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必须综合考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外因素。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议从大力发展经济、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理论创新、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入手,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民族地区在国家稳定、边疆安全和区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刻的政治意义,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区域特性的构成主要表现为更突出的对象特质、更复杂的传播系统、更丰富的载体资源、更明确的评价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在民族地区的呈现形态包括维护和谐稳定的政治文化形态、促进科学发展的经济文化形态、传承文明进步价值理念的历史文化形态、展现民族精神气质特色的哲学文化形态、弘扬丰富多彩民族艺术成果的艺术文化形态、倡导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形态、建设成熟完善的法治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本文以广西为例,分析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面临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意识形态多元化、传播者水平有限等问题。探索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建议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占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加强理论创新、注重宣传体系建设、培养专业化队伍等方面入手,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课题,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贵州民族地区问卷、座谈、访谈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贵州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接受、信仰情况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为贵州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早期便注意到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并且产生了民族平等、民族自决、联邦制以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语言等重要的思想,为以后的民族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而这些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传播,二是共产国际的影响,三是当时国内国际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存在诸多的现实问题,但仍然可以从现实条件出发以理论与实践为两种路径为马克思主义有效引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开辟道路。从理论创新路径着眼必须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对不同社会思潮加以严格区分以抵制各种消极思想和错误思潮;从实践路径出发必须将解决民族群众的民生问题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紧密联系起来、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民族文化之中、融入到民族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基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当前网络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面临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高校传统教育方式面临巨大冲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难度增加等。针对这些挑战,我们须充分结合网络和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阵地建设、完善网络的监督和监管等途径推动网络背景下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但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手段落后以及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民族地区应该建立素质优良的基层队伍,营造通俗易懂的文化氛围,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体系。  相似文献   

9.
推进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重要政治使命,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问卷、座谈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民族自治州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信仰、掌握情况和马克思主义被弱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该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其中既有善意的文化交流,也存在着别有用心的文化渗透。西方文化渗透不仅带来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凝聚力弱化的问题,还威胁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要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底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融合;巩固并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牢牢把握住文化发展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陈锋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7):149-151,154
在民族地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坚持大众化理论宣贯与民族地区区域性特征、与为民族群众谋利益、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与健全大众传播媒介、与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原则。应当转换话语传播媒介,建立全景式立体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贯体系,积极探寻新鲜活泼、生动有趣的宣教方式。  相似文献   

12.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传播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从坚持理论指导、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机制、创新载体、营造氛围五个维度探析西南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营养和土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把握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发挥血缘与乡土情结的凝聚作用,注重心理情感原则中“人情”的聚合作用,把握人文主义倾向的导向作用和发挥群体意识思维的“家国”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创制民族文化新的认同模式,强化文化符号认同,维护价值观念认同,推动理性的血缘族群认同和深化历史地域认同。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必须厘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处文化境遇和时代背景。从文化路径的维度分析,中国社会具有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路径、本土思想特色的民族文化路径和民众话语内涵的大众文化路径,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现实突破口。只有三重文化路径和谐共生、优化整合,才能构建起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多民族聚居地区,高校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在心理和文化上的显著特征,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要对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引导研究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地域、宗教信仰等等的多样性、差异性、复杂性决定了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性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十六大以来,重庆市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并结合自身特色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全国树立了光辉典范。与此同时,重庆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也不乏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对重庆市乃至全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内在要求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民族学等学科关注的重点内容。辽宁省56个民族齐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5.2%,是一个民族工作大省,民族教育问题在民族散居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在对辽宁省少数民族教育取得的成就和问题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以辽宁省为代表的民族散居地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可供参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促推。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农村存在诸多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致使一些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党和国家应以构建农村党组织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组织体系,在加快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开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