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名人小幽默     
《廉政瞭望》2006,(12):21-21
福特的尴尬美国汽车巨子福特一次经过底特律市郊看见一福特车主在修车,福特前去帮忙,几分钟就好了。车主很感激,拿出5元钱递给他:“去买包雪茄烟吧!”福特说“:我现在钱多得自己也不知如何花。只是我很愿意帮你开动汽车。”车主说:“在吹牛吧!要是你有钱干嘛还开着辆福特到处跑  相似文献   

2.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戏剧的最后一幕结束时,观众从剧院鱼贯而出,回到家中又开始他们的正常生活。然而,当一位领袖人物的政治生涯的帷幕下落时,观众的这种正常生活就发生了变化,历史进程也许就有了深刻的变更。”毛泽东就是深刻影响中国历  相似文献   

3.
时事测试     
1.5月5日,世界上第二位太空游客、28岁的( )富翁沙特尔沃斯在国际空间站停留8天之后,返回地面。 A.俄罗斯 B.南非 C.美国 D.法国 2.5月12日,美国前总统( )开始对古巴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他是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来到古巴访问的最高级别的美国政界人士。 A.卡特 B.福特 C.克林顿 D.里根 3.5月15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 )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D”送入太空。 A.“海洋一号” B.“海洋号” C.“太平洋一号” D.“太平洋号” 4.5月20日,联合国对东帝汶两年半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3,(17):40-41
说起“政要遇袭”,很多人首先会记起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伊拉克,遭遇一名伊拉克记者投掷出的“飞鞋”。其实,不只是小布什一个人遇到这种事情,世界上很多政要都有过类似的遭遇。  相似文献   

5.
当今被誉为“汽车大王”的福特公司,曾在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中列居第三位,也是世界500家最大公司之一。 说起来,福特汽车王国在80多年的创业史中,也是历经沧桑,久经磨难。但他们在经济活动中坚持实行的“黄金原则”,不失为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借鉴的一面镜子。 福特公司的“黄金原则”是: 1、决不眷恋过去和惧怕未来。把失败看成是从头开始和比过去更聪明更科学进行公司活动的机会,一次老老实实的失败并不是永远的失败和耻辱。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从1899年起,曾两次创办汽车公  相似文献   

6.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美国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总统,在用人方面,也有他的独到之处。对自己的用人之道,他曾说过如下一段话:“首先,我必须为我的政府挑选优秀人才,这些人我可以依赖和信任;我通过走出去从商界和其它地方招募尖子人才实现了这一目标。“然后,我必须制定我希望这些人帮我完成的政策和目标,并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来实现这些目标。对我来说,这是一项简单、基本和可行的管理政策,在萨克拉门托它为我发挥了作用,在华盛顿它也为我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上真正实践“不当总统,就做广告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语)真谛的非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莫属。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20):21-21
9月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美国总统奥巴马在“9‘11”纪念音乐会上讲话。奥巴马表示,自“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前总统小布什发动的两场反恐战争代价巨大,并称“战争并不光荣”,美国的强大并不是用驻军来衡量的。奥巴马说,“9·11”事件后,200万美国人参与了战争,但他们中很多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即便是平安回来的人,也长久留下了心灵创伤和对逝去战友的黑色记忆。  相似文献   

9.
外国政要到访中国常常在国事访问之余前往一些著名高校进行演讲。这样的现象在国际外交史上屡见不鲜,并被冠名为“演讲外交”。 政要高校行 北大、清华在政要访问名单中常常排名靠前。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以及比利时前首相伏思达都曾到访过北京大学并做讲座。法国前总统萨科齐2007年在清华大学发表过演讲,2013年清华大学重要的一次外国政要到访,莫过于韩国首位女总统朴瑾惠。  相似文献   

10.
几十年来,桂林来自五大洲的万国衣冠络绎不绝,他们之中既有国家元首、政府总理、高级官员,也有平民百姓。他们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和许多动人的佳话。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我们访问过的大大小小的城市中,没有一个比得上桂林美丽。美丽的渔村,竟使克林顿流连忘返,加深了他对桂林环保的美好印象。他在七星公园的一次集会上发表了环保演讲。  相似文献   

