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師,離開您半個月,如同半年。我雖然想念爸爸、弟弟,但更想念您,就像同學們想念他們的母親一樣……”。開學不久,中學女教師金樹文就收到一封信。儘管她時常收到學生畢業後的來信,但這封來自東北工學院學生國忠業的信件,使她尤感欣慰。熟悉的筆迹,讓她眼前浮現出一個樸實、勤奮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國忠業原是金樹文班上的學生,出生在一個山村,十歲時母親就病逝了,父親帶着他和兩個弟弟生活,家境貧寒。他到這裹上中學後,有一年患了闌尾炎,需要住院敞手術,可他父親一時凑不足手術費。金老師知道後,便用自己剛領到  相似文献   

2.
今年三月十二日,是家父的九十大壽。當我領着兒子、孫子、重孫,一起向他老人家叩頭拜壽、舉杯祝福時,我的心直跳,手直抖,話未出口淚已流。在場的鄉親直誇我父親的命好:‘五世同堂,真難得!’五世同堂,的確難得,而我能親自爲父親慶九十大壽,更是不容易!當年離開家鄉河南舞陽縣時,我是個二十三歲的小伙子,如今已是兩鬢添霜,年近古稀了。我第一次回大陸探親,是一九八四年夏天。那時海峡兩岸還沒解凍,我是繞道日本歸来的。飛機在上海機場一着陸,我看到機場上穿綠色  相似文献   

3.
父親生前身在寶島做盡了思鄕之夢,直到臨終也實現不了興親人團聚的宿願;他含怨辭世後,我却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去台灣為他奔喪的機會。悲慘的話別父親是四十年前隨國民黨軍隊去台灣的?敃r,他從家門前的碼頭乘船時,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悲慘的情景。父親拉着淚水汪汪的母親,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這裏到台灣用不了二十四個鐘頭,我去後會時常回來看你的,你千萬別太難  相似文献   

4.
半個世紀前,在國家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和我的父親楊虎城將軍共同發動了震驚中外、永垂史册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以後,張學良將軍失去了自由,我的父親被迫去職出洋考察,緊接着是被囚禁監獄長達十二年之久,一九四九年在獄中被害。父親離開我們出走的那一年,我才十三歲,父親對我幼時的細微的關懷體貼,諄諄教導,沒有因歲月的流逝而冲淡,相反時時浮現在我的腦際。他那為國為民不惜犧牲一切的崇高品質,更是激勵我不斷克服人生征途遇到的各種艱難  相似文献   

5.
一四年前的冬天,我們在外地親友的熱情幫助下,逃出柬、泰邊境上那個經常受着戰火威脅的難民營,一路上冲風冒雪地來到了巴黎,接連克服了許多生活上的困難。可是,為了讓孩子上學,却使我傷透了腦筋。讓孩子上學,對於一般巴黎居民來說,本來不成為什麼問題,可是我們來的不是時候。當我們办妥居留證件時,已經是四月中旬,附近的學校都沒有空位。要入學嘛,得等到九月份新學年開始。從四月到九月,除去夏季假期,不過只有兩個多月的讀書時間。說句實話,我這個做母親的,實在是太急於讓孩子上學了。  相似文献   

6.
讀者信箱     
找到了失散三十年的親人我以十分激動的心情向你們報告一個好消息:今年七月,貴刊在第七期‘尋親訪友’專欄刊登了我的‘尋父啟事’,幫助我尋訪在泰國失散了整整三十年的父親。不久,廣東省梅縣地區大埔縣僑聯會又給我來信,說任《中國建設》上見到了我的‘尋父啟事’,决定通過旅泰潮洲會館進一步幫助我尋訪,後來大概還在泰國的華文日報上轉載了我的尋父啟事。九月九日我突然收到了父親的來信,我們終於在你們的大力幫助下取得了聯繫。此時此刻我真是悲喜交集,無限感激你們真誠、熱心的幫助。我父親現在泰國,是一個建築工程師。讓我代表我與父親一道向你們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成都動物園是中國最早飼養大熊猫的動物園。“美美”一九七四年住進時年方一歲,四年半後進入生育期,一共八次懷胎產仔,其中三次是雙胞胎。可惜它的十一個孩子只有六個存活下來,三次雙胞胎沒有一次兩個孩子同時成活。但就是這樣,它也該獲得兩個世界第一:生的孩子最多、成活率最高。所以“美美”堪稱全世界動物園中大熊猫的“母親英雄”。它的四姑娘“慶慶”承傳了母親的優良素質,去年八月生下了一  相似文献   

