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1950年秋季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读书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武汉大学(195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亲身参与并目睹了武汉解放50年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艰辛而光辉的历程。我是学经济学的,以后,又一直从事经济学(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将近  相似文献   

2.
陈英男 《今日浙江》2012,(21):55-55
今年8月,我被派到永康市前仓镇后吴村任"两富"指导员。后吴村是一个有着近800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内保留着永康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后吴村也是永康的第二大村,有3100多人口。村里的现状是:欠账多、矛盾多、事务多,新农村建设难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9日,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我和永康市委的同志一起,敲响了开市宝钟。从这一刻起,"哈尔斯"正式成为永康首家本土上市企业,这一时刻将载入永康工业发展史册。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21)
正第11届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将于7月26日至28日在永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门博会参展范围包括家居门类、电动门类、门类配件、门类辅料、窗类、锁具类和设备类七大类产品。近年来,永康充分认识到会展经济在拉动县域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谋局在先,率先抢占会展经济发展制高点,会展规模从1996年的一年一度展会发展到2018年度的37场(次),总展出面积达47.6万平方米,总交易额达204.6亿元。其中,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最专业的门业盛会之一,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成长尤为迅速,持续吸引优质企业参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的妹妹余宗玲,于2020年10月28日4时36分在耕莘医院过世,享寿108岁。虽然余女士已是高寿,但她的离世仍让我内心有着深深的伤感。余宗玲是台湾著名报业巨子余纪忠的妹妹,也是情系家乡、颇具爱国情怀的台湾知名教育家。她生于1913年,1925年毕业于城西女校(原常州西大街小学,1994年并入觅渡桥小学),后来赴杭州之江大学读书,又留学美国,历任台湾嘉义女中校长和大学教授,前后服务教育事业36年。  相似文献   

6.
茅盾生前称短篇小说《百合花》为“最近读过的几十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百合花》是著名女作家茹志鹃的代表作。茹志鹃(1925~1998),绍兴柯桥人。祖上经营生丝行业,后没落为城市贫民。茹志鹃3岁丧母,自幼随祖母做手工糊口。因家境贫困,11岁才上小学,读了1年又停学。13岁时祖母去世后,曾进孤儿院。后由其三哥领出,在上海妇女补习学校住读。后来,作为日寇占领区的学生,免费在浙江武康县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后当了半年小学教师。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茹志鹃,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但由于勤奋好学,阅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培养了…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7,(5)
正2017年3月4日,我们到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访问了抗战老兵卢良鉴先生。卢老为我们讲述了他的故事:在小学与"省立六中"师范班学习我1919年农历九月十八日生于黄岩县西部山区的乌岩乡。父亲卢秀金在我8岁时就不幸去世了,留下了兄弟4人,我是最小一个,母亲含辛茹苦将我们拉扯成人。儿时,我在乡里的乌岩小学读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步步紧逼,侵略我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校  相似文献   

8.
《浙江人大》2012,(10):62-63
2011年,浙江永康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永康合行")上缴各项税收12759万元,以排名第二的成绩,荣获永康市纳税百强。永康合行的纳税额是其他所有金融机构纳税总额的3倍以上,以自己的优异成绩,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从1952年到2012年,永康合行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在永康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史上却是难忘的记忆。扬帆起航鲲鹏展翅跃潮头2010年10月,在原永康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基础上顺利改制成为农村合作银行。两年历程孕育嬗变,  相似文献   

9.
永康魅力     
《今日浙江》2013,(18):66-66,F0003
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92.35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4.94亿元。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2012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县级市)排行榜中,列第54位。目前,永康正以省工业强市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工业体系,大力培育特色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四个新型产业,继续做强做火传统五金、新能源汽车和现代农机装备三大支柱产业,为打造实力永康、美丽永康、道德永康、幸福永康、活力永康,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际五金名城而努力。五金产业久负盛名改革开放以来,永康五金产业迅猛发展,"永康五金"被评为浙江区域品牌,先后获"中国五金商标品牌基地"、"中国门都"、"中国休  相似文献   

