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大研究》2006,(9):47-48,F0003
郭永龙: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困难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龙撰文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但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遇到一些困难,主要有:一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建设新农村的认识有偏差。有的对新农村建设信心不足,认为在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为时过早,待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富裕了再建设新农村,缺乏紧迫感。有的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在贫困地区就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只能为新农村建设打基础。有的片面认为新农村建设就…  相似文献   

2.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树立新理念,明确新认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认识尤其要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造性;沈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邹小军  吴鸣 《湖湘论坛》2006,19(6):15-17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高度统一。目前,对新农村建设强调更多物质支持,但是新农村建设仅靠对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支持是不够的,智力反哺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新农民。可以说,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这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因此,培养新农民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常抓不  相似文献   

5.
程瑞巧 《前沿》2006,(11):224-22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本文试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意义、特点以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认识等多方面剖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戴军 《湖湘论坛》2007,20(4):55-5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从国内外大背景下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能更好地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性与战略性.以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能确立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的中心工作定位.树立新农村建设长期性的思想,能有效处理新农村建设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唐华 《当代广西》2006,(8):15-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在八桂大地上越来越响!2月2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南宁召开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动员大会,公布了试点地区新农村建设蓝图。此举标志着我区新农村建设拉开帷幕,步入正式实施阶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建设好我区广大新农村,自治区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强调要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协调发展。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和意义,农村城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目标,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为指导,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以期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荣成市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用科学目标引领新农村建设,用新型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用强势区域承载新农村建设,用开放视野驱动新农村建设,用城乡互动共促新农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但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的理解上,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要靠农民自己,政府仅仅起主导作用。其实不然,农民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应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受益主体。  相似文献   

11.
统一战线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历史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晓云 《政策》2006,(8):4-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统一战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一、深刻把握统一战线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责任。统一战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境。…  相似文献   

12.
覃雪梅 《传承》2014,(7):37-3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有效开展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处理好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与新农村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与新农村各项建设的关系,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才能发挥其对新农村建设应有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陶爱祥 《求索》2007,(6):85-87
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人才的概念,然后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原则,在科学分析新农村建设人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认识 新农村建设起步较好,但刚刚破题 新农村建设起步较好,但只是刚刚破题,还有不少问题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16.
易忠君 《传承》2012,(20):38-39,69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资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来看,国家资金的投入远不能满足西部广袤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从广西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在解决西部建设中资金不足、加速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一个突出亮点,也是全社会面临的一项共同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认真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总揽全局、与时俱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党和政府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又多次提及。党的十六大以来,…  相似文献   

18.
匡远配  曾福生 《湖湘论坛》2010,23(1):105-109
湖南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省,财政弱省。在新形势下,湖南省明确新目标,全面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过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但难点仍在。新阶段,湖南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领区,不得不加强反思,根据省情和新农村建设的趋势,把握新要求,创新机制,强化新措施,推进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纵深发展,同时,也为中部地区以及全国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1999年力倡“新农村运动”,到去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中央政府摆在“十一五”纲要各战略任务的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广大农民群众更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了希望。但是,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支撑,那么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达农村相比是否要  相似文献   

20.
论新农村建设动力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中万 《湖湘论坛》2007,20(1):84-85,90
加强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矛盾,科学分析新农村建设动力结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