来,我国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研究、预防、治理工作,建立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治理体系,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研究起步较晚,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治理体系,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结合学习、生活中的体会,谈谈我对青少年犯罪的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3年1月1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并将未成年人犯罪作为特别程序单独进行专篇规定。大量青少年因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不及早加以干预、调整,可能会大量的出现违法犯罪或自杀倾向。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分析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建立一套以文化预防为主的预警机制来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4.
<正> 现在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是如何把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全部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轨道(这里讲的青少年系指未满18岁的未成年公民)。这是因为:一方面,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迫切要求我们运用法律手段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上海等10个省、市、自治区颁布和实施地方青少年保护法规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科学地制定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下面,我就如何推进我国青少年立法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草案)的修改问题,提出下列意见: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由于地区性的经济差异。大量外来青少年涌入大城市,成为“城市边缘青少年”,而城市的基础管理能力弱化,公共文化建设、教育资源不能满足每个青少年的需求,以及外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城市就业困难等因素,使一部分追求物质享受的外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然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中保护未成年人权益、预防朱成年人犯罪的条款是否适用“城市边缘青少年”?我国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针对“城市边缘青少年”是否有效、可行?笔者建议:首先政府应当建立专门的预防犯罪机构,组织、协调“城市边缘青少年”预防犯罪问题;其次增强基层社会营控力度和广度,将“城市边缘青少年”纳入所在地社区管理。同时政府投入资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保障基础教育,解决“城市边缘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再是加强城市人口调控,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和素质等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我国青少年立法的历程我们党和政府一向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教育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新中国成立后,约有100多个专门条款规定教育、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些条款散见于有关法律、法令、条例、指示、通令、通告中。但是,专门的青少年立法工作的酝酿和实践,却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事。回顾这段时期青少年立法工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1980年至1981年3月为我国青少年立法的尝试阶段  相似文献   

17.
《法庭内外》2014,(9):63-63
在全国法院少年审判工作30周年到来之际。按照团中央权益部、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三届“为了明天——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微电影大奖赛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的积极作用,北京第二中级法院少年庭经1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于近日完成了该院首部少年审判题材微电影《破茧》的拍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崔克龙 《法制与社会》2013,(28):259-260
如今,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三大社会问题之一,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家庭原因往往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从家庭的源头上杜绝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就显得很重要。本文深入地研究分析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持家庭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易月红 《中国司法》2006,(5):109-109
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是学习不够深;二是认识不够高;三是机制不健全;四是指导不得力;五是针对性不强;六是教育不落实;七是效果不够好。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青少年法制教育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加强学习。主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司法、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社区、村委会、用人单位等相关组织和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国家教委、司法部颁布的有关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法律法规,做到逐字逐句学,深刻理解其中意,掌握做好…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关系到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国家民族的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也在逐渐增多,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犯罪方式成人化、犯罪手段残忍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作者针对青少年自身特点、结合犯罪现场勘查和检验,如何分析判断是青少年作案,为破案指明侦查方向进行了总结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