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超过了10%与7%。据预测,到200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由目前的1.3亿增加到3.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提高到20.42%;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4.68亿,  相似文献   

2.
傅德辉 《政策》2002,(9):10-11
我国现有老年人口1.3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0%,已步人老年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2050年将达到4亿多,占人口总数的1/4,从而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如何应对人151老龄化的挑战.谁来养老,怎样养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烟台市198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山东省提前了7年,比全国提前了13年。截至2011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达126.3万人,占总人口的19.38%,预计到2013年,老年人口抚养比将首次超过少儿人口抚养比,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4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上升到22%左右。面对咄咄逼人的老龄化态势,烟台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养老服务作为一项产业提上议事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4.
杨佩  卢群朋 《协商论坛》2011,(12):25-27
【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1%,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例将由13.3%增加到16%。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1.9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3%,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3亿。在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中,听力障碍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告》2013,(8):7-7
按照联合国标准,7%以上人口超过65岁或者10%以上人口超过60岁,这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就进入了老龄化阶段。民政部的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预测,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  相似文献   

7.
正据2018年7月19日国务院官网报道,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将达到3亿,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033年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4.87亿,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比双双达到峰值。如何为我们的父母养老,如何为将来的自己养老,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为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之外的补充和整合,"嵌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1%,超过国际老龄化社会的比例,并且每年还在以33%的速度增加。根据国家民政部预计,到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2007年,天津市对60岁以上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9.
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老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万瑭 《前进论坛》2010,(12):52-53
<正>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将是比美国还要老龄化的国家。该报告指出,2005年相对每100名适龄工作成年人,仅有16名中国老年人。但这一老年抚养比例到2025年将达到32%,到2050年将达到61%。未来数  相似文献   

10.
令人瞩目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吕晖中国的人口正在老龄化。据预测,到2000年,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0%,2020年将超过20%。如何使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安度晚年,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不得不改早在1951年,中国就颁布了《劳...  相似文献   

11.
贾云竹 《中国妇运》2014,(10):26-2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持续提升,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9.7%。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急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呈现出显著的女性化特点,即老年妇女的规模显著超过男性,且越到高龄,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越显著。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妇女占老年人口的51.9%,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中女性所占比例高达58.2%,在未来的数十年间,老年人口的女性化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三个平等”的重要思想为认识新时期老年妇女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性别平等的老年政策及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我国60岁的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26亿,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按国际通行标准,达到这一比例,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按一些专家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人口总数比重达18%。老龄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我们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达3067万人;整个21世纪下半叶,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始终保持在3亿~4亿,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基本稳定在8000万~90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02,(10):46-47
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人口转变,从现在到2050年,老年人口的数量将从6亿左右增加到近20亿。从现在开始不到50年的时间里,这个世界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多于15岁以下儿童的局面,本世纪人类社会将全面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60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的人口结构在过去50年中迅速老龄化。1965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620万人,老年人口比率只有6%左右。2012年老年人口达到3100万人,老年人口比率高达24%。据相关预测,2050年日本老年人口将达到3800万人,老年人口比率预计将会高达39%。而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在1965年是3600万人,在2012年已经减少至2300万人,据相关预测,2050  相似文献   

16.
正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到2035年将达到4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占总人口的30%,我国即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每个家庭都不得不面对而又深感头疼的问题。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每个人都会老。当一个人老去,身体不再健硕的时候,他应该被家人,被社会怎样对待?除了让老年人体面地活着,家人们还能为他做些什么呢?于是,家人都将目光聚焦到了养老形式上。  相似文献   

17.
王少阶 《世纪行》2009,(3):12-13
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此后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预计2020年将达到2.4亿,占届时总人口的16%。预期到2030-2050年,这一比重将更高。可见,我国已进入“未富先老”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对于发展老龄事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3月28日下午,上海市社联召开"上海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专题学术茶座。一、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10年的上海养老服务业与会专家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海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到2020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500万,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3%。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即老年人口将呈现高龄化,上海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从2011年的60万增加到2030年的127万。不过,虽然上海的老龄化进程非常快,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的“社区情理”与家庭养老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7285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8.2%。另据预测,它还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到本世纪末,农村60岁以上人口将接近1亿,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将下降为4比1。而2002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是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5938万人,占全国农村总人口(80739万人)的比例为7.35%。根据农村人口结构的这种发展态势,不少人都认为农村老龄人口的赡养问题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此,农村原有的…  相似文献   

20.
促使俄罗斯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的最主要原因,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主要源于人口危机。人口危机加重了每一个劳动者的养老负担,也使俄罗斯在养老保障方面的财政危机不断加剧。据俄国家统计局预测,2031年俄罗斯的人口危机将达到高峰,届时劳动年龄人口7650万人,老年人口4007万人,两者之间的比例将由2010年的2.8∶1下降到1.9∶1,老年抚养系数则由36%提高到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