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恒 《法学》2024,(4):178-192
由于具有显著的体系化效用,税权应当成为税法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面对税法的体系化诉求,税权理论研究有必要在税权的基本形态、法理逻辑以及如何以税权概念为中心来设计和安排税法规范体系等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税权规范构造则需在“国家税权利—纳税人税权利”和“国家税权力—纳税人税权力”范式框架内进行其内容的具体设计。税法法典化承载着实现税法体系化的时代重任,税权进入税法典体系可考虑从明确税权的法律概念与基本权能、构筑税权行使的一般规范以及确保税权与税法价值、税法基本原则等正当衔接三个方面入手展开整体构思。  相似文献   

2.
略论对第三部门的税法规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第三部门的税法规制问题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社会分配背景下 ,着重分析了对第三部门进行税法规制的侧重点、出发点和作用点等问题 ,探讨了有关对第三部门进行税法规制方面值得研究和在立法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进而提出并说明了第三部门的“可税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税法三十年历史发展之总结,思考构筑税之法性基本理论框架和可行路径。税之法性由税的基点所决定,包括:税法应该实现的基本目标,为正义和效率;税法所要实现正义和效率的手段和方法,是以税收法定为基础和原则包括多种路径在内的一种智识和实践。税法作为平衡协调经济利益之法,实用性是其内核;正义、效率是其基本目标;法定性是其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纳税人诉讼,纳税人用税监督权是实现其基本目标的方向;税收司法的独立最终决定了税收司法正义和税法效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契约精神与中国税法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法学评论》2004,22(4):35-42
本文指出了中国传统税法学理论与实践所存在的根本问题 ,即过分强调税收与税法的“义务性”与“无偿性”特征 ,为了与之形成对比 ,作者主张借用西方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的税收本质学说“交换说”和“公共需要论” ,以其合理因素———“契约精神”为支点与核心 ,对我国传统税法学理论进行全面的反思与重构 ,在其中贯彻契约精神的具体体现 ,即公平价值和平等原则 ,并以此初步构建了我国现代税法学基本理论的框架。  相似文献   

5.
契约精神与税收筹划的合理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筹划是一种普遍的以增加纳税主体可税性收益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安排,但对税收筹划的法理论分析却非常薄弱。从对现代契约精神的尊重与实现出发,剖析税收筹划深层次的法价值理念,税收筹划中契约精神的延展、异化及理性复归等问题,试图在理论上解决税收筹划的"弱理论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虚拟财产交易已成为互联网产业重要的获利途径,其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虚拟财产种类的多样性和交易的分散性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对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对其交易的征税问题。本文依照可税性理论分别从经济上的可税性、法律上的可税性以及征税上的可税性三个方面对虚拟财产交易进行分析,并作出征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卫 《法学论坛》2020,(2):119-130
税法上的"课税要件"是由观念、制度、规则等多层次、多维度组成的税法学理论与实务动态应用体系,是税法学的研究基础,并以此为思维工具展开对具体税及法律关系的解构。通过对既有理论学说的拓补、拾遗,着重课税要件的如何适用,寻找其适用的理论界限、实践取向,从判决中归纳提炼其在司法实务中的运行进路。以课税要件融贯税法规范与经济事实,提供解决实务中细腻而具体、疑难且复杂实务问题的分析方法及路径。藉由税法学理论应然面的型塑与税收司法实务实然面运行的映射,以求描绘其基本形貌。  相似文献   