11.
广告活跃是好事,它对于开发资源、繁荣市场、拉动消费或帮助农民致富都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名人”露脸做广告则影响更大,其号召力能使不为普通广告所动的人慕名而为。然而,时下有人因为相信“名人”做的广告,实践后上当受骗的有之,遭到经济损失的有之,有的还因此将“名人”告上法庭。 只要合法,“名人”做广告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所做的广告需得名副其实,不能蒙骗公众。因为“名人”是公众人物,如果做了虚假广告,受益的只是厂家和“名人”自己,危害的却是“名人”的众多崇拜者。“名人”如何面对广告呢?鲁迅先生和胡适先生的有关行为和言论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12.
国际反动势力在对社会主义行“和平演变”的战略过程中,十分注意抓“舆论”。因此,近几年,帝国主义国家的一些头面人物纷纷著书立说,阐发他们的理论和主张。其中,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所写的《大失败》一书,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有针对性地读读这本书,可以从反面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3.
快乐大叔 《党课》2010,(13):98-99
有人说如今的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平民英雄”的时代。何谓“平民英雄”?即从民间冒出来的“专家”“名人”,说他们是“草根英雄”也可以。网络上就不说了,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网络名人”如雨后春笋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14.
蒋光宇 《奋斗》2009,(4):62-62
艾伦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的第一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因为接受“微薄赠礼”、涉嫌受贿而被迫辞去要职。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结合西藏问题,精辟地阐述了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民族政策。在谈到国家和先进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时,他指出:“如果以在西藏有多少汉人来判断中国的民族政策和西藏问题,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此,笔者谈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记得十余年前,有人曾专门撰文说,鲁迅也用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字眼,时间是在1918年,出处是《随感录·三十八》。当时感到有点张冠李戴,以后查原文证实,《随感灵·三十八》说的是这样一种论调:“外国的物质文明虽然高,中国的精神文明更好”,这里说的“精神文明”,其实倒是中国的国粹,作者是将此论当作一种“合群的爱国自大”的一种表现的。于是感到我们实在太喜欢攀附名人伟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总想用名人伟人的话来作支撑。  相似文献   

17.
美国前总统威廉·哈里逊,小时候沉默寡言,人们甚至认为他是个傻孩子,常常拿他开玩笑。比如拿一枚五分钱硬币和一枚l角的银币放在他面前让他选。每次,哈里逊都是拿那枚5分的。一位妇女看他可怜,就问他:“孩子,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哪个更值钱吗?”他回答说:“当然知道,夫人,可要是我拿了一枚1角的银币,他们就再不会把硬币摆在我面前,那么,我就连5分也拿不到了。”  相似文献   

18.
“桂冠”亦需常拂尘──“名人”犯罪警示录孙信成曾几何时,他们还是颇受人尊敬的厂长、经理,“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然而,转瞬间,他们却由“名人”、“能人”变成了囚犯、罪人,昔日那一项项殊荣如今离他们而去了,围绕他们的一道光环黯然失色。如此强烈...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2,(8):50-50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82年写的《领导者》中有段话:“所有我认识的伟大的领导者几乎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全都是伟大的读书者。”这段话值得品味深思。当干部就应多些书卷气,少点酒气、脾气、财气。为官者读书,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自己启上所担负的责任,是为了干事的需要,替老百姓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在莫斯科河边有一座平常的楼房,这是一幢在苏联时期的“高干楼”。在楼房的外墙上嵌有许多名人的头像和名字,标明他们在这里居住过。在三十年代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中,克格勃将住在这里百分之九十的高级干部抓走、杀害,就连许多高级干部的家属也被杀害。现在人们把这座“高干楼”叫做“黑暗公寓”。这座楼成为斯大林发动“大清洗”运动的标志。导火线:基洛夫被暗杀当年斯大林发动的“大清洗”运动,其导火线就是基洛夫被暗杀——基洛夫当时担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州党委书记,在党内享有很高的威信。发生在193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