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莫纪宏 《理论导报》2014,(12):61-61
正首先,领导力量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宪政民主似乎超越于政党制度,其实不然。无论两党制还是多党制或其他形式,都极力通过竞选、大选谋取议席来控制法治机关和法治运作。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基本的特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1]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立场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所在,也是我国现代法治与古代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区别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法治实践中创造的伟大奇迹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满足人民需要的。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围绕人民性展开,始终把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置于首要位置。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并运用好法治中国建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全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  相似文献   

4.
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法治精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强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要坚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原则和加强党对法治建设领导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要把握四个重点:政府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司法机关须提升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能力、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党员领导干部须带头守法,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4,(11):1-1
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相似文献   

6.
《求是》2015,(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浓墨重彩之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凸显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  相似文献   

7.
坚持党的领导既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同时也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也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经受住政治风浪的考验,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要求首先,中国…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式,其核心是依宪治国。它是法治的本质特征,更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又赋予其新的使命和内涵,体现了依法治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优势决定的,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实践证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文明,应把依法执政的基本执政方式与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与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立法和法律实施与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  相似文献   

12.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5,(2)
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这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事关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所在。我们所高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彰显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绝对领导,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拥护。始终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及基本经验,党的领导为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各方面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必须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道路是根本,关乎国家的命运,关乎民族的兴亡,关乎人民的福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是没有意义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贯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一条红线,在走什么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四中全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高度,旗帜鲜明地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贯穿始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定为指导思想,绝非主观选择,而是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必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其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其本质特征是坚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其目标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4,(11)
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性论断。这里就"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在治理现代化的条件下,作为执政党,其执政和行使国家公权力必须以法治为基础中国共产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党,宪法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党根据这种宪法地位长期执政,并直接行使一定的国家公权力。党行使宏观的执政权力和相关的国家公权力,在今天治理现代  相似文献   

19.
共享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根本归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导向。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战略支撑和制度保障。共享发展理念与法治精神具有内在共通性,其法理基础体现在:公平正义是现代法治的根本精神,是共享发展理念的核心价值。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目标取向。人权保障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宪法依据。权利限制是法治的基本技术,是共享发展理念的法治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宪法精神,是宪法的灵魂,是宪法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的根本前提。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精神,是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人的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精神的核心;治国安邦,规范国家权力秩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精神的主线;富民强国,实现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精神的目标;建设民主政冶,推进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精神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