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十三五"时期将是推进贵州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场主导、多元整合、特色突出、创新驱动"的要求,推动文化和旅游业在更高层面的融合发展,为推进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和建成"国家公园省,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文化交流重要平台"提供支撑。一、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一)融合路径选择"十三五"时期贵州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仍然应当以资源融合为主要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生态文明已上升为治国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已深入人心。贵州省作为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将大生态列为贵州三大战略之一,提出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努力追求"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同时,贵州将旅游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提出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目标。但目前,人们较少关注生态环境与旅游业互动方面的问题,而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的探讨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探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的互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旅游业应在遵循生态原则基础上,树立生态旅游价值观,合理、有效解决发展与保护、利益分配等矛盾。旅游业作为新的增长极,不断为贵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助推贵州加快扶贫步伐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化"的概念,"绿色化"是一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价值理念。"经济绿色化"和"生活绿色化"是"绿色化"  相似文献   

4.
孙林 《当代贵州》2013,(11):61-61
旅游小镇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必将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生态文明既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一项亟需推进的工作。贵州省实施的"TOP50"旅游小镇被认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实践,将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提供源源动力。"TOP50"旅游小镇是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对外招商的形象标识,是指"十二五"期间在全省范围规划开发50个"旅游小镇";  相似文献   

5.
如何发挥贵州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加速将生态资源转换成发展的"生态资本"?"两高"的修建为贵州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6.
顾航 《当代贵州》2022,(13):36-37
多彩贵州城用好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3张名片,全力打造"多彩贵州风景眼""爽爽贵阳会客厅"与"流光溢彩夜贵州",将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变为发展优势,营造多彩繁荣的文化生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是盘县旅游业蓄势待飞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消耗型产业难以为继,更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旅游业成为产业转型的新选择。这一年,以"多彩贵州"为核心品牌的贵州旅游业大放异彩,"凉都·六盘水"则立足气候、山地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之贵在山地,之美在山地,之特在山地。通过深入挖掘和整合贵州山区土地、生态资源以及农业、旅游业发展特点,坚持走突出特色、集聚集约、绿色生态、增效增收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子,将山地现代高效农业与旅游业两个产业系统耦合升级,对正处在经济转型和全域旅游发展时期的贵州是十分必要的。在此背景下,贵州有很多农业园区,如三穗颇洞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湄潭金花村茶旅一体"七彩部落"以及罗甸火龙果园区等,先行带动,成为典型的农业+旅游示范园区,为其他农旅园区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2,(15):9
旅游业成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奇兵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较为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坚持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与扶贫攻坚、农村就业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取得了突出成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我国西部,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广大农村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新引擎。在这方面,"贵州模式"得到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高度认可,贵州乡村旅游成为世界旅游  相似文献   

10.
坚定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步骤。贵州紊有公园省之美誉,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是贵州的资源优势。因此,贵州要充分发挥这一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周边市场游客,通过给游客提供服务,并逐步通过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商业等的发展,实现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特别是随着贵州高速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旅游将进一步助推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静 《当代贵州》2015,(8):52-53
<正>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贵州过去发展慢、欠账多,还是要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切中了贵州的要害。贵州既是一个经济洼地,又是一个生态脆弱区,必须既要发展又要保护。尤其是贵州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在新常态背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山水风光浑然天成,贵州被誉为"山地公园省"。全省夏季平均气温在23摄氏度左右,丰富的森林植被释放出大量负氧离子,随处可见的瀑布、溶洞、湖泊、森林、峡谷……让贵州成为令人向往的避暑养生胜地。生态环境是贵州旅游的"金字招牌",生态优势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贵州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正得到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业也望成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生态旅游的前景发展生态旅游业自一九八六年墨西哥国际环境会议上正式提出后,已在全球快速发展,主要以国家公园的形式,建立和发展生态旅游业。据加拿大野生生物局统计,上世纪的一九九零年全球生态旅游产值达到了2,000亿美元。目前全球的生态旅游业产值年增长率为10—15%,远远高于其他产业。中国自八十年代以来,也逐步建立了一些集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包括国家公园和自…  相似文献   

14.
发挥好、发展好生态优势,推动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用好生态优势应有产业支撑,在贵州绿色发展进程中,不乏"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动实践,发展旅游业、养殖业以及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等,都是"大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期《当代贵州》所讲述的"大生态故事",都有其立足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逻辑,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是贵州要努力做强的三块长板。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注重大生态与大旅游相结合。在大众旅游时代,发展旅游业是贵州坚守两条底线、推动脱贫攻坚的战略选择,具有富民强省的战略意义和"兴一业旺百业"的带动作用。有着"仡佬之源、丹砂古县"之称的务川,如何擦亮旅游这张名片?本刊就此采访务川自治县委书记杨游明。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在生态文明的知行之路上已是渐入佳境,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贵州"颜值"更高,"气质"更佳,良好生态为贵州带来了更为富饶的绿色财富。2019年,贵州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污染防治"五场战役",持续抓好"双十工程",大力开展长江经济带"三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贵州正在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促进绿色农产品"泉涌"发展,不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让绿色红利惠及人民。"既要‘论’,更要‘干’。"在生态文明试验区贵阳国际研讨会上,当国际国内嘉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探讨全球未来生态命运时,贵州正围绕首个"生态日"扎扎实实地做好落地文章。省委书记陈敏尔、省长孙志刚带头  相似文献   

18.
正从视觉的享受到心灵的洗礼,贵州的山水图卷为人们的深度旅游体验提供了爽身爽心的范式。近年来,贵州生态建设持续向好,"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绿色诗意无处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催生贵州旅游业蓬勃发展,也生发旅游之美。  相似文献   

19.
李南 《当代贵州》2009,(5):36-37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贵州应当使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强大载体;贵州的旅游业近些年来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判断,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广泛的认同和共识.  相似文献   

20.
刘锋 《当代贵州》2013,(24):20-21
贵州正以生态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建设集"生态涵养地、山水大观园、文化千岛省、避暑养生地、国民休闲地、国家度假省"于一体的国家公园省。"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贵州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和气度步入人们的视野,不仅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崛起的奇兵,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