8.
我彷彿又看到童年時的情景:光秃秃的黄土高原;縱横的溝壑;騾子馱着筐子艱難地行進;老人們飽經風霜的面孔……如今我乘坐着火車奔向父親的老家寧武。這是一個距山西太原以北約二百公里的地方,當年,父親騎着騾子或毛驢到太原,路上至少走一個星期,而我現在只要五個小時就能到達。在乾涸的河床一邊,我看見許多卡車和小型柴油拖拉機,掛着拖斗,滿載煤炭、石塊和木頭,‘突突突’地向前開,吐出一股股難聞的黑煙。人們顯然並不擔心污染。田野上盛開着一朵朵淺藍色的小花,那是一種油料植物的花。燕麥和土豆長勢良好。這裏人們看上去很健康,沒有人穿著破破爛爛的衣裳,村頭也看  相似文献   

9.
去台北探親回到上海已經好幾個月了,但二老的慈颜、兄弟的親情、阿里山的風光和松山的夜市,仍在腦海中迴盪。白頭得見夢中人我在香港領教了長達七小時的‘盤問’后,身心疲憊地踏上了去台北的航機。我呆呆地拿着空姐送來的飲料,望着瀰漫在空中的團團雲层,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飛機降落在台北。年邁多病的雙親、少小離鄉的弟弟、未曾見面的嫂嫂以及五個姪兒姪女,全都來了。小姪女高呼姑媽,狂奔過來,撲在我懷里,歡笑和熱淚情不自禁地纠缠在一起。我緊握雙親的手說:‘这么大年紀還到機場來!’老父泣不成聲。‘你阿媽有嚴重心臟病,剛剛出院,一定要來嘛!’父親當年去台灣時說:‘那是個好地方,海蜇皮有圓枱面那麼大呀!’我當時不滿二十歲,等着看‘圓枱面那麼大’的海蜇皮,等呀等呀,從少女等到了白頭! 收起淚,綻出笑,歷盡四十年風雨,全家到底團聚了。當夜,長期來第一次闔家團聚的晚餐,竟成了盛大的慶典。客廳內華燈齊放,光輝四溢。歡樂的氣氛,喚回了我失去的青春。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河南省商城縣伏山鄉石冲村周時傑先生,收到了從美國洛杉磯輾轉寄來的一封信。信中說,居住在台灣、海外的周氏族人商定,要修寫族譜,請他代為查詢故鄉周氏親属情况,並隨信寄了現居台灣、美國等地的七十多名周氏族人名單,要求一個一個查找他們的先祖世系和史迹。周時傑先生深為台灣和海外同族親人尋根念祖的赤誠之心所感動。接到信的當天晚上,他就提筆寫了回信,表示支持親人尋根,贊成修周氏族譜,原盡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孫傳芳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有名的北洋軍長官,他總共有七個子女,孫家勤最小。孫家勤五歲時他的父親就在天津遇刺身亡,因此對父親沒有什麼印象。孫家勤的母親是湖北宜昌人,寫得一手好字,作得一手好詩,還是一位出色的畫家。就在孫傳芳去世的那年,孫家勤開始跟隨母親學畫,這對他後來的藝術生涯有着重要的影響。如今,有了兩個孩子的孫家勤已經成爲享有國際聲譽的中國畫大師了。他現任巴西聖保羅大學中文系主任、巴西中華文化藝術協會會長。  相似文献   

12.
海峽兩岸隔絕四十年,有多少同胞長期不知親人的下落。在人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中國紅十字會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承擔起了這溝通兩岸親情的義務。尋親信函、表格雪片般地從四面飛向紅十字會。“尋親潮”一九八七年十一月是台灣開放赴大陸探親的頭一個月,兩岸失散同胞首先想到的是尋找自己的親人。據統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以前的八年中共收到尋人信函、表格累計一千一百多封,而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以後,隨着探親潮的興起,很快出現了尋親潮,最多時一天就收到一千多封信函、表格。至一九八八年八月  相似文献   

13.
我去年六月二十九日因奔祖母之喪,從菲律賓回到了闊別十一年的故鄕——福建省南安縣官橋縝。那天我抵達故鄕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當我一脚跨進家門時,只見空盪盪的大廳打掃得乾乾净净;父親和幾位鄕親正靜靜地坐在大廳的一個角落。見我進來,大家都是一瞼驚愕的表情,我也一下子覺得詫異不解,心裏充滿了疑惑。這時有位堂兄飛快地走過來幫助我卸下行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個叔叔在台灣。在過去的四十多年間,我一直未見過他。聽母親講,叔叔去台灣後最初兩年,同父親通過幾封信。後來,聯繫中斷,不知生死。我五歲時,父親去世,似乎把叔叔在家鄉的往事也帶走了。母親既要工作以維持生活,又要關心、照料我和四個姐姐,擔子更顯沉重,也就无暇提起叔叔。我和姐姐們漸漸長大,那位從未謀面的叔叔却使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举步維艱,升學、工作無不受到影響。對此我們不免耿耿於懷,也對那位不知長得什麼模樣、却總是无所不在的老叔,產生了一種無名的‘怨恨’。然而,‘血畢竟濃於水’。一九七九年以來,随着各項政策的落实,我们全家人变得心情舒暢了。於是,我和姐姐們又重新憶起那位  相似文献   

