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随着广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广西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明显成效,但从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审视,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主体活力、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短板。建议从推动“三个升级”、聚焦“三个建设”、优化“三大机制”等方面改进,确保广西实现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2.
正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要做好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落实相关工作,民政部于4月16日召开全国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动员部署会议。各级民政部门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以过硬举措、攻坚作风和敢打敢拼的精气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民政领域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强调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要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明确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健全、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本文总结了设立脱贫攻坚过渡期的必要性必然性,分析了设立脱贫攻坚过渡期的政策指向,阐述其多重意蕴,对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要答好这个新课题,必须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讲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故事,  相似文献   

6.
正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把握"国之大者"、践行"两个维护"的有力体现,是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的政治任务。4月16日,民政部召开全国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动员部署会议。  相似文献   

7.
赵世庆 《重庆行政》2021,22(1):25-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规划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并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纳入了该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新的征程伊始,我国的乡村振兴依旧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环境整治不到位、人才振兴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传递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交接棒",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1.
张娟 《中国民政》2023,(8):46-47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坚持把深化巩固兜底保障成果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推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工作取得新进展;助力脱贫地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乡村振兴……日前,民政部召开2023年全国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视频会,安排2023年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2.
周琴芳  石绕慧 《创造》2023,(3):9-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党的二十大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乡村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途径,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强化整治基层党组织,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才能不断引领乡村振兴向前发展。推动构建新型乡村振兴新格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相似文献   

13.
谢再志 《桂海论丛》2021,37(2):114-118
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赢之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广西做好二者有效衔接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乡村振兴组织建设;发展产业扶贫,振兴乡村产业;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发挥乡村人才积极作用;着力扶智、扶志,振兴乡村文化;加强生态扶贫,振兴乡村生态等对策,以期实现广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1,(10)
正"脱贫攻坚工作的完成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一个新起点。"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委书记刘希明看来,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已成为当前摆在全县上下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15.
信息     
正云南省剩余脱贫攻坚任务总体完成云南省坚持疫情防控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两场硬仗一起打,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和巩固脱贫成果一起抓。目前,全省剩余44.2万贫困人口、429个贫困村、9个贫困县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县县清零"目标任务总体实现,为全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云南日报》  相似文献   

16.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是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部署。在过去的一年,5年过渡期政策的落实和实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新的一年中,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仍然是脱贫地区的底线任务,要在完善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就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的基础,实现乡村的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和有效治理逐步推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3月23日)宁党发[2021] 15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部署要求,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正5月7日,全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部署大会在南宁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脱贫攻坚奋斗历程,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区上下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凝聚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9.
2020,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脱贫攻坚的成果无法巩固,那么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承诺也就很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既要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也要保证不出现新增的贫困人口。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制度创新,保持政策和机制的连续性、稳定性,使精准扶贫的成果不会因为精准扶贫任务的完成而减弱。对此,要做好精准扶贫的三个转变,即减贫的目标从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减贫的区域从单纯的农村减贫转向城乡统筹;并在此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转向全面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