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后女大学生的婚恋道德状况不仅是其个人婚恋或性伦理问题,更涉及到校园稳定、法律底线和社会道德等;深入了解90后在校女大学生的婚恋道德状况及影响因素,可为高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训育”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实施“未知期陶冶、迷茫期指引、事件期赞许或责备”的“三步走”训育,是解决90后在校女大学生婚恋道德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90后"女大学生的"女神"情结,应立足于"90后"女大学生主流文化乏力、价值观不稳定、情绪容易波动、心理脆弱等特点,采取以社会、学校、家庭、自我等为主体,宣传以正能量为导向的社会舆论、坚持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价值教育、弘扬以孝、敬、亲为内容的家风家教,立足以主体性为基点的自我教育等举措,帮助90后女大学生系好"女神"情结,成为镜中自我"女神"。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一些问题并表现出新的特点.大学生恋爱与婚姻的统一性正面临巨大挑战、婚恋程式变化明显、婚恋能力不强等现状不容忽视.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迫在眉睫,是学生自身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家庭、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切实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统筹兼顾,形成教育合力;以人为本,优化教育方法;加强观念教育,为成功的婚恋“助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婚恋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惠 《工会论坛》2010,16(5):110-111
大学生婚恋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等措施,指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爱情的神圣性和婚姻的严肃性,教育他们遵守婚恋的道德规范,培养健康的婚恋心理,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5.
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力量,寻求这些力量的有序整合是改善"90后"大学生"知行不一"现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自我教育共同发挥作用的综合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整合模式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整合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价值观上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功利化、价值选择矛盾性和评价标准双重性的特点。影响"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接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增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要巩固阵地,坚持思政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完善机制,打造培养、激励和评价相结合的同心环;营造氛围,切实用好校园文化这一催化剂;创设平台,发挥社会实践的强大推动力;优化环境,为价值观教育铸造一把安全锁。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性别教育对大学生婚恋观念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恋爱婚姻家庭领域,目前大学生的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混杂;社会性别教育可部分改变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念和行为;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设置社会性别教育课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90后”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意识教育是"90后"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当前"90后"女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要求高校要改变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创业的消极影响,培养女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构建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创业教育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9.
如何选配好、管理好、培养好、使用好大学生"村官",使他们"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在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和引导,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选聘制度,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服务力度,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成长的社会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育的意义在于资政育人、鉴古知今,可以增强国民的自信力。当前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取向,90后大学生对新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好奇心,导致在历史观的选择上存在趋个性化现象。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历史观总体上积极向上,但也存在历史虚无主义蔓延的隐忧,部分学生对理应熟识的历史常识持怀疑态度。许多"西化"的历史观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任其发展,就会导致严重的民族认同危机。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学生群体也应端正态度,自觉抵制"西方化"中国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相比男生,她们面临的就业环境更加复杂,就业呈现出质量低、录用门槛和求职成本高、就业观念矛盾三大突出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从男女平等、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发现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从四个方面努力:社会层面,应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女性就业保障制度;家庭层面,父母应树立男女平等意识、提高素质、给予孩子关怀;学校层面,要重视性别平等教育,适当发展女性教育;个人层面,应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女大学生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可是,女生在性格上、情绪上的变化比男生更敏感,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高校扩招的同时,以女大学生为主体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文章主要从了解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教育对策,探索正确的方法,预防和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重要起来,因此女大学生是高校中的重要群体,教育者应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女性人才,为建设祖国贡献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受教育者,女大学生发展困境包括专业性别区隔、流失于科学"管道"以及文凭弱势;作为青年女性,女大学生面临的发展困境体现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观念诱导,以及女性"被消费"的不利处境;作为即将步入职业领域的劳动者,女大学生发展困境则为就业难和职场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发展困境的突破,需要女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尤其是政府均做出积极努力,以形成有实质性作用的合力,促进教育及社会领域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4.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恋爱目的多样化;婚姻与事业并重;对网恋、网上征婚途径的认可;择偶标准多元化;性观念开放与保守并存等特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是与社会变革、就业、网络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采取多样化的婚恋观教育方式,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婚恋观教育的实效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秋季对威海市百名创业大学生的调查数据①显示:(1)虽然女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比重低于男大学生,但创业需要的要素、禀赋是基本相同的,即女大学生创业与男大学生同样需要充足的"创业准备"和市场经济所给予的"创业市场",以及政府提供的"创业政策".(2)参与创业的女大学生在创业所需工作技能、专业知识、创业前所需的打工经历以及创业选择的行业领域等诸多方面,显示与男大学生的差异性较小,表明诸多女大学生只要冲破以往女性发展的障碍,就可以与男大学生站在"创业"的同一起跑线上.(3)女大学生参与创业比重总体低于男大学生,与她们早期的专业选择、职业生涯设计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有:“我”成为个体的中心词;家庭中呈现依赖与反依赖的矛盾特性;社会追求上无所适从的矛盾心理等。这是特定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以及身心发展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在平等与互动中放大家庭的引导,在显性与隐性中渗透学校的教育,以内在与外在的方式催生社会自觉,应该成为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对90后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对待父母态度的研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7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结果:①49.4%的大学生如果无法与对方的父母相处融洽,不会结婚;76.6%的大学生即使不喜欢配偶的父母,也去探视;79.8%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花同样的时间去探视夫妻双方父母;41.5%的大学生觉得父母可以干涉其婚姻事项,69.7%的大学生在父母不喜欢其婚姻对象时不结婚或不知所措。②在婚恋问题上对待父母态度与大学生性别、年级、成长环境、恋爱经历有关,与出生顺序、是否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关联。结论是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普遍考虑父母意见,具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但独立性不足。  相似文献   

18.
"剩女"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市场经济进一步渗透和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都市适龄或大龄成熟未婚女子的一种特定称谓."剩女"现象的形成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针对这两方面的因素,我们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加强舆论宣传,变革传统的婚配模式;回归"相亲"的传统,提高针对性和准确性;开展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婚恋心态.  相似文献   

19.
婚姻质量的好坏,对个人的幸福感影响极大。开设高校婚姻教育课程,有利于缓解家庭冲突与动荡,建设和谐社会;规范大学生婚恋行为,提供正确的价值选择,是高等教育改革和改变当前混乱的婚恋伦理现状的要求。因此,我们呼吁高校建立该学科的课程体系,并对婚姻现状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培养属于本土的研究力量,借鉴吸收国际性的先进做法,增加政府的投入,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在高校配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最终取得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二次被害"是在犯罪发生后被害人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被迫引起被害回忆并感知外界负面回应而产生的痛苦。由于身心发展处于弱势阶段,未成年人在犯罪被害后往往会产生超出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后果。中小学校园侵害事件具有场域性特征,未成年被害人在处置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媒体等方面的"二次伤害"。为防止未成年人受到"第三次被害"而产生"恶逆变",学校、家庭、媒体、医疗机构,尤其是司法机关应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最大程度地避免未成年被害人在社会生活和司法程序中受到"二次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