10.
一生梦想     
一中 《现代领导》2008,(9):44-44
1966年“文革”突发,小学五年级的我此后未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学习。几年后,我被统一分配到建筑队做学徒工。改革后,鄙人一面上班,一面读书,求学之路途可谓漫长。虽然通过努力取得过初中、高中、大专、本科、MBA、CLOB、IPMP和职业经理人等文凭或资格证书,但均非全日制学校颁发,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界定自己的学历应该是“小学五年级”。  相似文献   

11.
我于1916年12月出生在确山县顺山店乡袁庄村,幼年入信阳明港高小读书,后考入信阳县立初中,毕业后考进河南省立第三师范(现信阳师范),1934年夏,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13期,校址在南京)。193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军陆军第一一一师(张学良部)三三三旅六六六团一营二连三排任少尉排长,当时驻防河南淮阳县。  相似文献   

12.
张乐古、张晓古,即墨市田横镇泊子村人,兄弟俩在民国时代是颇有影响的人物。张乐古(1900-1950),名同有,号乐古。曾入烟台教会办的小学、中学读书,毕业后参加上海等地的教会活动,在上海与当时的青帮接触,并参加组织,直接拜帮主杜月笙为师。后来到青岛地区发展帮  相似文献   

13.
我们家以前很穷,我父亲读书读到小学毕业,毕业以后就开始参加革命。1937年"七七事变"的时候,他就开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做了很多工作。1944年,他在当时的诸北边区当边区区长。后来担任《时事简讯》的社长。我  相似文献   

14.
1967年4月,小学没有毕业、刚满13岁的我,由于父亲突然病逝走上了工作岗位,今年正好整整30年。30年来,我始终如一地坚持B学,在读书上面狠下功夫,为走上领导岗位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来连小学文化程度都没有的我,能担任县处级干部,并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写作、翻译出版数百万文字。这里一个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把握好读书与从政的关系,始终围绕本职工作和人生修养读好、写好、用好书。把握好读书和从政的关系,在读书上下功夫在读好专业知识书籍方面狠下功夫。从政离不开专业知识,党政干部不仅需要…  相似文献   

15.
爸爸给我起了一个很专业的名字教师队伍建设我娃余,名字叫良师。我一出世,爸爸就给我起了这个很专业的名字。我爸爸是医生,一个“赤脚医生”。小时候,爸爸常对我说:“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是教师,你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当一个好老师。”当时,我不知道什么是“崇高职业”,只知道应该好好读书。想不到今生有缘,我现在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校长在那遥远的小山村,有一所书声琅琅的小学和一个苦心耕耘的王政校长。王校长在这个山村小学里整整度过了3O多个春秋,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每当我想起他,就久久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与我的祖父胡崇诚是小学、中学同学。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至今仍珍藏着留有他俩姓名和住址的湘乡驻省中学同学录原件。1936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书期间反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生活片断时说:“在我的学堂里,同学们越  相似文献   

17.
“一个决心为人民服务的有才能的抒情诗人。”这是1950年3月1日,胡乔木同志在一篇悼文中对英年早逝的诗人戴望舒的评价。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区)人。在中学读书时就喜爱文学,与施蛰存等切磋诗歌艺术,创办文艺刊物。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读书,后又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因参与革命宣传工作,被上海法租界当局拘捕。“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隐居松江。后到北平,结识冯雪峰、李霁野等人,并在《莽原》上发表诗作。1928年回上海,此后从事新文艺书刊编辑出版工作,并继续诗歌创作。诗集《我…  相似文献   

18.
汪陵 《传承》2009,(17):64-64
一辈子都在读书。人生读的第一本书是新中国建立次年的小学语文课本,课本的第一课就一句话8个字: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从此以后,读书成为我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未辍止。  相似文献   

19.
孙承佩原名原殿文(1915~1990),1915年12月29日出生在桓台县新城镇一个中等家庭。1924年至1929年在桓台县立第一小学学习,1930年考入设在青州的山东第四师范学校读书,1934年以优异成绩被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政治系录为公费生。由于受新文化思想影响,他在青年时代从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作品中,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关心  相似文献   

20.
周士第将军     
《新东方》2011,(6):85
周士第,又名周平、周力行、周士梯,字元臣。1900年月9日出生于新昌村。7岁进入本村私塾读书,后转入乌坡小学、县立高等小学读书。1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海南岛府城琼崖中学。翌年因父故家景困难而辍学务工,到16岁才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