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洪海 《乡音》2023,(4):35-36
<正>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您如何看待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具体到承德,又该如何去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2.
陈卫 《群众》2023,(9):37-3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3.
孟祥宁 《当代广西》2023,(19):17-18
<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相似文献   

4.
刘波 《群众》2022,(21):63-6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单独成章,进行一体化谋划、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相似文献   

7.
王秦 《群众》2022,(24):4-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作出系统部署。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四个面向”总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安雅梅  王明生 《群众》2023,(3):20-22
<正>科技创新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为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正>党中央和国家层面不断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关注和重视,通过政策“组合拳”,在体制机制、学术环境、科技奖励与资助等多方面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全方位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为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要求。从中央、  相似文献   

10.
汪燕 《创造》2023,(1):49-52
<正>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中共云南省委王宁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  相似文献   

11.
付天财 《创造》2024,(2):58-6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富源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持续升级“培育”人才政策、搭建“用好”人才平台、保障“奖励”人才经费,促进富源成为“聚集”人才小高地,人才的集聚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2022年,富源县生产总值达316.2亿元。  相似文献   

12.
张宁 《群众》2022,(23):46-4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电科十四所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努力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彭雷 《群众》2023,(10):29-3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0年以来,南京市玄武区以“建设最具竞争力的创新高地”为奋斗目标,逐步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不断放大科创平台在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努力探索以平台激发创新、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2022年成功跻身全国创新百强区。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发挥科技、人才、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在引育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才能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辽宁全省作出“五个示范”的目标,以突破之举持续提升首位度、增强贡献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好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跳高队”。为此,本文在总结郑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沈阳的发展实际,提出了沈阳打造东北科技创新高地、在引育壮大新动能上实现新突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康尧 《群众》2022,(21):65-6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技镇长团、产业教授、科技副总是全省人才工作的金字招牌和闪亮名片,扬州市历来重视科技镇长团、产业教授、科技副总、科创特派团“四支队伍”建设,强化“项目为王”意识,提升产业的人才、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坚持把解决技术难题、引进专家人才、举办活动成效作为衡量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16.
吴寅 《群众》2024,(3):49-5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近年来,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以奋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为抓手,积极构建人才生态圈,持续引育高层次人才、发展高科技企业、汇聚高能级平台,以高水平创新人才集聚赋能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海瑾 《群众》2023,(3):14-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布局和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其关键举措。新的一年,江苏省委明确要求在江苏经济发展、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国际竞争合作“三张版图”上审视南京,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吴善超 《群众》2023,(1):39-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把教育工作、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安排在一起集中表述、统筹部署,除总论外,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四个专题加以阐述。这样的安排既符合教育、科技、人才和创新之间的逻辑,也更加凸显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报告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和一大亮点,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新的使命任务所作出的新的战略谋划和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20.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人才是基础,是重要支撑。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准人才工作的战略、方向;不断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现人才对科技的强支撑;不断优化人才区域布局,实现人才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相关政策与法律。只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