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律师法》第 17条规定:“律师可以设立合作律师事务所,以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该条规定确立了合作律师事务所为三种律师事务所的组织方式之一 (其他两种分别为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事务所 )。为贯彻实施《律师法》关于合作律师事务所的规定,司法部于 1996年 11月 25日颁布了《合作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对合作律师事务所的设立、组织机构及管理作出了具体规定。但实际上,由于《办法》的个别重要条款具有立法缺陷,致使整个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亟待对《办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2.
我国《律师法》规定可以设立3种形式的律师事务所,即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国资所)、律师出资设立的合作律师事务所(合作所)和律师出资设立的合伙律师事务所(合伙所)。2000年7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领导小组《关于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实行脱钩改制意见》,国资所(除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依靠财政补贴的国资所以外)已经完成脱钩改制的工作,成为合作所或者合伙所。据悉,《律师法》即将修订,初拟的草案只规定了合伙所和有限责任制所(与现在的合作所相类似)两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律师》2010,(8):F0003-F0003
广东陈粱永钜律师事务所由陈锡康律师及梁智锐律师两位合伙人于1999年年末发起设立并以两位创始合伙人之姓氏命名,事务所于千禧年开始正式投入营运。在十年多的时间里,本所已发展为一家拥有五名合伙人,二十多名执业律师以及近四十名其他员工的中型规模的律师事务所,为东莞本地提供综合民商事法律服务(尤其是公司法律服务)的主要法律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4.
《法治研究》2008,(11):F0002-F0002
京衡律师集团温州事务所前身为浙江轶雄律师事务所,是李求轶律师领衔创办的律师事务所。2007年3月与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共同发起组建京衡律师集团。截至2008年12月底已创办十周年。本所采取专业部制来开展业务工作,现有公司法·上市(IP0)部、知识产权部、国际商务部、法律翻译部等专业化服务团队。在管理理念上,本所采取与专业化团队相应的职业管理机制,并设立了行政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5.
岳鸿 《中国律师》2003,(2):33-34
在WTO的大背景下,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律师管理规范化已成为律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律师管理分三个层面:司法行政的行政管理、律师协会的行业管理和律师事务所的自律管理,其中,律师事务所的自律管理是律师管理的基础。面对21世纪,无论是百人大所,还是新设立的小所均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事务所的内部管理。从我们执业检查情况看,大部分律师事务所重视管理,不仅制度健全,措施到位,而且还根据实际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如制度+亲情式的管理,使管理更具有人情味,使事务所更具有亲和力,充分…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管理所内法律服务人员是一家律师事务所实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当前执业律师联合体型事务所“散、乱、差”的关键。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服务人员由律师和律师助理组成,律师事务所对执业律师的管理相当重视,而对律师助理的管理有所忽视,本文拟从律师助理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律师助理制度对组建公司型律师事务所、改革和完善我国律师事务所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律师服务出现过错怎么办?上海建设律师事务所日前推出全新举措:律师服务以收费的10倍为限,实行过错责任有限赔偿制度。恒积大夏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由上海恒通置业公司控股开发。为避免和降低由于法律方面原因可能给房地产发展商及项目造成的各类风险,使律师能对开发项目的各类法律后果承担责任,督促其认真、细致、周全地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优质服务,投资方与律师方签订合同,投资方出资律师费200万元,同时规定:如果因律师工作过错造成损失的,以律师收费的10倍为限进行责任赔偿。为使律师过错责任有限赔偿制度落实到实处,事务所又…  相似文献   

8.
随着法律服务市场竞争的更加激烈,市场对法律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规范化。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和谐社会的需要,对律师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打造一支铁军、如何创建一个品牌的律师事务所成为律师服务业的当务之急,这其中除了努力提高律师的专业水平,营造一支业务技能过硬的律师队伍以外,时律师进行规范的管理以及为律师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持亦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在事务所的发展中体现行政管理的作用和价值,怎样以更好的服务为律师的个人发展及事务所凝聚力的提升提供管理上的支持,应成为律师事务所行政人员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律师执业机构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个人主张:对现行的合作所形式进行改造,探索和推广股份合作制。(-)我国律师所组织形式根据我国《律师法》第16、17、18条的规定,我国目前的律师执业机构体制包括3种类型,即:国办所、合作所、合伙所,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如下:l、国办所:由国家一次性出资设立。由司法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需要,下达编制、核拨经费、选调人员、确定住所。国办所依法自主开展律师业务,在人财物上与出资的国家司法行政部门脱钩,以本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是独立组织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机构…  相似文献   

10.
律师参与律师事务所收益分配的法律问题,即合法地所有某项财物,合法地取得财物的所有权问题。笔者认为,法律更多地研究的是主体即自然人、法人、国家、社会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那么,律师参与律师事务所收益分配,律师个人、律师事务所、国家等主体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何,律师取得收益分配之所有权如何才受法律保护,笔者拟从权利、义务、所有权、新《刑法》的角度,对此问题作些肤浅的探讨,以请教于同仁。一、现行三种不同性质的律师事务所财产所有权归属分析。按照现行《律师法》的规定,我国目前存在的律师事务所有三种类…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家出资设立的的律师事务所的行为,加强管理,保障律师事务所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是律师执业机构之第三条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由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国家需要设立,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包括一次性投入开办资产、不核定编制、核定编制并核拨经费等形式。第四条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应当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第五条国家出资设立的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不得从事其它任何…  相似文献   