15.
奔喪     
當我緩緩踏上泰國航空公司一架國際航班飛機的舷梯,心中懷着十分緊迫與無比感激之情。 兩個多小時以前,我才從泰國駐華大使館办妥簽證手续出来,隨即怱怱奔向訂购飛機票的地方;然後再轉去銀行兌換外幣;接着汽車就帶着我向北京首都機場飛馳而去。這架飛機將帶着我當天晚上從北京逕直飛往泰國曼谷。這些天,連着從那邊打來長途電話和拍來電報,催促我急速趕去曼谷,因為老母親病危。 飛機在黑夜中航行,看不見窗外的星星,機身有時還有些顛簸,可想見飛機是在亂雲堆中高速前進。  相似文献   

16.
會親記     
今年三月初,江蘇省啓東縣政协委員、台屬朱蔚接到在台湾的父親從香港發出的一封信。信中說:‘我现在在香港,准備來大陸探親,請你和女婿先到廣州華僑飯店會親。’朱蔚接信後既高興又感疑惑不解,我们家在廣州舉目無親,父親爲什麽叫我们俩去廣州相聚呢? 朱先生於一九四九年和太太到台湾,朱先生在軍界任職,太太在生産鞭炮時不幸身亡。目前,朱先生已年逾古稀,兒孫满堂,退休後在仁爱之家安度晚年,有時還弄墨繪畫,增加些家庭收入。他在台灣一直思念着大陸的親生女兒,一九八三年,輾轉和女兒取得書信聯繫,互寄照片,激起了他思親回鄉之情。當他二月底到達香港後,憂慮頗多,他想:‘過去我  相似文献   

17.
對弈曲     
我不知道一個人的愛好是否一定受遺传影響,然而爸爸愛棋,我從小也成了‘棋迷’,却是事實。記得兒時,有一次家中來了客人,媽媽讓我去找爸爸回來作陪。其時,爸爸在鄰家正與人對弈。我看到爸爸正腹背受敵,局勢危急,馬上蓆地而坐給爸爸助戰解圍,竟把來客的事忘得一乾二净。媽媽親自找上門來,不過,當着眾人之面,不好向爸爸發火,只象徵性地打了我一巴掌。其實,媽媽亦愛棋。使她生氣的是,我和爸爸時常因同人對弈而誤事,乃至忘記吃飯。那時候,山村里的人们終日為糊口而忙碌,平時很少有人玩棋。我和棋友丁大山算是例外。我倆一起給人放牛,一有空闲,就對弈酣戰,常常殺得難分難解,玩得十分開心。媽媽很支持我同大山對弈,認為琴棋書畫歷來是高雅的  相似文献   

18.
我家裹懸掛着一幅我父親方聲洞,母親王穎和我的照片。那是一九一一年農曆二月十八日在日本千葉照的。那天,我父親奉同盟會之命赴東京,並從那裹秘密運送一批軍火到香港,然後轉送廣州,以備發動起義之用。没有想到,他和我們分別後一個多月,就在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義中英勇犧牲了,至今已整整七十年。  相似文献   

19.
‘砰砰’兩聲,標誌着午夜零点到來的彩色信號彈,在初夏的夜空升起。素有中國‘火山公園’之稱的旅遊療養城市——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頓時歡騰起來。市內一座精巧别致的礦泉飲水亭的周圍,早已聚集等侯在那里的人們你爭我搶,要從泉頭盛下第一口‘神水’,手中的器具發出叮叮噹噹的碰擊聲。一個身材魁梧的男青年終於成為獲得‘神水’的第一個幸運者。他把盛水的杯子高舉過頭,左衝右突,吃力地從人羣中擠出來,他的一家人就在不遠處的樺樹叢旁等待他。他把水杯先递給父親,然後是母親、妻子和孩子,最後由他一飲而盡。全家人像完成了一件神聖的大事情似的,發出心滿意足的笑聲。直至凌晨,在串串彩燈下,依然人聲鼎沸,人們盡情地喝着礦泉水,整個  相似文献   

20.
週末的喜訊     
一個週末的傍晚,我到歸僑作家黄浪花家串門。一进門,主人连聲對我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這幾天可把我們全家樂壞啦,我在海外失散了二十四年的老母親找到啦!’黄浪華祖籍廣東省梅縣市,出生在馬來西亞。一九四九年父親把他送回國內上學。第二年,父親因爲參加馬來西亞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鬥爭活動,被殖民當局追捕,不得不拋下母親,一人逃回祖國痪帕?黃浪華與母親失去了聯系。他告訴我:‘從那以後,我不得不在各種登記表上寫上“母親生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