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反垄断法公共实施机制具有执法机构的独立性、组成人员的专业性、准司法机构与程序采用的广泛性、执法和解的具体操作性等特征,对于我国构建反垄断法公共实施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培景 《求实》2004,(7):72-74
我国反垄断立法起步较晚 ,现有的立法也比较分散 ,且大部分规则是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 ,权威性不够。对政府限制竞争的行为制裁不力 ,缺乏独立的反垄断监督执法机构。因此 ,尽快制定我国的反垄断法是十分必要的。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以及前社会主义国家 ,大多都制定了自己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垄断的成因及法律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 ,行政垄断在我国非常普遍 ,对市场公平竞争危害甚大。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利益的驱动和立法上的缺陷。从法律对策来说 ,应重点考虑 :实施政府改革 ;尽早出台我国的《反垄断法》 ;设立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金美蓉 《新视野》2011,(6):36-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航空运输市场一直经历着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由于公共航空运输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发生在这一领域中的竞争与垄断问题倍受关注。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对于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公共航空运输业,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更应该根据我国的特殊社会发展阶段协调好反垄断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在对公共航空运输市场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控制中应充分考虑到该行业的规模化需要。  相似文献   

5.
现代西方反垄断法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金 《理论学刊》2004,(11):60-62
反垄断法是市场经济的“自由宪章” ,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国家反垄断法在一百多年的变化发展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 ,特别是在成长机理、制度范型和执法模式上更具特色。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必须认真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为人类所共有的反垄断制度。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航空运输市场一直经历着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由于公共航空运输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发生在这一领域中的竞争与垄断问题倍受关注.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成熟,对于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公共航空运输业,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更应该根据我国的特珠社会发展阶段协调好反垄断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在对公共航空运输市场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控制中应充分考虑到该行业的规模化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句话新闻     
《廉政瞭望》2011,(3):12-13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近日介绍说,今年2月1日起实施新规,行政权力不得参与垄断,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整合和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力最,成立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法初步建立了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但却存在条文过于简陋主体模糊制度形骸化等弊端本文在比较各国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基础上,主张重构我国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应协调好反垄断法促进竞争与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两大价值目标之关系,并以此为思路提出了重构我国反垄断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垄断法诉讼制度采取的是纠纷解决型模式和秩序构建型模式,其价值理念与反垄断法的价值定位之间存在冲突。基于反垄断法的价值定位和反垄断法实施效果的考量,我国有必引入反垄断法公益诉讼制度。新民事诉讼法中的公益诉讼制度,为在反垄断法框架内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法律规定反垄断委员会等主体能够提起公益诉讼,对垄断行为实施者应采取阻却型责任、填补型责任以及惩罚型责任等三种责任形式,以更好地实现反垄断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莉  胡晓爽 《唯实》2008,(1):65-68
以效率作为反垄断的价值目标和反垄断的标准是由芝加哥学派最早提出的。在我国,很多学者对反垄断法价值目标的认识脱离了经济学的基础和反垄断法理性的立法理由,将公平和自由等作为价值目标;还有一部分学者尽管强调反垄断法的竞争和效率价值,但却将竞争的作用过分夸大了。反垄断法效率价值的位阶高于其他基本价值,构成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而竞争只是实现效率价值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朱彦 《求实》2001,(5):43-45
文章认为 ,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应包括国有企业 ,同时指出现在的中国 ,既要注重发展规模经济 ,又要反对和防止垄断。作者主张反垄断法立法主体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还主张我国应设立国家反垄断委员会 ,作为反垄断法的专门执行机构 ,以更有力地保障反垄断法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法历来被法学界和企业界通称为“经济宪法”,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油价持续上涨和经济民主的价值观来看,反垄断立法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文章认为,应从加强对行政垄断的规制入手,规范程序,健全机构,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反垄断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6年6月第一次审议反垄断法草案,这说明我国反垄断法指日可待。反垄断法的颁布将是我国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反垄断法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市场经济本能和内在的要求,这个法律的颁布将会有力地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4.
刘璐 《唯实》2013,(10):64-66
自199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实施起,江苏对反垄断调查开始了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特别是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实施后,反价格垄断调查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马俊 《实事求是》2007,(6):62-64
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是指在制定反垄断法时就规定对某些行业或领域不适用反垄断法,无需再经任何机关许可.确立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克服自由竞争的消极影响、发挥垄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有利于协调反垄断与发展规模经济的关系;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反垄断法中适用除外制度是对反垄断制度的平衡,但具体规则过于不确定、语义模糊,给了执法者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如何发挥这种不确定性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将影响反垄断法价值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入世后,中国政府越来越注重竞争政策和竞争法的问题,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国现行反垄断法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反垄断体系,缺乏独立的和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关.但是制定反垄断法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遏制跨国公司的垄断势力和改善国家的财政和宏观调控.在入世的今天,WTO催生了中国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是指在制定反垄断法时就规定对某些行业或领域不适用反垄断法,无需再经任何机关许可.确立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克服自由竞争的消极影响、发挥垄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有利于协调反垄断与发展规模经济的关系;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8月1日起《反垄断法》已实施。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获悉,按照最新公布的"三定"规定,将成立一个"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工商总局有关人士介绍,"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是在原来的"公平交易局"基础上改名改编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 WTO后 ,必须遵守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因此 ,中国应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反垄断规则来制定反垄断法。本文在分析《服务贸易总协定》反垄断规则的基础上 ,讨论了中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取向及相关的程序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