12.
股份制律师事务所的产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 《中国律师》2003,(2):39-40
我国《律师法》规定了三种组织形式的律师事务所,即国办所、合作所、合伙所。这三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已落后于中国法制的发展,在立法上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界对于律师事务所应采用的产权模式,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主张,律师事务所只能采取合伙制形式,而不能采取公司制的股份形式。也有人认为,从产权制度的演化过程来看,股份制的公司形式是合伙制形式发展的最高阶段。公司形式的股份制律师事务所更适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有利于律师业的产业化、专业化、集团化发展。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下面就股份制律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13.
张济 《中国律师》2001,(12):41-42
我国律师业现状 从律师事务所发展情况来看,可概括以下几点: 1、规模小,人力资源分散,综合力弱,未形成专业化。全国近万家律师事务所,大多规模在执业律师 10人左右,律师人数过百人的不超过 10家。目前大多事务所采取小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对律师事务所的前途缺乏统筹规划和长远打算。目前只有极少数事务所办出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如有的专门受理关于知识业产权的法律服务,有的专门受理涉外法律事务,有的擅长从事证券市场的法律服务等。但规模都很小,若与国外同行竞争仍显弱势。 2、业务量少,收入极不平衡。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7,3(5):F0003-F0003
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现拥有注册执业律师120余人,法律服务从业人员200余人。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始终坚持“崇尚公正,追求卓越”的服务宗旨,走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道路,以“专业专心”的服务品质和斐然的业绩赢得了各界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律师》2003,(5):50-51
江西姚建律师事务所是在2000年国家进行律师体制改革,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十项改革的进程中,由原新余市律师事务所部分律师吸收部分大学毕业生组建的我市第一家合伙制综合性律师事务所,现有员工17名,其中专职律师10名,律师助理4名,行政主管1名,辅助人员2名,律师中有中共党员律师6名,还有2名入党积极分子正在考察培养,所内单独设立了党支部。 在不干则已,要干就干一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新余精神指引下,建所之初,我们就投资100万元,买下350平方米的办公室,购置了整套全新的、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交通工具,建立了所内计算机局域网,并和北京“法律之星”法律资源网连接,事务所的硬件建设,在建所之初就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建所两年多来,全所律师以政治上的凛然正气,品行上的清白清廉,服务上的专业优质,作风上的团结高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市城建局、市房管局、市  相似文献   

16.
游闵键 《中国律师》2012,(11):26-27
律师事务所作为一个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合伙制,合伙人之间既有资合性也有人合性。而律师事务所的分配机制则是解决律所的资合性,律师事务所分配机制主要涉及到合伙人、律师以及行政辅助人员,与此相应的律师事务所分配机制分为合伙人层面、律师层面和行政辅助人员层面。合伙人分配机制是核心,直接关系到律所能否做大做强;而律师的分配机制是基础,关系到律所的持续、稳健发展和事务所服务能  相似文献   

17.
大牌律师的培养和大牌律师事务所的打造,已成为我国律师业发展中的强音。由本社代销的《走向大牌律师——美国经验的启示》(法律出版社出版)正是从大牌律师事务所管理和事务所市场营销两方面,从实务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大牌律师事务所打造的策略、技巧、方法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就此书中“美国经验”的亮点,本期《中国律师》也推出专题,从我国律师如何维护客户、如何牵手大牌、如何打造大牌所的基点出发,呼唤符合我国国情的大牌律师及律师事务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13,(12):13-13
我国加入WTO以来,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国内法律服务业的要求,稳步推进法律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中外律师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截至2012年底,有30多家中国律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了54家分支机构,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律师事务所设立了228家驻华代表机构。但与境外律师、律所相比,我国律师、律所竞争力仍然不够,近90%的境内企业的境外投资与并购活动,从交易结构设计、谈判及交易文件起草等各项核心工作均被境外律师所掌控。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管理结构——谈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核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律师事务所模式的现状从我国这些年来律师执业机构发展的历史来看,从法律顾问处到律师事务所,从单一的“国办所”到“国资所”、“合作所”、“合伙所”,以及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始试点的“个人所”四种组织形式的律师事务所并存,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法制建设的不断增强,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相适应的。根据资料显示表明,全国超过90%的律师事务所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而北京等大城市的律师更是看好了合伙制,97%以上的律师事务所采用合伙制。由于我国律师业的发展自1978年恢复至今才20多年,律师事务所(以下称事务所,如未…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律师》2010,(7):68-68
为培养和鼓励更多优秀的法律人才.北京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决定自2010年起,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4所大学法学院设立“万商天勤奖学金”.每年向上述法学院资助12万元奖学金.以实践事务所全体律师回报社会、回报母校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