8.
张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0,(24):247-24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税收征管越来越复杂,为了弥补法律规定的不明确,实质课税原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要在坚持税收法定原则的同时,以实质课税原则作为补充,并将实质课税理解为经济上的实质,以产生经济效果作为唯一标准来加以严格适用。本文指出要以收益的真正归属者作为纳税主体,强化违法行为与无效行为在税法上的可税性,将课税所依据的先行私法行为的效力与税法效力独立开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宪政经济学的发展,用税监督的"规则之治"再度引起法学界的关注。然而,对税法学的用税监督权的法理考察仍暂付阙如。针对具有私人物品特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而征收的"专款专用税"反映了直接的成本和收益关系,使纳税人或其代表能够比较每一项活动而不是包含着多种成分预算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在政府和纳税人之间形成更为明确的税收契约关系,充分体现协调预期和传递信号的功能,以更有效地稳定纳税人对其所缴纳税款的预期;在政府违约使用税款的时侯,纳税人可以根据违约追责机制,通过司法手段行使其用税监督权,更好地监督政府对相应税款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弱势群体问题是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会问题。本文指出了现行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乏力的现象,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遗产税以及慈善捐款的税收抵免等角度,阐释了改革、完善税法,从而更有力地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廖艳婷 《法制与社会》2011,(14):105-106
我国是法制主义国家,税法作为经济法的部门法,对税收问题的规定和调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税法的价值逐渐的彰显出来并被人们所认可。要想使得税法更好的实现其施行目的,就必须分析税法中的公平与效率价值相互间的关系,找出对税法促进的方面,从而找出税法对经济良好的影响,为税法自身价值找到一个现实意义,从而为税法的制定和实行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今社会,非法所得占据了个人或企业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为了实现和保障公平,我们认为,无论是合法所得还是非法所得,在税法意义上都是"所得",都可以纳入征税范围。本文主要从税法基本原则,非法所得的可税性以及现行法律规定进行分析,阐述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非法人组织的税法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法人组织具有税法上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是重要的纳税主体。但是,非法人组织的法律地位特别是宪法地位与自然人和法人不同,税法可以灵活规定,赋予非法人组织一定的税法地位选择权。非法人组织可以选择成为管道,享受自然人的税法地位,也可以选择成为法人,缴纳法人税,还可以让法人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成为非法人组织,享受自然人的税法待遇,从而为企业形态创新、激发经营活力创造应有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内相关规范的起草,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普通合伙人附带收益的课税问题,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理论将附带收益视为一种资本利得。这一税法规则在当前学术界受到了强烈挑战,其中维克特·弗莱斯克的附带收益课税理论是一个代表。分析弗莱斯克的附带收益课税理论对延迟纳税和资本转化问题的回应及弗莱斯克提出的新课税规则,对于目前中国附带收益课税立法可提供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险税不仅是税种法的重要组成,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环节,与一般的保险制度和税法制度都有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以公法之债为视角,解读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税的性质,比较社会连带互助与国家责任理论的逻辑体系,从而推求社会保险中个人责任与国家责任的划分原则,也即个人与国家债权债务关系之界定。同时结合我国社会保险资金制度的历史演变,反思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缺失。在比较社会保险筹资制度差异和若干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险资金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8月底,环境保护税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此次立法是将现行排污费制度改为环境保护税,以构建绿色税制,开启以税治污的新常态.除了这些具体立法目标,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是,在执政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修改后的立法法对税收法定原则分别作出明确要求和规定后,环保税法是首部进入立法审议程序的单行税法草案,从而迈开了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秋天 《中国律师》2011,(11):65-65
10月27日。“2011中国税法论坛暨首届中国税务律师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北京市华税律师事务所承办。来自政府机关、大专院校、企业、律师事务所以及国外税法律师等税法理论与实务界的专业人士共150余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8.
何锦前 《法学杂志》2020,(3):93-100
近年来,环境税收法治的结晶集中体现为环境费改税与环境税立法。要评估环境税收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表现,庇古税原理是重要标尺之一。由此观之,由于未能严格秉持庇古税原理进行设计,立法者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竞合"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条成本最小的"平移路径",导致环境税成了迷你版环境税,环境税立法也未能与整个税制的"生态化"统筹起来。对此,应全面、正确理解庇古税理论,统筹环境税法与整个税法制度"生态化"两路并进,不仅从征税范围、税率结构、税收优惠、税权配置等方面完善《环境保护税法》,而且同步优化相关税制,以环境税收法治并行路径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税法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中国税法研究目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徘徊的状态,而基础理论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方法尚显单一、研究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可供挖掘的理论资源等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为此,首先应当加强税法学界的研究合作,发挥中国税法学研究会的主体作用,通过研讨会、课题协作、创办《税法论丛》的形式促进中国税法研究的进步;其次应当重点培养税法学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为税法学的发展壮大夯实必要的基础;最后应当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古今中外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和立法资料,拓宽研究人员的研究领域,改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虚拟财产可税性问题的实质是社会财富分配机制更迭与税收法律制度赓续之间的再平衡。为实现虚拟财产课税的理论支撑与制度安排,应回归到虚拟财产的核心属性层面也即财产属性进行讨论,摆脱虚拟财产物权抑或债权的立场预设,在实用主义的场域中明确虚拟财产的范畴与类型,进而实现从课税事实发现到税法规范适用的跳跃。在司法审判的实践中确认税务行政介入的具体路径,提炼虚拟财产的不同类别与具体样态,以此达成税法与其他部门法虚拟财产概念或者类型的共享,避免不同规范间规则的互相抵牾,并据此为虚拟财产课税的税收征管提供路径参考,使具有经济价值与交易价值的虚拟财产可以被识别、承认、保护并纳入税务行政秩序之中,进而克服民法中虚拟财产概念在功能与效用上的局限性,实现虚拟财产与税收法律制度的有序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